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开放、多元、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模式_教育培训机构论文

建立开放、多元、专业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培训机构论文,格局论文,校长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政府注重校长培训机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立起四级专门校长培训机构,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县级四级校长培训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四级专门校长培训机构承担了四轮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对提升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但20世纪末,非专门校长培训机构开始进入校长培训市场。课题组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有35.8%的校长参加过非专门机构的培训。①非专门校长培训机构进入培训市场,在活跃校长培训市场的同时,也对政策规定及行政管理提出一些挑战。

课题组在已有政策分析、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建立开放、多元、专业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格局的建议。

一、我国校长培训机构管理政策的演变

我国原有政策强调校长培训机构的封闭性格局,如《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指出:对未经批准自行设立、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或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但随着非专门机构的不断进入,我国校长培训政策也开始变化,如2001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要对干部培训基地实行资格认定制度,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开放高效的干部培训系统。”该规定明确提出建立开放的干部培训系统问题。

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发[2006]3号)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必须获得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的资质认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公布相应的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开放、多元培训格局的制度保障,即培训机构准入制度,但目前来看尚未见到具体的操作方案。

总之,上述政策变迁,可以看出我国政策要建立开放、多元校长培训机构格局,强调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与准入制度的建立。

其实,国外很多国家校长培训机构是开放与多元的格局。如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由教师培训署负责全国的宏观管理,国家有统一的计划。具体的培训单位主要分为高等学校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局、专家个人三类。美国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由州政府负责,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呈现出由大学垄断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校长培训机构主要有教育专业学会、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教育学院和基金资助组织四种。澳大利亚校长培训机构主要由社会团体、州政府教育部门、大学教育学院等组成。日本校长培训机构主要由文部省、都道府县教委、民间团体如“全国小学校长联合会”等组成。

对于未来校长培训机构格局建设,课题组认为不仅要强调开放、多元,而且要强调专业。强调培训机构的专业化源于两点:一是校长发展是一个专业化过程;二是校长培训是专业化过程。校长发展的专业化与校长培训的专业化对培训机构的专业化提出要求,具体体现: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课程开发专业化、培训项目开发专业化、培训管理专业化、培训资源开发的专业化等方面。

因此,建立开放、多元、专业的校长培训机构格局是未来我国校长培训机构建设的方向。

二、机构资质标准与准入制度:新格局的基准质量保障

开放培训市场,形成多元、专业的校长培训机构格局,需要以质量为基础,否则,低质量、低水准的培训机构进入校长培训市场,会造成校长培训质量的低下,影响校长的发展与培训的口碑,导致培训市场的无序,因此,需要建立校长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与准入制度。

1.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校长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与准入制度,培训市场存在无序状态

虽然我国政策提出要建立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但由于我国尚未正式出台校长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与准入制度,目前校长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有早已建立起来的四级校长培训机构,也有大量的非专门培训机构进入校长培训市场,有些非专门培训机构缺乏起码的办学条件,有些为了营利而忽视培训质量,加之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及监管制度、标准,从而使整个校长培训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制度规范。

2.制定校长培训机构的准入资格标准

(1)制定校长培训机构的准入资格标准的基本要求。制定适用于所有校长培训机构的准入资格,应当遵循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基准性。这个准入资格是培训机构应该达到的基本条件,能够确保培训的基本质量。这一要求实际包含着教育公平理念,所有校长培训机构都应当符合这个基准。

第二,专业性。校长是一个专业,校长培训是一个专业领域。因此,服务于这个领域的培训机构一定要具有基本的专业能力,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对校长职业的理解,以及对培训专业的理解、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方案设计、培训项目评估等,都是专业能力所要求的内容。

(2)校长培训机构准入资格标准的建议框架。作为一个资格标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准入资格的指标体系(含要素指标与程度指标两方面),二是任何培训机构获得校长培训资格的申请和批准程序。

第一,准入资格的指标体系框架建议。课题组在研究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建议从机构、人员、经费、课程、制度和效果几个方面来确定校长培训机构的准入资格(见文后表1)。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题只提出了要素指标,没有提出各项指标应当达到的程度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通过地区实践来加以落实。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基本国情,以及“准入资格的建议框架”,对于校长培训机构准入资格,国家可出台更具体的指导意见。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本省的“校长培训机构准入资格”。

第二,培训机构获得校长培训准入资格的申请与批准。任何一家培训机构申请承担校长培训业务,必须向对应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履行审批职权的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履行行政审批职责。申请并审批的环节主要包括:(1)培训机构准备材料,并提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主管部门;(2)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对申请机构进行实地评估,形成基本结论;(3)公示通过评估的机构;(4)确定获得校长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5)颁发有关资格证书。

3.非专门培训机构的规范

非专门培训机构是开放、多元、专业的校长培训机构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非专门培训机构进入校长培训市场,首先应当具备准入资格,并在对应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申请和审批程序。

