西方宗教艺术在澳门_彩色玻璃论文

澳門的西方宗教藝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宗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6世紀中葉明朝政府允許葡萄牙人在澳門定居以來,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起著窗口的作用。澳門不但是西方天主教傳入中國的首站,也成爲“西畫東漸”的橋梁。正因爲這樣,澳門的歷史决定了澳門美術的自身特點,這特點主要體現在宗教文化上。也就是說,澳門的宗教美術是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也是澳門美術的重要標誌。

      其實,澳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美術了。“16世紀中期之前的澳門美術尚未見于歷史文獻記載,然而,人類在澳門地區的生活,早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已經存在。目前,只能通過考古遺物與現存的石刻、石構建築等遺存來認識那一段美術史,一系列新發掘的考古與石刻文物是遠古澳門美術的最好見證”。①可見澳門在葡萄牙人到來之前,己經有人居住,有文化的遺迹存在。而這些史前美術充分說明澳門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份,澳門史前美術也是中國美術史的一部份。1757年後,隨著各國商船在澳門停泊,澳門的商業氣息較前更爲濃厚,一方面,隨商船而來的各國使團、旅行者及冒險家中不乏畫家,他們留下了不少有關澳門的歷史繪畫,有的甚至居留下來,以繪畫謀生,如錢納利;另一方面,隨著澳門集市的繁榮,市民階層人數亦開始增加,廟宇香火也隨之興盛,民俗美術大量出現。②

      而澳門真正具有宗教美術是與西方耶穌會士的傳教事業息息相關的,如教堂建築物、聖像刻製、印刷中的聖經插圖等等。16世紀中葉以降,西方宗教美術隨著傳教士的到來,就開始了宗教美術的活動。如1555年後,耶穌會士到達澳門,他們印刷聖經,繪製插圖,建築教堂,製作聖像,帶來了歐洲文藝復興之後及巴洛克的繪畫和雕刻,盛極一時。澳門現存的西方宗教藝術包括中世紀式樣的建築、雕刻以及世界各地珍藏的澳門歷史繪畫等,可以說明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的澳門,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敦煌有著相似的輝煌年代,在中外美術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顯著。③

      因此,澳門的宗教美術具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本文就澳門歷史上的西方宗教美術作一簡要的概述。

      一、澳門宗教美術的産生

      澳門與西方宗教美術的相遇是在16世紀開始的,那時是以西方宗教美術爲主的。在16世紀中期,澳門由中國人與東南亞人臨時自由互市之地,逐漸轉變爲以中葡日貿易爲中心的港口與葡萄牙人的居留地。當中國與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貿易興盛之時,西方天主教會宗教團體也紛紛來到東方傳教。1576年澳門成爲天主教遠東第一個主教區,以西方宗教人士爲主體的藝術活動,促使澳門西洋建築、雕刻與繪畫迅速發展起來。④在傳教人士的到來,除了把西方的宗教傳入,更把西方的文化、藝術等知識帶來澳門。在這些時期裏有爲數不少的傳教士進入澳門,有的留澳進行傳教活動,有的作短暫停留後再前往中國、日本等地。在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爲澳門以及中國的繪畫藝術帶來過重大影響。可見,當時在澳門出現的宗教美術大部份都是由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帶來的,使得澳門美術開始出現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在澳門的西方天主教的宗教人士爲了傳播教義,先後建立了二十餘座教堂。1602年由耶穌會主持重建的聖保羅教堂是東方最有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築。聖保羅教堂原爲“聖母升天教堂”,是澳門規模最大的一所教堂建築,因其附設聖保禄學院,亦稱“聖保禄教堂”。聖保禄教堂屬于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裝飾風格,强調平行綫和垂直綫在平面上的分割,注重節奏,多見方整的矩形或和諧的圓形。聖保羅教堂的主體建築教堂與修院由于1835年1月26日的大火而徹底毁壞,至今尚存聖保羅教堂前壁(俗稱大三巴牌坊)。⑤這些教堂的建築風格和教堂墻壁上的雕塑、繪畫,成爲澳門宗教文化的一種符號。

      由此可見,澳門宗教美術的産生就是在西洋傳教士來澳後,基于傳教的需要,出現了以西方宗教爲題材的宗教美術,成爲澳門甚具特色的宗教美術。

      二、教堂的建築與雕刻

      教堂建築是澳門宗教美術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而雕塑作品幾乎都是作爲建築的一部份出現,內容所表現的都是宗教故事或《聖經》中的人物。教堂中的這些聖徒形象,都以圓雕的形式出現,神態生動,富有個性,形體比例也與歐洲同時代的作品一樣,人物服裝的質感都被雕刻家們細膩地表現出來,有很强的藝術特質。澳門教堂所有這些雕像都有著安静、平和的神態,有的融合東方文化的特質,體現了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强的宗教藝術感染力。

