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121例论文_蒲文,段伊珊

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121例论文_蒲文,段伊珊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1例病例使用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共用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121例,其中好转82例,显效37例,总有效率98.35%。结论: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痛风;车前祛毒茶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95-02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持续性升高的代谢性疾病,而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可以引起的痛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也是痛风发生最重要的生化基础。虽然并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但痛风的某一阶段必伴有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伴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快速改变,高尿酸血症患者越来越多,呈快速增加的态势,而且因为病因不明确,初期症状隐匿,易复发,且多作为其他病症的伴发病,所以一般需要长期治疗,长期服药。而治疗痛风的长期用药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品对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功能等都有不小的副作用,需要定期检测。多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1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同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享。

1.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2008年以来共121例患者,其中痛风确诊患者64例,疑似痛风患者36例,高尿酸血症无典型表现者21例;其中男性共94例,女性共27例,平均年龄46岁。用药前连续监测血尿酸1月,平均血尿酸浓度≥500 umol/L者42例,平均血尿酸浓度为410~500umol/者60例,平均血尿酸浓度360~410umol/L而有典型表现者11例,无典型表现者8例。其中伴有血脂升高者103例。

2.治疗用药

自拟车前祛毒茶,药用生黄芪6g,制黄精6g,绞股蓝3g,杜仲4g,车前子3g,荷叶3g,生山楂2g,茉莉花茶3g。1日1剂,粉碎后袋装泡茶饮,同时嘱患者注意多饮水,并注意饮食调养,戒酒,多饮水,忌食海鲜,少食豆类及肉汤。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连续用药一月后,再在用药同时连续监测血尿酸1月,同时检测血脂状况。好转:患者典型表现消失,平均血尿酸浓度平均血尿酸浓度≤300umol/L;显效:患者典型表现消失,平均血尿酸浓度平均血尿酸浓度≤410 umol/L或者平均血尿酸浓度相比用药前降低100umol/L以上;不良:患者典型表现未消失且平均血尿酸浓度≥410 umol/L,并且相比用药前降低100umol / L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治疗结果

好转82例,占67.77%;显效37例,占30.58%,不良2例,占1.65%,总有效率98.35%。而其中不良2例,平均平均血尿酸浓度相比用药前分别降低82umol/L及70 umol/L。而其中103例伴有血脂升高者,有91例血脂同时明显降低。

4.典型病例

黄某,男,于2013年10月初诊,右脚拇指关节疼痛3天,微红肿,已在本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痛风”,服它药后症状已缓解。现血尿酸浓度434umol/L,寻求中药治疗。患者体型较肥胖,但血脂正常,纳多,且喜饮啤酒,不喜饮水,寐差多梦,大便较硬,小便黄,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根厚浊,双脉滑数。予车前祛毒茶,每日1剂,袋装泡茶饮,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调养,戒酒,多饮水,忌食海鲜,少食豆类及肉汤。一月后复查,血尿酸浓度降至312 umol/L。后连续3月复查,血尿酸浓度均在310umol/L左右。

5.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持续性升高的代谢性疾病,是痛风的基础病变。而且常常与血脂的升高呈正相关[1],故血尿酸的降低应该伴随血脂的降低。

而痛风属中医学“湿病”、“痹症”范畴。《素问•痹论》日:“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说明外感实邪为痹证的外在因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第二》《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等章节开始重视内伤致痹,以上章节均有因脏腑失调,气血亏虚,寒湿痰浊致痹证的论述。而《圣济总录》日:“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正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可以看出,历代医家认为痹证是由于素体正气虚弱,正不胜邪而致邪留于内,或脏腑功能失调派生多种病理产物而发为本病。

裴正学教授认为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由于饮食不节,脾虚失运,湿热内蕴,痰湿郁阻,流注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脾虚及肾,肾阴亏虚,则五心烦热,骨蒸潮热。肾阳不足,关节疼痛,怕冷畏寒。肝肾同源,肾虚精亏,则肝筋失养,筋骨痿软。久病入络,痰浊瘀结而成痛风结石。故湿热瘀滞,瘀血阻络,肝肾亏虚是痛风之主要病机[2]。

而谢春光教授认为痛风的根本病机是肺脾肾虚,湿瘀互结[3]。因痛风患者存在气虚、阳虚,故日久可致瘀血的发生。反之,瘀血亦可加重水湿痰浊阻滞脏腑经络。

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只是痛风的初期阶段,而通风是由脾肺肾虚,痰湿血热交相阻络所致,故长期治疗是注重根本,补养脾肺肾三脏为主,祛湿清热,活血通络为辅。

而该“车前袋泡茶”,方中生黄芪和制黄精共用,益气健脾,兼补肺肾;绞股蓝补虚清热,杜仲同补肝肾,两药辅助;车前子利湿通淋,有降脂、降尿酸之效;荷叶清热祛湿,生山楂消食降脂,两药均兼活血之功;茉莉花茶中茉莉有和中除秽之用,绿茶亦有降脂利尿之效,使该方所泡药剂口味适中。该方以健脾益肾为主,同补肺肝,祛湿降脂,活血通络,药专效高,而经随访比较该方剂型方便,药味药量均少,口味适中,副作用少(除容易饥饿、大便较稀以外基本未发现),在服药同时对部分患者不喜饮水的习惯也有改变,加强了患者的依从性,该方故适宜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倪忠根、曹克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2月第24卷第1期41-42页.

[2] 《裴正学教授辩证施治痛风的经验》张琦胜,展文国,宁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0月下半月刊,第12卷第20期28、57页.

[3] 《谢春光教授论治痛风经验》胡芸、南小亚《中医研究》2014年11月第27卷第11期36-39页.

论文作者:蒲文,段伊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自拟车前祛毒茶治疗高尿酸血症121例论文_蒲文,段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