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讲政治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的根据在于政治是一个客观事实,在于政治对我们的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讲政治的。贯彻讲政治的原则,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讲政治,即把讲政治的原则贯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加强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性部分的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 讲政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向广大干部和党员提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三讲”,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能就真正落到了实处。本文仅就讲政治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什么是政治?邓小平同志给政治下过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他说,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①]。“讲政治”是对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一项根本要求。因为共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带领群众所从事的事业从根本上说来是一种政治事业。过去一段时期,在政治问题上我们曾经犯过“左”的错误,其结果也把政治庸俗化了。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避讳谈论政治。同时,所谓“淡化政治”、“远离政治”的论调和“学术应该脱离政治”的主张也出现了。政治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亵渎。这同“文化大革命”中对政治的夸张和玩弄一样,是极不正常的。今天,重提讲政治,不是让我们回到以往那种不正常的状态中去,而是回到一种它本来应该是的那样一种正常状态。
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我们要能够从政治上看问题,即看到自己的事业、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我们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及其处理的政治意义;要求我们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要顾全政治的大局;要有政治责任感,等等。
我们之所以要讲政治,首先因为政治是一个客观事实。政治不是人们的主观设定,也不是被强加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部分。政治是内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固有的部分,是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的。任何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都有一个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有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之上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它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政治同经济一样,是社会的客观的和基本的现象。政治的这种客观实在性是我们讲政治的基本根据。
其次,政治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决定我们不能不讲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所谓“集中表现”,就是比起其他社会结构要素来,政治是对经济直接发生作用的方面,政治是对经济全面发生反作用的方面,政治是对经济发生最强烈影响的方面。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但是政治在经济的基础上一旦形成,就对经济发生反作用,并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政治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照的光”。它能使一切社会生活的方面都打上政治的烙印,使其具有政治性。
讲政治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只有讲政治,充分了解我们的工作、事业和面对的历史事件的政治意义,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斗争策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错误;才能顾全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最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最充分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同心同德地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当前,就是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③]就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讲政治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十分明确的和一贯的。他们从不讳言他们的学说的政治性质,公开申明他们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及世界最大多数人服务的。他们也始终同放弃政治、弱化政治的倾向作斗争。例如,1871年9月,在工人运动内部曾就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问题特别是组织工人阶级独立政党的问题展开一场争论。马克思、恩格斯和瓦扬等为争论的一方,巴枯宁分子为争论的另一方。恩格斯的发言明确阐述了在政治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因为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现实生活的经验,现存政府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目的对工人施加的政治压迫,无论工人愿意与否,都迫使他们从事政治。向工人鼓吹放弃政治,就等于把他们推入资产阶级政治的怀抱。”[④]1920年11月至1921年3月,列宁在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在工会问题的争论中阐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⑤]的观点;阐述了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的观点[⑥]。列宁批评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反对从政治上看问题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⑦]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⑧]的思想是对列宁的上述思想的具体而深入的发挥。邓小平同志历来主张和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强调一切工作都不能离开政治的大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工作、对毛泽东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阐释等的重要性,小平同志都是从政治的高度来加以阐述的。[⑨]
总之,从政治上看问题,把一定的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即讲政治,既是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讲政治,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指作为人们的社会生活两大领域之一的精神生活发展状况。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正因为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所以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往往特别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整体文明发展水平。因此,精神文明发展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其自身。按其实质来说,精神文明发展是一种社会的发展。