      (一)教堂建築

      根據澳門主教公署出版的《2007年澳門天主教手册》統計,全澳現有天主教堂二十二間,當中對一般市民及游客開放的教堂共十七間,其餘五間則屬“特設”性質。按澳門現今陸上土地總面積大概三十平方公里左右比例統計,澳門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間教堂。這個數字相信不只在中國領土上,在世界各國也是僅見的,而且,此二十多間教堂中,過半數都是逾百年歷史的古迹,當中聖安多尼教堂、聖老楞佐教堂和望德堂被稱爲三大教堂。

      1.聖安多尼教堂(別稱花王堂)

      聖安多尼教堂創建于1558至1560年間,初爲茅草竹棚搭成的簡陋小教堂。澳門早期的教堂大多經歷大火焚毁,聖安多尼教堂也不例外。這座教堂曾遭多次毁壞,特別是1874年9月22日的大火,最令人難以忘懷,以後每年的9月22日這一天被澳門人稱作“天灾節”,市民扛著聖安多尼像上街游行,以示紀念。

      教堂外觀爲1930年改建成的,1951年和1953年兩度裝修桝堂內部,特別是祭壇部份。教堂內供奉的聖安多尼Antonio,是葡萄牙廣爲人知的聖徒,更被視爲婚姻的主保。當時在澳門的葡國人都會在這教堂舉行婚禮,亦因此華人將之稱爲“花王堂”。同樣建于高地之上,教堂布局因地制宜,平面不對稱,遷就周圍的道路環境,只建造一座鐘樓,造成不對稱的立面,但形式簡潔,體現新古典主義風格。通往這座教堂的小街小巷均是往上攀升的斜坡,進入門口的前地空間也還要踏上幾級臺階。而且前地有矮墻包圍,有十字架和石碑。鐘樓爲三層,高約22米。

      教堂室內采用磚木結構,橢圓形木構拱頂。長方形中廳,無柱廊阻隔,從天花之上垂下華麗的枝形大吊燈。堂內祭壇爲建于1875年的巴洛克式聖壇,采用斷山花和雙柱的形式,中間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塑像,莊嚴華麗,甚具巴洛克風格,堂內還有多個小祈禱室,裝飾精巧,並有壁柱。室內色彩以黄色爲基調,用白色裝點,即墻面和拱頂是黄色塗料,柱頭、綫脚以白色粉飾。教堂後部唱詩席的彩色玻璃窗、入口屏風都選擇幾何圖案,流露出現代氣息。

      2.聖老楞佐教堂(別稱風順堂)

      聖老楞佐教堂屬已評定之紀念物,大約建于1558至1560年間(即16世紀中葉),由耶穌會士建在葡人定居點的小山上,最初是一座木製的小教堂。因堂內主祀的聖老楞佐(Sao Lourenco),是天主教中的海神,故又稱海神廟。初建時設有風訊旗杆,故華人稱之爲“風訊堂”,又以諧音稱爲“風順堂”,祈求“風調雨順”的意思。

      教堂于1618年第一次重修,後來再經幾度籌集資金重建,目前的規模形成于1846年。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時至今日,教堂仍然聳立于高臺上的花草叢中,周圍緑樹環繞,清幽宜人,而堂側花園內則矗立著一座石十字架。沿石級而上,花木隔絶塵世的喧囂,使置身于繁華鬧市區的教堂格外清静。

      教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教堂兩側底部爲羅馬式拱廊,二層上方裝飾著一排圓窗,正立面又以矩形爲母題,第二層上端水準的簷部綫條很突出,而兩側望樓的四道上升的貼面方形柱式裝飾將上下三層自然統一起來,有序而和諧。兩個鐘樓高約21米,對稱布局,爲巴洛克風格裝飾,外層隨建築的古典設計風格,又平復了許多視覺上的波動起伏。

      教堂內部的色彩處理采用對比關係,藍色的頂棚,黄色的外墻,檐部綫脚用白色點綴。教堂中廳覆蓋木製拱頂,從天花之上垂下數個華麗的枝形大吊燈,這是聖老楞佐教堂引以爲傲的裝飾。與澳門其他教堂一樣,兩旁設置多個小祭壇供奉天主教聖徒。主祭壇以彩色玻璃窗爲背景,以密集的科林新壁柱做裝飾,幽暗的光綫使聖老楞佐堂沉浸在神秘的氣氛中。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繪聖經題材的複雜圖案,又有簡潔明快的現代造型。主祭壇和兩旁的小禮拜室都是半圓形的空間,拱頂與墻壁交界處設置圓形洞口,起到自然采光和通風的作用。教堂還保存著一件據說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耶穌受難的十字架雕刻。

      3.望德堂(別稱聖母望德堂)

