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宗教崇拜的社会心理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论文,崇拜论文,宗教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宗教学原理研究
宗教崇拜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特殊的社会行为,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内涵。由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心理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或不解,因而大大增加了宗教崇拜的神秘性。宗教崇拜既有与其它仪式行为和宗教行为相一致的社会心理功能,又有着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些特殊心理需要,由特殊心理机制导致的特殊的社会心理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宗教崇拜所具有的“心理慰藉”、“社会教化”和“社会认同”三方面的功能。
从功能角度理解宗教崇拜(religious worship)是我们对宗教崇拜进行心理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家将崇拜视为纯粹的社会现象,而只强调它的社会性;也不同于宗教心理学家把崇拜仅仅理解为个体的内部过程,而只强调它的个体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宗教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必须有其心理的机制、功能,有其独特的体验等心理过程,其中心理的层面是不能忽略的,所以,仅仅以社会学来予以解释是不够完全的。另一方面,宗教崇拜虽然是一个个个体参与进行的,包含着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但本质上,它却是社会心理的,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两个部分。对此,本文将在下面对宗教崇拜的三个主要的社会心理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一 心理慰藉
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从个体角度讲,最明显的是心理慰藉。也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幻想补偿功能”〔1〕。
从广义上说,任何一种有助于排解人的消极体验和克服内心冲突的影响,都可以称之为“安慰”、而宗教安慰的特殊性在于,使人们接受宗教观念,把信徒面对的矛盾冲突转移到现实生活之外,以期得到神灵的救助,从而摆脱困扰,使心灵得到抚慰。因此,在宗教崇拜中,信徒恪守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身体力行宗教规范和戒律,竭力追求与神相会的体验,以此达到排解现实矛盾与冲突的目的。
宗教崇拜仪式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在为这一目的服务,它们一步步地唤起信徒的宗教体验〔2〕,使消极的体验向积极的体验转化, 使量的累积达到质的飞跃,一俟仪式完成,信徒感到心灵被净化,情感产生了升华,自我变得圣治快慰和平安。一位少年这样回忆道:
在野营布道会上,我和其20个人去了圣坛;在圣坛我不安地跟着领诵者重复:“我相信他”,我知道我已经皈依了;从那以后,我读《圣经》、做祈祷以及在焦躁的时刻都能得到极大的安慰。〔3〕
经常地参加崇拜仪式,无疑是在接受一种心理保健的训练,即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用崇拜的形体动作、祈祷和忏悔的语言,宣泄自己内心的冲突、积郁等焦虑体验,经过与神相会,得到神的宽恕和恩典这一体验的转折点,使情绪体验得以从消极转化为积极。常见信徒在崇拜仪式上痛哭不已、泪流满面,或深刻地悔悟和恳切地求助,这些都是一种表达和释放。前苏联心理学家乌格里诺维奇曾引述了五旬节派一个社团举行礼拜时的一段记录:
一位妇女诚挚感人地说道:“主啊,保佑我吧!保佑我健康!主啊,开导我吧!主啊,你教给我怎样才能摆脱尘世的空虚吧!我是有罪的人,我是有罪的人,主啊!我做了尘世无谓的劳作,而忘记了走你的路!主啊,宽恕我吧!你教训我吧!”妇女哭泣着,她的声音在颤抖:“主啊,免我永远不再受痛苦吧!请允许我到你的身边去吧!”妇女跪下了,全体祈祷者也都跪下来。“主啊,让我们去吧!主啊,救救我们吧,主啊,按你的意志办吧!阿们!”〔4〕
人们处于自责、悔过和殷殷期盼之中,这是最值得同情、宽恕和帮助的。人们的祈祷首先感动了自己和周围的人。按照人世间生活的惯例,自责、悔过的人是应当得到安慰、宽容和谅解的。比起人类来,神灵自然是更加慈悲和宽宏的。这样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假以神的名义,使神的形象更加高大伟岸、完美无瑕、可亲可敬。人们在崇拜的仪式中实际学会或认定了仪式的作用,以一种象征的手法,完成了焦虑的宣泄和化解,因而得到了宽慰和解脱。
人们周期性地举行崇拜仪式,将平素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体验以这种极其特殊的方式化解,从而使人心变得安定和纯净,这恐怕是人们不断地参与崇拜仪式的心理原因之一。
信徒在心理上依赖崇拜的仪式,通过仪式完成心理保健,这也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是在信徒群体中借助模仿、群体暗示、感染等社会心理机制进行的。崇拜的心理效果是群体行为予以支撑的,离开了信徒群体的影响,个体的崇拜心理功能便会变得很弱。所以,群体的参照,对群体的认同和自我归属是心理慰藉基础之一。
