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_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_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 类 中图法 F759.9

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随着全球旅游产业规模的日益增大,过去低估的环境影响正在受到重视。旅游活动的潜在环境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资源产生了压力:旅游者消耗水和食物。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往往损坏景观和自然环境。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影响是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如污水、固体废弃物、飞机和汽车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当地居民而言,旅游业也是对宁静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干扰的原因之一,它也增加了当地建造和维护污水处理厂、道路等设施的费用。鉴于此,一些旅游点由于当地环境退化而遭遗弃。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换句话说,如何使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1]?

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定义较多,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年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时,在汇总各种定义的基础上,为了使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90年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1〕。 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3]。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代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性,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在追求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和影响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表1)。

对于传统旅游,利润最大化是开发商追求的目标,而追求享乐则是旅游者的主要目标。价格是调节供需的杠杆和游客与旅游点建立联系的纽带。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由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则主要是由当地居民承担。它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持续价值来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这种旅游不可能持续发展。

表1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比较

Table 1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andthe eco-tourism

1 目标 利润最大化

价格导向

享乐为基础

文化与景观资源的展览

2 受益者开发商和游客为净受益者

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受益与环境代价相抵

所剩无几或入不敷出

3 管理方式 游客第一,有求必应

渲染性的广告

无计划的空间拓展

分片分散的项目

交通方式不加限制

4 正面影响 创造就业机会

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但注重短期利益

获取外汇收入

促进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经济效益

5 负面影响 高密度的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问题

机动车拥挤、停车场占用空间和机动车

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水边开发导致水污染问题

乱扔垃圾引起地面污染

旅游活动打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规律

1 目标 适宜的利润与持续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

价值导向

以自然为基础的享受

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与保育

2 受益者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分享利益

3 管理方式 自然景观第一,有选择地满足游客要求

温和适中的宣传

有计划的空间安排

功能导向的景观生态调控

有选择的交通方式

4 正面影响 创造持续就业的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

获取长期外汇收入

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融合

5 负面影响 短期内,旅游数量较少,但趋于增加

交通受到管制(多数情况下,不允许使用机动车)

水边景观廊道建设阻碍了水边的进一步开发

要示游客将垃圾分类收集,游客行为受到约束

游客的活动必须以不打扰当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为前提

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者的目的是享受自然赐予的景观和文化。通过约束旅游者和开发商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景观资源价值的成本,从而使当地居民也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在详细分析旅游点环境资源与文化特色以及地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 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

2.1 经济政策

为了维护美丽的景观和田园特色,实现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对于一些对环境资源有破坏作用的产业部门,即使经济效益再高,也不应引进。而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部门和野生动植物园的开发部门,虽然其短期经济效益不高,但其发展有利于提高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增强地方田园特色。从长远看,它可吸引更多的生态旅游者。这些产业部门应是当地政府支持发展的重点。

2.2 技术政策

生态旅游者到达旅游点的目的是欣赏纯净的自然,在高技术与产品随处可见的当今时代,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适用技术对他们越具有吸引力。根据自然规律衍化而来的具有浓烈的田园特色的生产技术使来自现代化城市的游客留连忘返。因此,一些民间技术和生产部门,虽然其技术含量不高,但也值得保存下来。一个融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技术体系,如果保存完好的话,将是一个诱人的景观,但这些技术必须对环境无害。

2.3 环境政策

生态旅游是以环境良好的方式发展旅游,旨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不对环境构成危害。为了预防由于旅游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退化问题,在制订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时,必须弄清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主要的环境影响包括:①污水对当地淡水或海洋水体的污染;②由于不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③由于交通、空调和采暖系统气体排放引起的酸雨和全球变暖问题;④由于城市化和道路建设引起的人工环境的美学价值和野生生物环境的丧失;⑤由于过度开发或/和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或破坏。因此,对于在生态旅游区域拟建的每个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对于正在建设或运营的项目,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的有关环境法规,征收“环境税”或颁发“无污染奖金”,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4]。

2.4 社会政策

生态旅游不仅要使当代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受益,而且要使未来的旅游者和居民能继续分享旅游带来的效益,也即,代间公平分享旅游景观资源的价值。生态旅游的目标受益者不是特定的旅游者、居民个人或群体,而是与旅游景观资源有着各种联系的所有个人或群体。利益的获得不得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即代内的公平性。旅游者和居民的社会活动必须与旅游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价值相协调,同时,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不损害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活习惯为前提。

3 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

3.1 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环境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生态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旅游资源的状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②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及其需求;③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相融合。

在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分析生态旅游地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景观,为当地居民创造卫生、舒服和安谧的居住环境[5]。 生态旅游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满意的规划不仅应该提出当前旅游活动的场地安排,而且应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出方向,留出空间。

3.2 旅游景观资源及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旅游景观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遗迹和文化环境,以及直接用于旅游娱乐目的的人工景观。旅游景观资源按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景观资源还可以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分为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6]。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的基本构成决定了旅游地的性质。在做生态旅游规划时,首先必须弄清当地旅游资源的基本构成,考察它可能适合开展哪些旅游活动,是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自然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当地能否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地方,生态旅游的价值就大。