      望德堂原是由澳門天主教首任主教卡內羅(D.Belchior Carneiro)于1569年創建的麻風病治療院,依聖人辣匝禄葡文“Lazarus”(麻風病保護者)的名字而命名。自1576年起被改爲澳門教區成立後(1576年1月)第一座主教座堂,俗稱該堂爲辣匝禄堂,又因堂內供奉聖母瑪麗亞,故又有聖母望德堂之稱。在17世紀,教堂更成爲澳門華人社會最早的一座主教座堂。現時望德堂的規模爲1886年重建時形成。望德堂在澳門天主教人士中享有崇高地位,每逢新任主教莅澳就職,必先到望德堂領取法杖,然後纔被認爲有權行使其職責。

      該教堂呈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正面不甚對稱,主體部份兩層,每層都有三個窗口。中央頂部爲弧綫的三角形山花,上部有一個由十字架和船錨組成的浮雕,表示信仰和信念,右側有一鐘樓。教堂內部主殿之外還有兩個側廊。堂內地板爲古舊的紅色英國地磚,其他地方則以黄緑色爲主色,高墻上方爲橢圓形窗戶,均爲彩繪玻璃,窗戶可以開關。此種窗戶,在堂內共有十一個(七大四小),這在澳門其他教堂內不多見。教堂的主祭臺比較簡單,除了聖母像和木製十字架外,就只有背後的彩色玻璃窗作襯托,墻身挂有手繪畫作。⑥

      從以上三大教堂的建築風格我們可以看到,澳門的教堂建築受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影響。

      (二)教堂雕刻

      澳門教堂內的雕像內容大多爲“耶穌誕生”、“耶穌受難”和“耶穌升天”及“無原罪童貞聖母”的題材,還有不少聖使徒雕像。17至18世紀不少雕像,雕像産地主要是葡萄牙,部份來自其他歐洲國家或澳門本地製作,使用木質或木與紡織物等材料,偶見陶瓷、象牙作品,以聖龕雕像爲主:17世紀的油畫作品,有《三王來拜》、《聖塞巴斯蒂昂》、《聖瑪利亞和聖五傷方濟各》等。此外,其他教堂亦藏有不少17至18世紀的聖像,其寫實手法及其所運用的貴重材料(如象牙、金、銀等)和加工技術之高超,使人們不難理解那時的中國人爲何見到這些聖像而驚嘆不已,以致“肅然起敬”、“心神若接”、“默感潜孚”。⑦

      然而,在澳門衆多的教堂中,最能代表宗教藝術的建築和雕塑首推聖保禄教堂。

      1.聖保禄教堂雕刻

      該教堂建于山上,前有六十八級寬敞的石級,前壁高度爲27米,寬度爲23.5米,上方呈梯形縮小,使整體顯得氣勢雄壯。前壁是歐洲古典元素與東方裝飾圖案相結合的産物,這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帶有明確的“叙事性”,目的是解釋羅馬天主教教義。⑧聖保禄教堂是一座帶有學校的教堂,也是基督教在華傳教最重要的教團耶穌會的教堂,同時也是澳門居民宗教信仰的最佳所在地。

      聖保禄教堂具有歐洲和亞洲的特點,表現一種融合古典語彙、基督教主題藝術和部份主要針對華人的裝飾成分。這一牌坊的雙重性質是將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融合的一種嘗試,同時說明葡萄牙人有能力包容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成分。聖保禄教堂的雙重性質是將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融合的一種嘗試,同時說明葡萄牙人有能力包容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成分。整個布局未超出古典建築原則的結構,排列許多具有宗教象微意義的圖案,這些內容反映在高、低浮雕的中文銘文上。這明確地說明它也是爲了吸引和影響中國文化。

      聖保禄教堂共分五層,各層有廊簷,並立四十根石柱將前壁分割爲大門、神龕等若干空間,柱子分別屬于古代希臘愛奥尼亞柱式與科林斯柱式。前壁雕刻分爲銅鑄與石刻兩類:第一層中央正門門楣及左右門上方有淺浮雕的文字與耶穌會標誌,周圍飾有精緻的植物圖案。第二層共有四個神龕,分別立有西方教會聖人青銅鑄像四尊,其中有耶穌會創始人依納爵·羅耀拉,東方傳道使徒方濟各·沙勿略,這些銅像都帶有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寫實主義的特徵。

      第三層開始,融合東方成分的裝飾顯然增加,而圖案與塑像也更爲多樣化。在正中的神龕,是教堂的守護神升天聖母的銅像,神龕四周飾以厚厚的一串百合花環,象徵聖母的純潔。它的兩旁花崗石上,刻了六位天使形象的浮雕,他們分別作祈禱、吹奏號角及燃香護送聖母升天的動態。該層更注目的是兩塊嵌板上的高浮雕:“聖母指引貿易之船”,“聖母踏龍頭”。前者刻畫一艘遠洋大帆船,船頭的上方爲聖母全身像,它體現了澳門傳教士、居民及航海者的特別崇拜。聖母像外形圓渾厚實,其間綫條概括而柔軟,雙目緊閉的臉龐與爲祈禱緊合的雙手構成一種安詳的姿態,令人想到漢晋時期東方雕塑的古樸、拙重。