当人们进行宗教崇拜时,并未意识到自己不过是选择它作为一种方式来排解和渲泄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因而,对于崇拜带来的社会心理慰藉的功能便解释为“信则灵”,于是,有意识地排除一切怀疑的成份,集中体味崇拜的内心体验,使得心理慰藉的功能更加有效。
二 社会教化
宗教崇拜的另一个社会心理功能是社会教化。通过宗教崇拜,社会向个体灌输宗教意识和宗教规范,向个体展开宗教生活的内容。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把一个非信徒变为一个笃信宗教的信徒。参加宗教崇拜因此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表现为信徒角色的社会化过程,进一步说,是以信徒角色的社会化为“显”功能,而完成另外一些“隐”功能。
在宗教崇拜仪式中,个体要学习仪式中的各个程式要求、理解宗教观念、体验宗教情绪、模仿宗教行为和掌握宗教生活中一切象征符号的意义及用法。与此同时,个体还要学习作为一个信徒的角色如何与其他信徒及宗教组织进行沟通和相处,如何识别和理解其信徒的态度、情绪体验和行为以及如何被宗教团体和其信徒接纳和认可。只有参加宗教崇拜,个体才能逐渐获得信徒角色,明了信徒间的各种关系和各种行为规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徒。信徒的这一学习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因此,不但要参加宗教崇拜,而且要经常参加宗教崇拜,从这些仪式中汲取宗教的教育,最终从观察模仿到内化于心。
通过信徒角色的社会化,宗教崇拜还肩负着另一种与信徒角色社会化相联系的教化功能。宗教崇拜一般是在特定的场所——教堂进行,但崇拜仪式的内容不仅不脱离俗世生活,反而紧紧围绕着信徒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对于降生、青春期或成年、婚姻、疾病、地位变化和死亡等人生重大转折,都有相应的宗教仪式。这些仪式不仅在教化个体如何扮演信徒角色,而且是将一整套宗教价值观、人生观以仪式的方式灌输给信徒,使之成为宗教文化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对于生命,对于人和人生,各种宗教派别均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在各种仪式中,这些理论和观念被形象化、具体化地与生活事件融汇在一起,因而才可能深深地积淀于信徒的心中,融汇在信徒的举手投足里面。这些崇拜仪式一旦与生活中事件合一,生活事件便成为宗教观念的承载体和表达者,信徒的一生便与宗教文化血肉相联、息息相关了。信徒与宗教的这种水乳交融状态,很容易使信徒产生“无我”的体验,即自己是神的意志的再现,是神的肉身,是神的表达中介。这样,个体不再具有别的意义,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信徒”,而且,只是一个“信徒”。人们在崇拜中所获得的“信徒”角色,达到了进入宗教场所便与其它社会角色区分开这一“与世隔绝”的目的。无论是外在的行为模式还是内心的体验和需求,人们都符合这一角色的要求了。
宗教崇拜的社会教化作用的隐性方面是通过对信徒角色社会化的过程来完成该时代所需要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某些内容。例如,通过信徒角色的社会化,使信徒懂得无条件地服从权威和服从社会。在宗教崇拜的仪式训练下,信徒以自己的信仰向神表达自己无条件的承诺,即向神献身。在宗教生活中人们得到的这种认识可以迁移到世俗社会的生活中去,从而形成对社会权威的服从和献身。又比如,信徒在崇拜仪式中体会社会的统一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所有的人都信仰一个统一的崇拜对象,因此,信徒在崇拜过程中,形成了对整体认同和维护的需要以及行为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宗教崇拜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心理本质。
三 社会认同
美国宗教社会学家约翰斯通(R.L.Johnstone)在《社会中的宗教》一书中指出:“宗教是一种群体现象;宗教群体的成员,或者是出在这一群体之中的,或是在其生命周期的后来某一阶段参加进去的;而在任何情况下,他或她都会被教以这个群体的规范,并被整合在该群体的生活之中。”〔5〕宗教崇拜在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中具有特别的作用。这不仅是指宗教崇拜的群体性、重复性以及教化功能,而且也是指通过宗教崇拜而达到的社会认同。
宗教崇拜在举行时间上具有周期性,每天、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等,在某一场所聚集一定数量的信徒。崇拜仪式的这一特性使信徒与宗教组织之间有了固定的联系,信徒与信徒之间也有了固定的联系。散居各地、或平素没有往来的人们便由崇拜仪式的纽带联结起来。为了参加崇拜仪式,信徒们必须按时赶往仪式的举办地点——礼拜堂、清真寺、佛寺等。有些信徒为了参加一些重大的崇拜仪式,跋山涉水,历时多日。信徒们经常参加地区的宗教崇拜,还加强了地区内信徒与信徒的交往。信徒在崇拜仪式上相识、见面、熟悉,带动了其它方面的沟通。比如生产技术的交流、生活方式的效仿、风俗习惯的流行、情感和态度的表达等等。总之,崇拜仪式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地区,崇拜仪式更要承担社会交往的功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宗教崇拜不仅聚合了信众,更重要的是使信众在心理上认同而达到社会整合。换言之,许多宗教社会学家所指出的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6〕在心理层面上是通过社会认同来完成的。 