在规划、建设各种生态旅游点时,要充分体现生物(包括旅游者和居民)与环境的相融性,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农牧基地和各种庭院,建成果、药、木、花、草等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系统。观赏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观赏动物资源。文化型园林景观在创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物群落时,要加强对各种文化环境生物群落如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7]。

3.3 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结构

生态旅游项目应主要围绕农林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动植物园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景观发展。根据地方的资源基础,将丰富的植物、动物配置在一起,创建花卉园、竹园、经济作物品种园、果树品种园、乡土植物园、中草药园、抗逆植物园、热带鱼类园、鸟园、动物园等适合各种生物生活习性的环境。也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为背景,创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景观生态园,如岩石园、热带风光园、沼泽园、水景园等,利用其特定的小气候、小地形、小生境,丰富旅游地的生物种类组成[7]。

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时,需要旅游地提供方便舒适的衣、食、住、行服务。对于生态旅游点,应设法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

生态服装 “生态时装”是为了避免一些服装面料对人体及大自然的危害,在服装设计方面加强生态意识。衣服的图案取材于大自然,还要选用植物作染料和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布料。在制衣过程中,减少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衣服还能进行生物分解。

生态饭店 供应旅游地植物园自己生产、加工的植物类食品。植物园内的菜园,除了种植各种食用的植物,还种植调味用的芳香类植物和食用菌。饭店提供的植物食品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饭店的废弃物可直接作为动物园的饲料或植物园的肥料。

生态旅馆 旅馆的建筑材料可部分地利用再生原料。旅馆提供的用品尽量不含化学物质,如不含酸的信纸、床单、毛巾等是用在种植过程中未曾使用过化肥和化学杀虫剂的棉花或亚麻制成;肥皂可用植物油炼制;电子过滤系统清除自来水中的氯化物和有毒微生物。客房内装配香味发生器,根据客人的要求,随时向房间释放出果香味或花香。旅馆的废水可直接用于浇灌植物园,粪便可集中收集制作沼气,沼气再用于照明,沼气渣用作植物园的肥料。

生态商店 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书籍和小型技术设备。店里的所有商品都由天然原料制成,不含任何化学成分[8]。

生态交通 在旅游地及其附近要求使用太阳能驱动或电能驱动的小车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或者要求旅行者以步代车。禁止使用有害环境和干扰生物栖息的其它交通工具。

上述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是发展生态旅游应考虑的方方面面。针对具体的生态旅游点,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态旅游产业。

3.4 生态旅游产业的适宜性分布

生态旅游产业的适宜性分布是在分析旅游资源潜力和环境敏感性的空间特点的基础上,将各个产业部门在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分析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应考虑的因素已在上面陈述过。现进一步探讨生态旅游的环境敏感性及其涉及的因素。

环境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根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对旅游地内各环境单元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各种敏感区域,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奠定基础。环境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用地敏感区、农田保护区、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区、自然灾害敏感区。

特殊用地敏感区是生态旅游点内的特别保护区,目的在于保护、恢复或重建特定类型的生态系统。特别保护区内不允许铺设道路和设施;农田保护区:为了保护农田与耕地,对于可耕田地,不可用作其他用途;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保护区:由于受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单元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差异极大。水土保持是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对水土流失模数大的重要河流、水体的集水区加以保护。不允许开展水土流失敏感性大的旅游项目;自然灾害敏感区:对于自然灾害易发地带,不宜开展生态旅游项目。

生态旅游产业的适宜性分布是一种空间性配置计划,着重区位的表现,在明确了各种活动类型的潜力分布和敏感区位之后,运用叠图分析的方法,则可找出各种活动项目的适宜区位。文献5 论述了适宜性分析的若干步骤。通过旅游活动用地的生态潜力与生态限制条件(敏感区位)分析,产生生态潜力与生态限制分类图,显示同质区域的分布状况。然后,采用等级合并规则(用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依活动项目拟定)将生态潜力与生态限制条件的单要素图件叠合,得到各种旅游活动项目的适宜性等级图。再将所有旅游项目的适宜性等级图叠合,作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生态旅游项目的适宜性分布图。

4 结论

(1)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挑战时应运而生的, 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

(2 )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必须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

(3)生态旅游不仅包括旅游活动的生态化, 也应包含旅游服务的生态化。因此,生态旅游产业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与维持,二是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的生态服务业。

(4)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是在生态旅游供需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特定生态旅游产业的生态潜力与生态限制条件,生态旅游产业的空间适宜性分布,以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注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1031)。

收稿日期:1997—06—09;收到修改稿日期:1997—08—04。

〔1〕Tourism Stream Action Strategy Committee of theGlobe' 90 Conference.An action strategy sustainable*

标签:;  ;  ;  ;  ;  ;  ;  

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_生态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