      第四層中間以百合花和菊花裝飾起來的神龕裏安放著青銅小耶穌像。其兩旁是受刑用具梯子、鞭子、長矛等,再就是兩位捧著耶穌受難十字架、木樁的使徒。頂部冠以三角形山花,它的頂端豎立著十字架,正中嵌著一隻睜著雙眼、拍打著翅膀的銅製灰鴿,它的四周被太陽、月亮、星辰所包圍,象徵著由天主所創造的宇宙。清人盛贊這些雕刻藝術,“石作雕鏤,金碧照耀”。總之,一眼望去,琳琅滿目,生機盎然,爲西洋藝術在澳門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在聖保禄教堂的門墻裝飾雕刻上,這種影響同樣明顯。如那四尊聖者青銅雕像基本屬于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樣式,寫實手法極爲成熟,姿勢端莊平和,衣褶變化自然流暢,比較柔和;而聖母和耶穌那兩尊雕像造型較爲誇張,强調頭部、腰身及腿部的動態,尤其衣褶下擺的處理完全不同,具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傾向。教堂內部所有的立柱都采用螺旋形,不僅消解了柱身的體量,而且讓人的目光暈眩迷惑。在十字平面的交叉處覆蓋著穹頂,光綫從頂上兩排天窗中射入,猶如上帝的天國之光照耀著。聖壇上的聖像體量不大,在兩個側殿亦設壇供奉聖像,有裝飾柱:在室外的庭院一處石砌的神龕,立一聖母雕像,衣裙下擺的綫條節奏短而急促,動感强烈。⑨

      2.獨特的中西文化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聖保禄教堂具有東西方文化色彩的第三層建築。此層其形式和銘文均是東方式的。尤其是漩渦狀裝飾的神龕圓拱石的上面是一天使頭顱。在圓拱的內側刻有耶穌的簡寫HIS(人類救主耶穌)。方壁柱及神龕的圓拱有繩索裝飾,四周飾有玫瑰花和百合花,這象徵著聖母的純潔。這一供擺著青銅塑像的神龕周圍有六個半高浮雕天使,充滿整個畫面,它們位于這些柱子之間,從底部一直到頂部。這些以花崗岩雕刻的天使代表一種很明顯的東方構思及處理手法,尤其表現在下面的四個天使身上。它們身處中國式(或日本式)的雲彩中,同時,其服飾的綫條已經脫離西方的模式。在聖母升天圖兩個柱子側面,左邊的是生命之泉,它代表著長生不老及智慧;右邊是一株柏樹,它代表著長青的生命之樹,象徵著再生。柏樹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長生不老的象徵,日本人也有這樣的象徵意義。

      在第三層生命之泉畫面柱子的下側,可以看到一個七枝燭臺。它象徵著精神之光和耶穌。十字架是光之泉源以及拯救心靈的象徵。在兩側外端的畫面上,左邊可以見到一艘大船,船上有聖母的形象。澳門葡萄牙居民從來澳門初期便對聖母頂禮膜拜。這艘大船或許便是象徵每年前往日本的“貿易大船”。右側與大船相對的畫面上,我們看到聖母正踏在一條七頭蛇的頭上。在這一畫面的上部,可以看到幾個中文字:“聖母踏龍頭。”七頭蛇用漢語“龍”字來表示。如果我們考慮到龍這種動物對中國人所具有的神聖意義及其神秘色彩,中國人又自認爲是“龍的傳人”,這的確是很令人吃驚的。中國的龍有四爪(三巴牌坊上的只有兩爪,而且身上披滿鱗甲)。龍對中國人來說,不過是一種無害的動物。儘管其面貌猙獰,但它能呼風唤雨。據說,它還有其他的好處,因此以它來象微中國皇帝。這一牌坊是將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融合的一種嘗試,同時說明葡萄牙人可以包容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成分。⑩

      總之,應注意的不僅僅是這一杰作的豐富裝飾圖案及其別具一格的風格,還應該看到,它不僅僅采用東方裝飾形式,還爲17世紀的基督教藝術增添新的表現手法,因而形成目前所看到的大三巴牌坊的新穎裝飾風格的獨特性。這座牌坊明確地說明了它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是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見證。

      上述教堂我們雖然很難準確分析其雕像的風格特徵,但從聖保禄教堂、到聖老楞佐教堂、聖安多尼教堂等的雕塑來看,“大多出自西方藝術家之手,主題爲‘耶穌誕生’、‘耶穌受難’和‘耶穌升天’及‘無原罪童貞聖母’,還有不少聖使徒雕像。”(11)我們可以看到教堂雕塑體現了歐洲建築裝飾風格在澳門的呈現。

