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名山大川述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山大川论文,辽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研究辽宁名山大川闾山、千山、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地理特征,对辽宁的经济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名山大川 地理特征 开发
一、古称幽州镇山的闾山 医巫闾山俗称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西北五公里处。医巫闾,古作医无闾,又称幽州镇山,是先秦古籍早有记载的名山。传说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虞舜封十二山,其中就有医巫闾山,为幽州的镇山[①a]。西周时期,它又成为五大镇山之一。《周礼·职方典》指出:“东北曰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②a],并指明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可见医巫闾山当时已经是全国五岳五镇名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尔雅·释地》也有“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玗琪焉”[③a]的记载,这些都说明医巫闾山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为内地所熟知向往的名山了。
无虑山曾是医巫闾山的古称之一。《汉书·地理志》辽东郡无虑县条,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曰:“即所谓医巫闾”。《后汉书·安帝纪》“鲜卑无虑县”条,李贤作注曰:“(无虑县)属辽东郡,有医巫闾山,因以为名”[④a]。无虑与巫闾音近字不同,就是说两汉时期的无虑县是以医巫闾山为名的。此后医无虑山、无虑山的名称也出现了。医巫闾山地区原是我国古代东胡族分布地区,医巫闾山名系东胡族语音的汉译写法,原意为“大山”。两汉时期的文人把医巫闾山写为医无虑山或简写为无虑山,是同音异译。此外,历史上医巫闾山名称还有写成于微闾山、医巫虑山、医无闾山、医毋闾山等,同样也是东胡语同音异译的结果。
医巫闾山地处辽西,偏控朔汉,为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历代封建帝王对医巫闾山皆有封爵,以示对它的格外重视。史载“隋文帝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北镇医无闾山,并就山立祠”[⑤a];唐玄宗天宝十年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广宁王;元成宗大德二年颁发《加封五镇诏》,封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三年发布诏令,“诏定岳镇海”渎神号,北镇曰医巫闾山之神”;清代仍沿用神号。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帝还亲自到闾山告祭。[⑥a]除封爵告祭外,历代还于此设置了各种专门统治机构,如唐代在今北镇境内设置“医巫闾守捉”,就是以医巫闾山为名的。金代于此设置广宁府。明朝设置广宁卫。清朝设置广宁府,后改为广宁县。封爵与行政机构的设置对医巫闾山名称产生了影响。明清时期的文献多称医巫闾山为“广宁大山”,很可能由此而来的。直至如今,当地群众还习惯地称它为“大山”。
医巫闾山,雄峻多姿,掩抱六重,颇为奇观,故人们又称它为“六山”。医巫闾山地区形势险要,明清之际的宁锦之战、松锦之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都在这里留下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闾山东麓的北镇庙、崇兴寺、双辽塔更是名闻中外的名胜古迹。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进一步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必将使古老的医巫闾山成为东北名胜游览区。
二、室伪山、室韦山与千山 千山历史悠久。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就有关于千山的记载。《汉书·地理志》居就县条注:“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①b]经考定,襄平,今辽阳市老城;梁水,今太子河,那么汉代的室伪水应是太子河南岸的支流。查今辽阳市附近自南向北注入太子河的仅有沙河与汤河。《汉书·水道图说》指出:“沙河出千山,北流至州(辽阳)西北境入太子河”。根据文献结合河流走向证明,室伪山即今千山,室伪水即今沙河。千山被称为室伪山,是和我国古代室韦族在这一带活动分不开的。室韦族本名是豕韦,古人称大猪为豕,或称野猪为豕;猪皮或野猪皮则被称为豕韦。室韦人是以猪为图腾的氏族。《续通志》四夷传说室韦“所居,或皮蒙室”,指的就是室韦族人多用猪皮蒙室(类似后来的蒙古包)。因此可以说室韦族是指住皮屋的人。古代千山林木繁茂,飞禽走兽很多,前来这一带游猎的室韦人把千山称为室伪(室韦)山,把太子河南岸的支流称为室伪(室韦)水并不奇怪。
辽代的千山以产铁闻名于东北,当时被称为室韦山。《辽史·食货志》指出:“坑冶则自太祖始并室韦,其地产铜、铁、金、银,其人善作铜、铁器”[②b]。据近人考征《辽史·食货志》中的室韦指的是室韦山,即今鞍山境内的千山[③b]。鞍山附近盛产铜、铁矿,考古工作者又在这一带发现了辽代的矿穴和冶铁遗址。这就充分表明室韦山当指今鞍山附近的千山。
