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精四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应用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临床疗效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利培酮;改良电抽搐疗法;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
现阶段,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疾病方面,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电抽搐疗法属于传统治疗方法,并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电抽搐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良,且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其中有女性患者70例,有男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2-84岁,患者的病程为2-9个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所有患者服用利培酮的初始剂量为1mg/d,口服2次/d,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利培酮服用剂量进行逐渐增加,适合的剂量范围为3-5mg/d,1个疗程为3个月,在进行改良电抽搐疗法时,患者应该保持仰卧姿势,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包括阿托品(0.05mg)、丙泊酚(1.5-2mg/kg)、琥珀胆(1-1.5mg/kg),进而根据患者实际承受能力和年龄,设置相应的电休克能量范围(15%-60%),仪器连接和麻醉工作处理好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直至患者意识恢复正常,改良电抽搐治疗3次/周,12次/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使用简明精神病评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给予评分,患者的评分均低于60分、汉密尔顿评分低于8分;不限性别,患者自愿配合相关治疗项目;
排除标准:严重躯体疾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过敏史患者、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等;患者在治疗前1周,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狂躁药物;有自杀倾向患者;不愿意配合相关治疗项目。
1.4 疗效评价标准
PANSS减分率≧75%为治愈;PANSS减分率在50-75%之间为显效;PANSS减分率在25-50%之间为有效;PANSS减分率<25%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的统计学软件为19.0,采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利培酮属于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多种受体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比如H1受体、D2受体、α2受体、5HT2受体、α1受体等,但对其他受体的拮抗作用却比较微弱。基于传统电抽搐疗法,然后加入相应的改良措施,比如加入麻醉剂、肌松剂、发作监测等,就为改良电抽搐疗法。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时,联合应用改良电抽搐疗法和利培酮,对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症状能够给予有效地改善,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情况,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具有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高于单纯的利培酮治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武林#仇莲萍#仇海滨#等6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4,30(4):807-808.
[2]杨贵刚,谭云龙,杨甫德.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P50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4(8):365-366.
[3]秦国兴,甘建光,田国强.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3):320-321.
[4]高良会,王健,孙秀丽.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9(5):355-356.
论文作者: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疗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受体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