      三、教堂壁畫

      澳門早期的繪畫也出自西洋教會的宣道需要。我們可以在澳門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聖若瑟修道院、主教座堂內及各個教堂看到。早期壁畫主要爲歐洲風格,包括聖母雪地教堂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壁畫、教堂壁畫采用玻璃、油畫及綫描等形式。繪畫題材方面除了是尊崇的聖人,還有基督被釘十字架等聖經中著名的故事及天主教景仰重視的教義。

      澳門古時壁畫大多生成于16世紀,尤以教堂壁畫爲甚,它們協助記載了澳門的歷史發展進程,從政治和社會層面上充分反映出澳門的殖民地特色以及獨有的中西文化建築及藝術風格,豐富及傳承澳門人源自中國文化下的獨有地域文化,壁畫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聖母雪地殿教堂的壁畫

      聖母雪地殿教堂位于東望洋山(松山)上的東望洋炮臺內,教堂、炮臺和燈塔約建于1622年。教堂內祀奉雪地聖母。教堂最重要的特色是1996年發現的壁畫遺迹。繪在拱頂和墻身的彩色壁畫以中國繪畫技法描繪聖經故事和人物,這種揉合中西藝術技巧與特色的濕壁畫不僅在澳門衆多教堂中獨一無二,在整個中國境內也極爲罕見。1998年至2001年,當地政府對教堂內的壁畫進行了修復。

      聖母雪地殿主堂呈長方形,長16米,寬4.7米,兩側墻身較爲厚大且有扶壁,以承托筒拱結構的屋頂。屋頂外形爲坡屋頂,以紅瓦鋪設,屋脊高7米多,簷口高4.8米。主祭壇右側設有一祭衣房。唱詩臺在門口上層,極爲狹窄。教堂立面設計較爲簡單,兩邊壁柱加上三角形山花,而入口大門亦以相同手法設計。

      2005年7月,“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録》,東望洋炮臺(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和燈塔)是構成“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歷史建築。

      聖母雪地殿教堂內墻壁總面積爲四百三十平方米,壁畫面積占三百平方米,主要爲彩色繪畫,混用乾濕結合的畫法。分爲主殿、前廳及聖器室三部份,每部份各有祭室或偏廳,紛紛繪有各式圖案。踏進教堂內,感受到一種古樸、純静,讓人心靈柔和。不論墻身,天花或拱頂,都繪畫著紅棕色調的圖紋,與石墻融合在一起,與其他天主教堂的華麗的裝飾性壁畫感覺截然不同。部份圖案經過年日的洗禮變得褪色及不完整,就更令人感覺壁畫的歷史經歷。壁畫的題材與宗教相關,表現了基督藝術的特徵,出現了很多小天使的圖案,聖母與小耶穌畫像,施洗者約翰以及耶穌會的徽章等得到證實。而鴿子、獅子、日月圖案等與同屬耶穌會建造的聖保禄教堂的浮雕形象相同。

      除了人物外,教堂還繪有歐洲旗幟的雙頭鷹、中國民間舞獅造形的獅子,而在拱頂、門窗內側、大拱門和聖器室的墻壁均繪有大量的花奔裝飾,包括中國的牡丹花、天使身後的如意祥雲、西方的葡萄藤。天使的造形綫條流暢秀麗,糅合了中國畫以綫造型的方式。在用色方面,大部份采用了紅色、棕色、黑色、緑色,局部采用藍色和白色,采用了當時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壁畫的特色。

      綜觀壁畫的分布,在窗門的拱頂中心繪以雙頭鷹,輪廓采用黑色綫勾畫使焦點突出,雀鳥頭頂有大皇冠,造形與葡國國徽的皇冠吻合,四周再以花作襯托,表現得統一及突出葡國風格。而聖母與小耶穌的圖像描繪得如畫像,如裝裱在相架中似的,瑪利亞穿著長袍,將還是嬰孩的小耶穌抱在懷中,用手扶著餵哺母乳,照顧著這小生命,她頭部垂下,目光望著小耶穌,一臉慈祥,狀甚温柔。可惜這幅壁畫的形像有些模糊,細部的描繪未能清楚看見。

      而在主殿的天花以大量左右對稱且重複的四方磚形圖案做裝飾,每格磚內構圖平衡,中心以蓮花做主體,以圓周形的花紋包圍著,四角再有飾紋填充畫面。外墻則繪有不同形像的天使,有單是静態頭部的,其頸上畫有圍領及一對天使翼,好像望著觀衆,也有動態擺動姿勢手持物品的天使,可惜現存的已在褪色,造形有點模糊。天使四周會出現大朵的花卉,花種及形態不全相同,有些幾乎比天使更大,墻身兩邊較少重複,規律性較低。

      聖母雪地教堂壁畫是澳葡殖民地時期出現的獨特藝術形式,中西方的文化與藝術和諧地給融匯一起,極具藝術價值與觀賞性,是現時澳門獨一無二的壁畫形式。(12)