根据群体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7〕,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包括三个子过程: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社会区辨。通过崇拜仪式,信徒学习和获得了新的宗教角色,完成了社会认同的第一个心理过程——社会类化(social categorization), 即将自己认定为某一宗教群体中的一员〔8〕。 由于不同宗教群体以各自有特色的仪式行为标识自己的信仰体系,宗教崇拜又为信徒提供了完成社会认同的第二个心理过程——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9〕的条件,即以仪式作为区辨本群体(ingroup)和他群体(outgroup)的外在标志。当信徒产生了这种内外群体的比较之后,便很容易提高对本群体的喜欢,形成一种群体自尊(collective self—esteem)。 这种喜欢和这种群体自尊反过来又增加了信徒对宗教崇拜的需要、喜欢和认同。信徒在参加崇拜活动时,看到了许许多多与自己信仰相同的人,因而产生群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同时,也体验到万众一心的力量感。这些体验使信徒更加向往群体、投身群体。一位男青年这样说:
我觉得我的罪恶得到了宽恕,在我的一生中真正喜欢了礼拜。我觉得有许多东西我与那些和我交往的教会成员是共同的。我原与他们交往并感到与上帝在一起。〔10〕
信徒对超自然物的信仰由群体崇拜而幻化出一种新的力量,即社会的凝聚力、保护力和感召力。
因此,宗教崇拜不仅具有神人际遇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人际交往的意义。信徒在崇拜中对群体增加认同感,并由此演化为很强的向心力。宗教崇拜的社会认同功能成为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的社会心理基础。由于宗教不仅可以成为一个较小群体的宗教,也可以成为全民族的宗教,制约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甚至可以将不同肤色、种族、国家、地区的人们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共同享有一个节日、一种饮食习惯、一种服饰,在精神上共属一个“家”。所以,宗教是一种“强有力的一种社会控制”〔11〕。
但是,社会认同的第三种心理过程——社会区辨(social distinctiveness)〔12〕也为社会整合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一过程强调本群体的特殊性和排它性,对其它群体容易形成贬斥的态度和刻板印象。因此,不同宗教的信徒由于对自己宗教群体的认同,而排斥对更大的群体(如民族、种族、国家、语言群体、人类)的认同,从而导致其它社会整合机制的功能的失效。这种狭隘的排它性和分裂性作为社会认同的负面功能限制着社会整合。至今我们仍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由于宗教冲突引起的地区、民族、国家之间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战争,其中社会心理上的原因可以从社会认同的这一区辨特性上得以解释。
注释:
〔1〕德·莫·乌格里诺维奇(1986),《宗教心理学》, 中译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09页。
〔2〕杨宜音(1995)“略论宗教崇拜的情绪体验”, 《社会心理研究1995年第3期,第38页。
〔3〕Starbuck,E.(1914),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4th)London:Walter Scott,p151.
〔4〕德·莫·乌格里诺维奇(1986),《宗教心理学》, 中译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6页。
〔5〕约翰斯通(1984):《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中译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8页。
〔6〕Durkbeim,E.(191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life,NY:Free Press.
〔7〕Tajfel,H.(1982),Social identity and group rel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2.
〔8〕Turner,J.C.(1987),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NY:Basil Blackwell Inc..p42.
〔9〕Abrams,D (1992),Process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in Breakwell,G.N.(ed)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and theself concept,London:Surrey University Press.p3.
〔10〕Starbuck,E.(1914),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4th) London:Walter Scott,p172.
〔11〕马林诺夫斯基(1987),《文化论》,中译本,北京:中国民族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12〕Turner,J.C.(1982),Towards a cognitive redefinitionof social group,in Tajfel,H.,( ed)
Social identity and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