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丘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663000)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电力生产是保障电力企业为其它行业供电的基本要求,其中风电场是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在风电场生产中的应用,为电力生产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是电力生产的关键环节,需要不断加强标准化生产,稳定风电场生产,为企业用电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能源支持,但就当前世界能源局势来看,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高速发展,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能源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电”,近年来,风电场遍布社会的角角落落,为了保证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人们积极进行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风电场生产中,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控,优化工作内容,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健康高效运行。
二、信息管理与电力信息化概述
1、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环境问题而开发、规划、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实现的一种战略管理。
2、电力信息化
风电场信息化建设更趋向于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风电场生产的相关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关的应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电能可以瞬间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连续性、等量以及同时的特点,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必须要根据调度指令对电力系统的所有环节瞬时做出反应,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调度中心要同时对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并及时地分析、调度和处理,对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安排,要及时的处理大而广、纷繁复杂的信息量,这使得信息处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正好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结合了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迅速整合,便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综合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了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
三、以往风电场生产现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以往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风电场生产现场进行标准化作业时需要详细记录工作流程、实际操作,会涉及各种图表和数据,工作烦琐任务量大,一般工作人员都是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虽然该方式便于携带,但在实际记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工作质量及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像工作人员在记录数据时由于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致使工作人员在拿到指导书时往往是滞后的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且由于是纸质记录很多时候一旦记录不当的,或因为单位内部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信息保存不当或资料被破坏,有时也会因为工作人员马虎大意致使信息记录有误,或工作人员交接不当都会出现失误,无法保证工作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电场相关电力企业开始进行改革,以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电力企业稳定运行,迫切需要将移动技术运用到现场作业中,实现了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应用,全面调控风电场相关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推动企业良性运转。
四、信息技术对风电场生产现场作业带来的冲击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猛烈地冲击着当下社会,风电场相关电力企业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生产运营都受到很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完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企业的运行指明了方向,引进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改造,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简化工作流程,推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当下是互联网的时代,适应时代的变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以便为电力企业的高效运营注入动力。
五、信息技术在风电场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运用信息技术对风电场生产现场工作进行科学管控,有效规范工作流程,改进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推动该工作科学规范运行。风电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科学划分工作的环节,像员工在进行现场记录时可以借助笔记本电脑有效地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整理,不仅能实时对信息进行记录,还便于传送和保存,工作人员可以将信息保存于电脑或优盘中,实际工作中要记得备份,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信息被损坏的概率,同时还便于员工进行查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实时检索简化查询环节,便于人们迅速获取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单位内部建立数据中心,有效整合风电场生产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模板,优化工作内容,对整个风电场生产现场工作进行科学化管控。众所周知,风电场是一个危险度较高,在实际工作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运用信息技术对现场工作进行实时记录,及时传送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工作稳定运行,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企业高效运行。适时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对现场工作进行远程操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风电场科学化运转。例如:泸州供电公司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自2010年提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推动风电场生产现场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过程中,特别在2016年以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智能电网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全面搜集异常信号并进行分析、决策及控制,也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最快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有效隔离故障点,缩小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范围和时间,减少因故障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同时配合公司正在实施的PMS2.0系统(设备运维精益管理系统),其主要涵盖了台账管理、大修技改的管理工作,同时拥有ERP、OMS、营销SG186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将现代化的智能技术与管理系统贯穿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会使工作人员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时有效避免重复输入,便于进行现场监控,还能随时进行查询、修改和存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将人们彻底地从纸质记录中解脱出来,推动该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为领导干部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凭借着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扮演这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有新的技术应用到风电场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甄国光,张鸿飞,谢银生.信息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12(12):23-24.
[2]王君,史文义.海上风电场运行与维护成本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15):106-108.
[3]曾雪琪.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01):37-40.
论文作者:张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风电场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现场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