      (二)聖安多尼教堂壁畫

      聖安多尼教堂是全澳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位于白鴿巢公園對面,始建于1558年,由耶穌會所興建,直至1638年纔修建成一所具規模的聖堂。聖安多尼是出生于葡萄牙的聖人,以助人尋找失物見稱。在教堂內近入口處的右手邊,有一供奉聖安多尼的聖像,背後的墻壁圖拱石雕飾面內有一幅約1.3米長乘2米高的油畫。畫的中心繪有聖經中豫表聖靈的鴿子,表示上帝在其中。由于經歷多年,油畫的色澤顯得較暗,以棕色調爲主。畫面沿著圓柱形的外圍畫有多幅小構圖,描述福音中的神迹,在旁有小天使圍繞。

      在故事的下方有葡文及中文的說明,如“能以熟水活救小童”、“命魔作領帖”、“能令牝騾朝拜聖體”、“能癒跛病小童”、“安慰泛舟人”。這都顯示出教堂重視耶穌的救恩與能力,是對信徒信仰的提醒作用。這些事不單在畫上可見,在教堂內另一處的外墻也用浮雕刻畫出相同的題材。畫面人物描繪出當時以色列人的生活場景,以及男士、婦人、小童、祭司等的裝扮。

      (三)聖老楞佐教堂壁畫

      聖老楞佐教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教堂的左右視窗都由色彩艷麗的長方形玻璃畫構成,其上的拱頂與墻面交界處的圓形洞口更起著自然采光的作用,讓玻璃畫在黑色的窗框間透著光亮的圖案,非常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力。數幅玻璃畫都繪有不同的聖經題材,如天使向瑪利亞顯現、耶穌被鞭打、聖母向童女顯現等。構圖飽滿多彩,主角的造形突出,運用了黑色外輪廓綫,使每個塊面的顔色都清晰瑰麗。而中央的主祭臺聖老楞佐像背後的長形玻璃畫,風格形式與其他玻璃畫不同,色彩對比强烈,主要爲紅緑兩個色調,由向下暗部的天使到向上明部的天使及神的光,氣氛莊嚴神聖,四周浮突的雲彩,使立體感較强。而一些小玻璃窗的壁畫圖案則以小天使、植物以及簡化的現代裝飾圖案爲主。

      歐洲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美術以堅持現實主義方法和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爲宗旨,在追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精神的旗幟下,創造了最符合現實人性的嶄新藝術。澳門早時壁畫亦以寫實爲主,但不像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般將對象描繪得寫實細緻,礙于材料的特性,玻璃畫展現出光綫穿越下的明亮及鮮艷彩度,畫面象徵喻意性强,帶點神性的氣氛。(13)

      由此可見,澳門的壁畫來自四百年前歐洲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壁畫特色,柔合了澳門人的中國畫造形、圖案與綫條的流暢度等,爲早時的壁畫藝術造就出有別于西方及東方的繪畫題材與技法。

      四、教堂玻璃窗畫

      澳門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都是屬于西方宗教藝術的體系。因爲它所表逹的和描述都是宗教的神聖事迹。而且受到中世紀的時期的宗教美術的影響,藝術表現上都以說教、宗教史或教育爲其最大目的,宗教藝術在于善化人生和信仰,而心靈之作則致力于啓示人生。如澳門望德堂區的教堂內彩色玻璃,多裝飾以聖經爲題材的故事圖像。分別講述了:教友臨終時神父爲他傳油的情景;在最後審判時的情景和靈魂在地獄時的情景。又如澳門大堂區的教堂是以聖母或使徒等人圖像的彩繪玻璃窗。聖母誕生玻璃鑲嵌畫和聖伯多禄及聖保禄。而澳門風順堂區教堂內有六幅特色的彩色玻璃鑲嵌畫。三幅聖母彩色玻璃鑲嵌畫的內容分別是:花地瑪聖母、天使報喜及路德聖母。另外的三幅則描繪了聖老楞佐的生平:聖人由教宗委使負責教會的聖職工作、聖人由教宗接受總管的職務及聖人受火烤之刑。

      在這些彩色玻璃鑲嵌畫的作品中,使宗教藝術以說教、宗教史或教育的目的在澳門充分發展,也表現宗教藝術在澳門教堂的重要地位。澳門教堂較爲知名的彩色玻璃畫有如下幾處。

      (一)聖彌額爾小堂玻璃窗畫

      聖彌額爾小堂位于環境幽静的西洋墳場內,這幢小教堂建于1875年,1898年重修,是目前澳門保存得最好的古老建築物之一,其內部漆上緑色及白色,教堂的窗戶均裝有濾色玻璃。聖彌額爾小堂在正祭臺後方設有三幅彩色玻璃畫像,分別是:

