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阮芳毅

试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阮芳毅

杭州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内外对建筑工艺与施工技术的要求随之上升,为满足技术要求,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在工程施工中,这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就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结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实际运用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根据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实际进行施工时,桩体需由浆液来进行固定,这样能将桩体与浆液有效融合在一起。使用这种施工方法能带来十分明显的效果,不但可以使桩基温度与其承受力获得进一步提升及强化,还能使土壤变得更加硬实,稳定性更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在实际施工时各类别发挥着其相应的作用。一般来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分为两种注浆方式(2),一种是极端注浆法,装机完成后,通过极端注浆法将水泥泥浆灌注到其中一侧,待浆液与桩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后,便可强化另外一侧的桩基承载力。另一种注浆法则是桩侧注浆法,首先灌注泥浆至其中一侧,待泥浆凝固后,便可强化桩端与桩侧的承载力。对于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一些缺陷,通过后一种方法,也就是桩侧注浆法,可良好解决这些问题。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缺点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众多,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①、该施工技术能够被运用在很多不同的土质上,且能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技术转用,其应用极为广泛。②、该技术能通过有效固化沉渣与泥皮,防止桩基沉渣与泥皮等现象,加强桩基的稳定程度,使其拥有更强的承受能力(3)。③、该技术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收益的目的。④、相较于其它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缩小桩基直径及长度,操作起来更加便捷。

虽说灌注桩后注浆的优势众多,但是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①、桩基持力层会受到来自桩基两端沉渣带来的干扰。②、由于桩基周边出现的泥皮,会导致桩基在施工时产生应力松弛的状况。③、如若技术使用不当,会影响灌注混凝土的质量,导致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不够集中,发生离散现象。

应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效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并在使用该技术时,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以发挥施工技术的最大功效,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该技术存在的不足,避免因这些不足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从而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与麻烦。

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制作与安装注浆管

在建筑工程中,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往往会设计到诸多环节与工艺,最初的步骤便是制作与安装注浆管。一般会采用镀锌管道或是无缝焊管来做为制作注浆管的材料,且应遵循施工特点来进行管道的制作。结合以往的管道制作经验,如若其长度>50m,便应考察管内阻力在实际制作时产生的压力。注浆管的制作并非一步而成,通常分三个步骤,也就是注浆管上端的花管、中断的直管以及上部的接头。其上端花管内壁的设计通常会根据梅花的形状来设计,孔管直径在5~8cm之间(1)。同时,为了防止注浆管花管受到破坏或是出现渗漏情况,往往会在制作注浆管时,使用橡胶模与塑料膜包好注浆管的花管后,还会以铁丝缠绕捆扎好,确保整个工程进度不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作为灌注桩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的一道关键工序,压水实验通常会被要求在施工完成后的一周左右进行操作。压水实验既要确保注浆管路与单向阀处于畅通状态,还应保证及时能清理掉单向阀附近的泥浆与沉渣等残留物质,以提高混凝土的纯度、硬度以及强度。在进行压水实验时,其现场操作必须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把控与检查,科学、合理的进行灌注桩管路的疏通工作,一旦发现灌注桩桩端出现塌孔或是扩孔现象,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压水补救措施,借助压水冲洗掉混凝土的覆盖层(5)。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压水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桩端出现塌孔与扩孔的几率比较大,因此,保险起见,可提前进行灌注桩施工的压水实验。此外,压水实验中,技术人员应将管路的疏通状况与冲破压力值认真详细的记录在案,可用于日后的参照。

(3)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在安装与下放注浆管的过程中,对其的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注浆管的每管段都应能相互对接上,并且完美契合在一起,以保证整个注浆管的稳固与严密性。在焊接注浆管的过程中,需保证焊接端口足够饱满,且焊接处没有缝隙,并在无间断的注浆管焊接操作后,能确保整个焊接口的整体性。同时,下放注浆管时,应谨遵施工规范与施工步骤进行程序化操作,在不损害到注浆管的前提下,必须保证注浆管足够密闭,否则会因密闭性不强而出现渗漏现象,并进一步耽误到施工进度。

(4)灌注桩注浆施工

灌注桩注浆的施工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灌注桩后注浆的施工质量,因此,该环节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此可见灌注桩注浆施工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灌注桩注浆施工之前,需将可能影响到此项施工操作的因素设想到,要注意把控好注浆压力与注浆水以及注浆量等注浆之间的配比率,一旦配比失衡或是不符合规范,会使灌注桩注浆效果及其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注浆时,还应通过对压力的良好把控以及施工连续性促成灌注桩注浆能一次到位。

(5)灌注桩注浆顺序及时间

应谨遵施工要求来操作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并且还应确保施工顺序及时间上的准确无误。通常情况下,灌注桩注浆施工应在成桩两日后方可进行操作,且操作时间需在30日内完成,这是最好的注浆时机,可加强桩体的稳固程度,以免因注浆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注浆时,首先给桩端注浆,之后给桩侧注浆。如果是多断面注浆桩,以先上后下的顺序注浆,注浆施工时间间隔最好是等于或大于两小时。

(6)灌注桩注浆参数及终注条件

注浆施工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注浆施工效果,并在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基础上,把控好注浆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最终确定注浆参数。根据当地地质情况,比如,若是以卵石或是砾石为主的地质情况,选用的浆液与设备必须具有压浆量大、压力强的特性;若是以砂土层为主的地质条件,选用的浆液与设备的压浆量与压力则不能过强,过大,需合理把控好(4)。同时,基于地质情况算出的注浆参数,应合理选择注浆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且优势众多,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上加快施工进度,减低工程施工成本,被广泛运用在工程施工中。因此,需全面掌握该技术的应用程序及其方法,通过规范的施工与先进的技术,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达到优化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的目的。还应经常对过往的工程经验记性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优化技术,全面加强建筑企业的施工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在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9.

[2]陈金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72+77.

[3]何玉婷.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6,11:52-53.

[4]刘庆明.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6,05:64-65.

[5]聂孟国.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95.

论文作者:阮芳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试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阮芳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