元明时期,千山逐渐成为辽东寺道观的集中地。元朝名僧雪庵死于千山,在千山香岩寺建成舍利塔,名曰雪庵塔。明代,千山的祖越、龙泉、香岩、中会、中安五寺基本建成。明政府对千山的寺庙采取“拨僧人,给衣粮”的笼络措施,致使千山古寺烟火缭绕,经声不绝。明代以辽阳为辽东都司治所后,千山更以其秀丽而闻名于世,吸引了许多文人士大夫涉足而饱览佳景,作诗题赋。有关千山命名的由来与传说也层出不穷,归结起来约为三种说法:(一)千华山说。千山是千山和华表山两个山名的合称。相传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去浙江灵波山拜师学道,经过刻苦修炼成仙,但他仍然思念家乡,就在得道之后化作仙鹤,飞来落在辽阳南山的华表柱上。为了纪念丁令威,人们把华表柱附近的山称为华表山。后来,人们又把千山同华表山合称为千华山。(二)千朵莲华山说。千山有重峦叠嶂的山峰,嵯峨奇丽的怪石,具有植被繁茂、群峰突兀的独特风格。明代嘉靖年间程启充所撰《游千山记》形容它是“宏阔秀丽”,“磅礴盘据”,具有“当与五岳等”的自然美。人们根据千山峰峦层层不绝,状若荷花浮水,恰似千朵莲花盛开于辽左,所以称它为千朵莲花山。古文字中,花华相通,故也称之为千朵莲华山或千华山。(三)千峰说。传说,千山峰峦丛密,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后来有位远方和尚云游到此,以欠一座凑不成千的整数为憾事,于是他在群峰之间又造了一座假山,才使千山名符其实。但也有的认为千山重峦叠嶂,以千形容其数之多,故名千山或千顶山。千山历来是人们向往的著名胜地,关于它名称起源的种种传说,使其更加富于诗情画意。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山,千山遗留有不少文物古迹。山内庙宇、道观,皆系历史上利用千山良好的自然条件营造的。大安、香岩、龙泉、祖越、中会等寺称为五大禅林;无量观、慈祥观、青云观称为三大道观。这些古建筑周围峰峦耸秀、巍峨奇特,极富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价值。开展对千山古迹的研究,对于发展千山旅游业的潜力是极其必要的。
三、源远流长的辽河与大辽水 辽河历史悠久。我国考古学家在辽河及其支流两岸,如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沈阳新乐遗址等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证明早在远古时代,辽宁的先民早已劳动生息在辽河流域了。春秋战国时期,燕据辽东,辽河中下游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开发,辽河的名称方始见于史籍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始篇》明确指出:“何为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①c]这里所说的辽水就是指今天的辽河。主编《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是战国末期人,这就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将辽河列为我国六大名川之一。
《汉书·地理志》望平县原注说:“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又在辽阳县下说:“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②c]这里所讲的大辽水就是指今天的辽河;大梁水为今太子河;辽,系指辽水,实指的是今浑河。这表明两汉时期太子河入浑河,浑河和辽河在当时的辽阳附近合流入海。可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何为辽河的主流,因而把辽河和浑河都视为辽水。但为了区别起见,人们又将浑河称为小辽水或辽水,而把流程较长的辽河称为大辽水。《汉书·地理志》记载玄菟郡下统有高句丽县。汉元帝时,高句丽兴起,逐步向外扩张,迫使玄菟郡三次内徙,原高句丽县也迁至浑河流域。所以,东汉时期人们曾习惯地称辽河为句丽河。不过,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仍然把辽河称之为“大辽水”,到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才以“辽水”指今辽河。郦注《水经注》的大辽水条指出:“辽水又南历〔辽阳〕县,有小辽水其流注之也”。[③c]这就表明北魏时期的辽水就专指今天的辽河了。辽金时期的地理文献均改称“辽水”为“辽河”,使辽河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辽金以后,虽然也有称辽河为巨流河、三汊河等名称的,但这仅是以局部河道之名直呼辽河的,只适用于某个时期,不是辽河公认的名称。
早在汉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西辽河认定为辽河源,但西辽河往上的河源所在却仍然模糊不清。及至唐代,随着盛唐对北部边疆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对西辽河上源的认识才逐步清楚。唐代学者张楚金撰《翰苑》蕃夷部高丽条载有“浪接黄川”之句,就是指西辽河河源而言。因此雍公睿作注方明确指出:“《汉书地理志》曰:‘辽东望平县,大辽水出塞外’。其水西南流,合契丹国黄水,又西南经辽东城西八十里,又南入海,阔百余步”。[④c]这就是说:源“出塞外”的老哈河(当时称托纥臣水)从西南方向流来与“契丹国黄水”相汇,即为辽河西源。西拉木伦系蒙古语,汉译为“黄河”与“黄水”同义。可见,唐代已把西拉木伦河与辽河联系起来。同时代学者杜佑曾指出:“大辽水,源出靺鞨族国西南山南流至安市”[⑤c]。按当时靺鞨族的分布区域考之,其“西南山”应为今东辽河发源地东辽县的哈达岭。显然杜佑是把东辽河当成辽河正源的。辽河的正源老哈河,隋以前叫吐护真河;隋称托纥臣水;辽时名为陶猥思没里,也被称为土河。相传契丹人的始祖奇首可汗曾居住于黄河(即黄河,或称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二水合流处。上述情况反映随着西辽河上源地区的开发,人们对西辽河河源的认识也比较深刻了。