      1.教友臨終時神父爲他傳油的情景──畫像可分爲三部份:頂部爲十誡的圖樣,中部爲聖彌額爾的畫像,底部爲教友臨終時神父爲他傅油的情景。

      2.最後審判時的情景──畫像可分爲三部份:頂部是耶穌,中部爲天使奏樂的畫像,底部爲世人等待公審判的情景。

      3.靈魂在地獄時的情景──畫像可分爲三部份:頂部的十字船錨代表希望,中部爲在世的人爲亡靈向聖母和小耶穌祈求,底部爲靈魂在地獄被火燒的情况。

      (二)主教座堂(大堂)玻璃窗畫

      大堂原名“聖母聖誕堂”,供奉聖母聖誕,紀念聖母誕生。何以又會名爲“大”?因爲它是“主教座堂”,即澳門天主教區的總堂,旁邊的就是澳門天主教公署(主教座堂辦公室),位居澳門教區的行政中心,負責主持各種重要的宗教活動及儀式。大堂約始建于1622至1623年,當時是一座木料建築,且規模尚小;歷經1850年及1937年兩次重大修葺重建,現已成爲以石材及三合土材料爲主的建築。外觀上,大堂屬于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教堂置中立面爲矩形,頂起三角山花,高兩層,壁柱劃分墻面成三段開間,配以三道巨大的墨緑拱門及長形窗戶;鐘樓則並立兩旁;再加上灰麻石構的色澤,使教堂整體更顯得恢宏莊嚴。(14)教堂正門門楣上刻有“SS.M.V MARIA E NASCENTI”拉丁文字樣,意爲“獻給童貞瑪利亞誕生”。

      教堂內以明朗的淡緑爲主色,布局明麗。正祭臺以耶穌苦像爲主,在其後面設有四幅以聖母及天使爲主題的彩色玻璃鑲嵌畫,當中以描述聖母誕生的一幅最爲特別。正祭臺兩旁亦設有十二宗徒的彩色玻璃鑲嵌畫像。四個側堂內各有一個祭臺,分別有聖女小德蘭祭臺(一旁是聖方濟各沙勿略)、施洗者約翰祭臺(兩旁供奉了一對天使)、耶穌祭臺(爲耶穌彩色玻璃鑲嵌畫、兩旁供奉了一對天使)及聖若瑟祭臺(兩旁是聖母瑪利亞及聖安多尼)。堂內正面墻壁的高處,裝嵌了一扇半圓的“聖母聖嬰”的彩色玻璃圖像。代表嬰孩瑪利亞的誕生。嬰兒被裹于繈褓之中,頭戴冠冕,且附有豪光,五位小天使圍繞于嬰兒床的上空,背景爲一圓形圖案,中央更有一頭展翅的鴿子,兩側各有三隻同類的白鴿子,在天空中陪伴翱翔。那展翅的鴿子頭部,正是圖中圓形圖案的中心。

      堂內半圓的彩色玻璃圖案下方,另有三度長形拱圓頂的彩色玻璃圖像;圖中女子的喻意是:瑪利亞因靈魂没受原罪玷污,且終身未犯任何罪愆,故此靈魂純潔無瑕。神學家、藝術家把她的肖像置于百合花之上,標誌著她的聖潔與尊榮。其中及兩旁的天使,代表聖母瑪利亞的榮耀,高于天使之上,故此她也頭戴冠冕。正面舊祭臺兩旁墻壁的上方,各置有三對彩色玻璃窗,從正壁的右方計,第一對窗的人物爲保禄及伯多禄,隨之是利瑪竇及多默,然後是雅各伯及西滿;從正壁的左方起計,則順次爲若望、安德肋、斐理伯、巴爾多禄茂、達陡及雅各伯。他們均是耶穌親自召選的宗徒。

      (三)聖老楞佐教堂玻璃窗畫

      聖老楞佐教堂內有六幅特色的彩色玻璃鑲嵌畫。三幅聖母彩色玻璃鑲嵌畫的內容分別是:花地瑪聖母、天使報喜及路德聖母。另外的三幅則描繪了聖老楞佐的生平:聖人由教宗委使負責教會的聖職工作、聖人由教宗接受總管的職務及聖人受火烤之刑。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澳門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的規模上比西方教堂小,但功用性和目的性都是一樣,因爲天主教的一切都追隨羅馬天主教的教義,玻璃畫的目的同樣都是以說教和傳道爲目的。(15)

      從澳門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畫可以看到,西方宗教的獨特性在澳門的存在。如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的主題性、色彩的象徵意義和彩色玻璃窗的設計,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因此,澳門教堂的外在結構和色彩混合了多元的文化。