目前,非专门校长培训机构进入培训市场,如一些非师范类院校用市场化的机制举办了不少培训,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承认其所颁发的证书;在西部部分县市的培训实践中,也有部分教育类的社会组织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举办校长培训工作;同时还有大量其他民间机构介入校长培训之中。

对于非专门培训机构的管理,72.7%的校长认为应该制度规范,11.6%的校长认为应该制止,13.6%的校长认为应该顺其自然,79.1%的校长培训者认为应该以制度规范其发展。因此,无论是校长,还是培训者,都认为对非专门培训机构要“以制度规范其发展”。

4.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制度

在准入制度和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我国要形成并完善开放、多元、专业的培训机构格局,还需要建立一些制度来规范校长培训机构的有序发展,主要包括定期评估督导制度(实行年检制度)、项目质量评估制度、学分管理制度(不同培训机构学分互认问题、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制度)等。

三、区别对待:新格局中四级专门培训机构主体作用的重建

由于四级专门培训机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积累的经验、独特性及影响力,在开放、多元、专业的培训机构格局中应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主体作用。

由于国家级培训机构较少,课题组主要采取访谈的办法进行调研;对其他三级培训机构,课题组主要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

1.四级校长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较弱、“专职教师教学水平”低。课题组调研发现,校长认为三级培训机构(省级、市级、区县级)软件整体合格率较高,但课程开发能力与专职教师教学能力两项相对较弱。培训者调研发现,培训者对其所在培训机构的软件满意率较高,其中与培训管理相关方面的合格率更高,如培训管理制度(97%)、教学管理制度(97%)、兼职教师数量充足(95.5%)、培训人员专业水平高(94%),都超过90%。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少数与培训质量直接关联的方面合格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教师数量(65.7%)、专职教师教学水平(71.6%)、培训课程自主开发能力(67.2%)等方面。

(2)硬件条件整体合格率较高,但图书馆与食宿条件相对较差。课题组调研发现,校长认为培训机构的硬件条件整体合格率较高。只有省级、区县级校长培训机构图书馆条件没有达到60%。培训者调研发现,校长培训者所在培训机构的硬件条件合格率较高,主要包括普通教室数量够用(95.5%),功能教室齐全(88.1%),多媒体设备完善(94%),培训实践基地的数量和发挥作用情况(89.6%)等方面。但少数与教学培训无直接关联的方面合格率较低,主要体现在阅览室使用(64.2%)、图书馆藏书(46.3%)、食宿条件(44.8%)等方面。

(3)市级培训机构软硬件得到校长与培训者的普遍认可。校长对市级培训机构的硬件满意度较高,超过省级与区县级校长培训机构。市级培训机构软件条件也得到校长的普遍认可,高于省级培训机构。合格率最高是“专职教师数量”一项,占96%;合格率最低的是“课程自主开发能力”,占81.7%。另外,在培训评估方面,市级校长培训机构培训评估也很规范,

课题组调研发现,区县级培训机构“每次都有”培训效果评价的只有50%,省级培训机构为66.7%,而市级培训机构却为84.4%。

(4)县级培训机构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相对较差。课题组调研发现,三级校长培训机构硬件合格率最低的是区县校长培训机构。在三级培训机构软件评价中,合格率最低也是县级培训机构,校长认可区县培训机构的教师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94.3%)、教学管理制度(95.1%)、组织管理制度(95.3%)。但对“课程自主开发能力”(18.2%)、专职教师教学水平(42.2%)和兼职教师专业结构(50.5%)三项评价为不合格。

2.充分发挥四级培训机构的主体地位作用

我国四级培训管理机构与四级培训机构一起构成了我国的校长培训主体网络。未来的培训机构格局中,这四级培训机构将依然是校长培训的主体,并将发挥校长培训的主导作用。

(1)大力发展市级校长培训机构。在省、市、区县三级校长培训机构中,应大力发展市级校长培训机构。课题组调研发现,市级培训机构无论是培训规模,还是培训质量,无论是培训的硬件,还是培训软件,都属于最好者。再者,国家级校长培训机构由于每年对省市招收校长培训人数较少,而很多省级校长培训机构转制,其重心在学历教育不在校长培训,因此,在很多地区,市级培训机构在校长培训中实质性担负重要作用。故建议加大市级校长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使之成为校长培训机构的排头兵,成为当地校长培训的主体。

(2)县级校长培训机构的发展方向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培训软硬件条件极差的县级培训机构,建议变成市级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部门。对于软硬件条件较好的县级培训机构,应加强软、硬件条件建设,尤其是提高软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开发能力建设等,使之能够胜任校长优质培训的需求。

注①:本课题调查研究分两大类:一是校长调研,课题组在全国抽样调查了662位校长;二是校长培训者调研,课题组在全国抽样调查了67位校长培训者。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这两个调研。

标签:;  

建立开放、多元、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模式_教育培训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