精神文明的发展除了受物质文明发展的制约外,还受政治的制约。一般地说,进步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落后的政治制度阻碍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对精神文化的决定和渗透产生社会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它们是政治法律思想、哲学、伦理、宗教和文学艺术。在精神文化中它们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精神文化中的主导部分。进步阶级创造进步的精神文化,亦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精神文明所具有的政治性还从对一定精神文化性质的认识中表现出来。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或一定的精神文化现象是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因而会作出不同的结论。一个阶级认为一定精神文化或一定的精神文化现象是文明的,另一阶级可能认为它是不文明的、落后的。文明的进步的精神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同进步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一致的。文明是一个政治范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就其结构而言,虽然它也包含对任何社会来说都具有意义的即适合广泛性要求的部分,但它的主导的和实质的部分却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精神文明。而无论是它的主导部分还是它的非主导部分,一当它们实际发挥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的时候,在现实性上它们就具有了政治意义。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它“关系跨越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⑩]
既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政治性的,是讲政治的,那么,我们贯彻讲政治的原则,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三、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讲政治
按照讲政治的原则,我们不仅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应该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坚决贯彻讲政治的原则。我们这样来提出问题,是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忽视其先进性部分的建设的倾向和所谓“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种倾向是,人们,包括一些领导同志,把注意力往往放在精神文明中适合广泛性要求的部分,投在见效快的表面部分。他们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而在思想道德教育部分,又忽视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上下功夫。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往往不能深入和流于形式。对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贯彻讲政治的原则缺乏自觉的意识。
目前,国内在思想文化战线有一种“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有人甚至提出要“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例如,有人鼓吹文化多元主义,主张“文学艺术与政治分离”[(11)]。有人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用政治法庭取代审美法庭,用政治一元论来取缔文学艺术的独立地位”。[(12)]还有人说道德与政治应该“解构”,不解构,政治和道德永远纠缠在一起,“会培养各种政治上的野心家和道德上的伪君子”,“阻碍现代民主和真正道德的建立”。[(13)]有人主张应该积极推动建立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的联盟,认为它的作用“一是消解正统意识形态,二是引导大众走向一个健康的方向”。[(14)]一篇文章甚至把不争论“中国如何走,走向何处去”视为“一种进步,一种成功”。[(15)]某些人的上述议论已经充分表明我国思想文化战线问题的严重性。它应该使我们中间的一些同志醒悟,从而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讲政治有一个自觉的意识。在我们看来,主张“淡化政治”,鼓吹政治与文化“分离”者,实际就在从事政治,并表明一种意识形态:取消无产阶级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指导。
某些人的上述言论和思潮对我们中的一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于他们的这些议论,一些同志缺乏理性的冷静的思考。他们或者比较多地从理想和愿望出发想问题,或者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上的某些经验教训,或者出于对某个或某些“名人”的几分崇拜,而轻信他们的话,以为文化、学术真的可以脱离政治,以为政治对于文化或学术发展真的绝对是多余的东西,阻碍其发展的东西。
针对上述倾向和问题,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贯彻讲政治的原则,就要突出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发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要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方面,文学艺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主旋律,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反对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实践的倾向。反对迎合低级趣味、“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反对鄙薄革命文艺理论、推崇腐朽文艺思潮的倾向;在新闻宣传方面,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各种思潮,要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事关政治方向、事关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领导干部在思想理论上一定要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等重大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及时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
目前,学术界、理论界的主要问题,是开展学术争鸣和对错误思潮批评不够。一些学者把研究与批评、批判对立起来,以为批评、批判会妨碍正常的研究,认为凡是批判的,就是包含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预定目的的。这是对作为方法的批判的错误理解。其实,批评、批判是科学研究中的必要环节之一。它不是外在于科学研究,而是内在于科学研究。而且,正常的科学的批评、批判只会推动科学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批判当然包含对对象的社会批判,即分析它产生的社会的阶级的根源、它的社会的包括意识形态的功能及从政治上看的其他方面。科学研究中的社会批判的现实性、合理性的根据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定的学术、思想或思潮总是社会的,是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界运动的规律的,科学就其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是非社会的,因而对其内容和作用本身谈不到社会批判。但是,它的产生、它在社会中的命运,它的应用及其功能的发挥则是社会的。因此,对自然科学产生、应用、功能及命运的研究就不能排斥社会批判方法。科学社会学如不引入社会批判方法就不能被称为科学的科学社会学。
我们不应该讳言,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是讲政治的。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提出什么要“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是虚伪的,可能也是别有用心的。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或者态度是,既然这些领域是讲政治的,那么,我们对它们也就应该讲政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拿起批评、批判的武器来。科学的批评、批判没有错,目前应着力提倡。
注释:
① ③ 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4年10月版第179、163、143、194、299页。
② ⑤ ⑥ ⑦《列宁选集》第4卷,中文1995年6月版,第407、408、409页。
⑧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1955年9、12月。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文1995年6月版第123页。
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
(11)《时代在呼唤审美戏剧》,载《戏剧报》1986年第10期。
(12)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13)《文化世界:解构还是建构——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五》,载《读书》1994年第7期。
(14)李泽厚等:《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载《东方》1994年第6期。
(15)《百年美国梦——中国人的美国观的检讨》,载日本东京出版1995年12月号《中国研究》。
标签:政治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讲政治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