      五、聖經插圖與聖像畫

      隨著西方傳教士不斷來到澳門,也使得澳門宗教美術的進一步繁榮,尤其是在聖像畫方面。澳門最早的聖像畫家首推柯拉·尼古拉·喬瓦尼(Cola Nichola Giovanni,1560-1626年)及其弟子所作的聖像畫。1582年,喬瓦尼與利瑪寶、巴范濟(Francisco Pasio,1554-1612年)及其他幾名傳教士一起乘船來澳門,他是義大利人,耶穌會士,“是第一位教導日本人和中國人學會歐洲畫法的大師”。(16)1583年2月,喬瓦尼應賈方濟(Francisco Cabral或Caprale,1528-1609年)約請,爲聖母堂繪製油畫《救世主》——這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繪製的第一幅油畫。(17)可見澳門聖像畫十六世紀就開始出現了。

      喬瓦尼在澳門逝世,葬于聖保禄大教堂聖靈禮拜堂旁。喬瓦尼最後的十二年,在澳門爲教會培養了不少繪畫人才。喬瓦尼最出色的弟子是倪雅各(1579-1638年),字一誠,教名爲Jacques Niva,又作Nuia Nev,葡萄牙人呼他爲奈華(Niva),生于日本,父爲中國人,母爲日本人,早年在日本有馬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隨喬瓦尼學畫。1601年,作爲“傳教區的畫師”抵達澳門,準備爲失火重建的聖保禄教堂工作。不久,他受范禮安之命與李瑪諾同赴北京,協助利瑪竇爲新教堂從事裝飾及繪畫。利瑪竇十分欣賞他的繪畫才能。1606年,倪雅各奉命返回澳門,爲重建後的聖保禄教堂住院繪祭壇畫《聖母瑪麗亞升天圖》。1607年又去南昌耶穌會初學院,爲新建的兩個教堂繪製《救世主》及《聖母瑪麗亞》。1610年,他再次進京爲利瑪竇墓室裝飾及新教堂作壁畫。1617年南京教案後回澳門,完成沙勿略的畫像。其見之著録的油畫作品尚有《兩儀玄覽圖》(約1610年)、《一萬一千修女殉教圖》、《送子聖母像》和《聖烏蘇拉(S.Ursula)頭像》(舊藏澳門聖保禄教堂)等。現藏澳門聖約瑟修道院的油畫《聖彌迦勒(S.Miguel)》,亦傳爲倪雅各所作。(18)

      但是,澳門聖像畫的風格比較多樣,來源複雜,難以判斷其師承。如1620年出現在澳門官方文件上的田手烏,爲畫師,于1590年加入耶穌會;而1615年加入耶穌會的彼得若翰,也稱畫師,1620年出現在澳門。17世紀澳門油畫,還存有《澳門仁慈之旗》,共兩幅,一是《仁慈聖母》,二是《哀悼基督》,其中的聖像徽記可追溯到16世紀。(19)

      澳門的西方宗教美術在澳門美術史上的作用是重大的。特別是在明清之際,澳門作爲中西文化交流的橋頭堡,西方天主教神父和修士大批進來,他們傳播福音,並把西方的優秀文化藝術帶入中國。當時在朝廷作畫機構中大多爲有深厚造詣的神父和修士,他們的宗教精神使他們有獨創的活力。他們對中國文化和澳門文化藝術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可謂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的典範。

      ①莫小也:《澳門早期美術:遠古至1850年》,載《澳門史新編第四册》,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243頁。

      ②鄭工:《澳門美術史的分期與分類》載《澳門史新編第四册》,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269頁。

      ③《澳門早期美術:遠古至1850年》,第1246頁。

      ④《澳門早期美術:遠古至1850年》,第1246頁。

      ⑤《海國波瀾:清代宮廷西洋傳敎士畫師繪畫流派概說》,民政總署、澳門藝術博物館,2002年,第26頁。

      ⑥呂志鵬、黄健威:《澳門天主教堂》,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基金會,2009年。

      ⑦劉先覺、陳澤成主編:《澳門建築文化遺產》,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48頁。

      ⑧《澳門早期美術:遠古至1850年》,第1246頁。

      ⑨同上,第1247頁。

      ⑩寇塞羅(

Couceiro):《大三巴牌坊的裝飾藝術》,載《澳門史新編第四册》,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314頁。

      (11)《澳門美術史的分期與分類》,第1249頁。

      (12)黄月霞:《澳門古今壁畫的發展與形式比較》論文,澳門理工學院。

      (13)同上。

      (14)吳宗岳:《澳門教堂之旅》,培生定製出版,2010年,第49頁。

      (15)梁淑華:《澳門教堂彩色玻璃窗的文化藝術價值》論文,澳門理工學院。

      (16)何劉一星:《細說澳門主教座堂》,澳門主教座堂堂區,2010年

      (17)[意]利瑪竇著,金尼閣整理,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第194頁。

      (18)《澳門美術史的分期與分類》,第1274頁。

      (19)同上,第1274~1275頁。

标签:;  ;  ;  ;  ;  ;  ;  ;  

西方宗教艺术在澳门_彩色玻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