历史上,辽河的河道变迁很大。西辽河流经科尔沁沙地,改道变迁极为频繁,但文献记载贫乏,不能详考。辽河的中下游河道,历代曾有着不断地裁弯取直向西摆动的趋势。东西辽河汇合处的不断南移,明代的辽河改走辽中县西边的辽河新道——中辽河,以及清咸丰十一年辽河分流——双台子河的形成等等,都是这种变迁的明证。到了清末,本来为辽河支流的浑河和太子河则利用原来的辽河旧道从营口市入海,形成了独立的浑河水系。辽河的改道与洪涝灾害的形成是与西辽河和东辽河的水文特点紧密相关的。据研究,辽河下游泥沙大部分来自西辽河和西侧支流;流量则相反,主要由东辽河和东侧支流补给[①d],由于东辽河及东侧支流量大,由西辽河与西侧支流夹带来的大量泥沙最易於干流汇口淤积,结果造成辽河下流水泄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辽金以后近千年来辽河水系的大水灾就达九十余次。[②d]解放后经多方治理,但辽河河性恶化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继续开展对辽河河道变迁趋向的研究,对今后治理辽河以及安排辽河流域农、林、牧的合理布局,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四、浑河、太子河的古称及其变迁 浑河与太子河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这在古代地理文献中不乏记载。但是随着人们对河体认识的深化,反映于文献的两河名称却几经变化。以浑河而言,先后就有潦水、辽水、小辽水、沈水等别称。先秦古籍《山海经》指出:“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③d]卫皋应读如“窝集”,是古女真语森林之意。清代称吉林长白山哈达岭北部为库勒纳窝集,南部为纳鲁窝集,即《汉书·地理志》所载的“辽山”。由此推定,潦水即今日浑河最早的名称。秦汉时期浑河一直叫辽水。《汉书·地理志》说:“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阳入大辽水”。[④d]就这段史文所记的辽水及其走向,显然指的是浑河。燕国派大将秦开击败东胡、设置辽东郡后,中原王朝对辽东的统治大大加强。随着辽东和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人们对这里的山川地理景观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因此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山海经》对“潦水”有所记载绝非偶然。及至魏晋时期,浑河又被称为小辽水。《水经》指出:“玄菟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注曰:“水出北塞外,西南流经至辽水……小辽水又西南经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经襄平县入大辽水”[⑤d]。上述文献记述表明,秦汉时辽水指今浑河,大辽水指今辽河;魏晋以后则称辽水为小辽水。由于当时浑河水流旺盛,因此在襄平县(今辽阳)还形成湖泊“淡渊”。隋唐时期浑河曾一度被称为“贵端水”。《旧唐书·程务挺传》载:程务挺“率兵破高丽于贵端水,焚其新城,杀获甚众”。[⑥d]按新城在今抚顺,可见贵端水应是浑河流经抚顺地区的名称。公元十世纪辽朝兴起后,浑河中游地区出现了沈州城(今沈阳),而地处沈州之南的浑河又称被为沈水。元朝统一东北后又在浑河地区设沈阳路(治所今沈阳)。《元一统志》指出:“浑河在沈阳路,源出贵德州东北,西南经沈州南十五里,旧称沈水,水势湍急,沙土混流,故名浑河,今水澄澈,遇涨则浑”[⑦d]。由此可见,由于长期战乱,浑河上游树木毁坏,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平时河水尚较澄澈,但一至雨季上游山上的泥沙俱下,使河水浑浊。这样浑河名称就逐渐取代小辽水之称。自此以后,历经明、清时期,浑河之称流传使用至今。
太子河在历史上也有衍水、大梁水、梁水、东梁河等别称。据史籍记载,太子河古称衍水,后称大梁水、东梁河。《汉书·地理志》指出:“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⑧d],所指的大梁水即今太子河。宋代学者叶隆礼所撰《契丹国志》记载“张琳兵距(辽阳)城五里,隔太子河扎寨”[⑨d],是太子河第一次见于文献记载。其后《辽史·地理志》记载:“东梁河自东山西流,与浑河合为小口,会辽河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⑩d]。《金史·地理志》也记载:东京路辽阳府附近辽阳县有“东梁河,国名兀鲁忽必刺,俗名太子河”。[①e]至明清时期史籍记载太子河名称的就更多了。《契丹国志》成书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说明太子河之名约出现于十二世纪中叶。清代官方对太子河名称来源的说法持有异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銮跸所经,考名正典,指示太子河为国语塔思哈河。塔思哈,虎也。因字音相近,讹为太子”[②e]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白永贞撰修的《辽阳州乡土志》也持此说。清朝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满语塔思哈说”,与前述宋金文献所载太子河之名,前后相差了近六百年,显然是一种杜撰。
浑河与太子河名称在历史上的几经变化,集中地反映了浑太水系在辽东的重要地位及其开发历史的悠久。由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浑河与太子河流域很早就成为东北农业的生产地。可是后来由于辽河上源与辽东山区原始植被的破坏,遂使浑河与太子河水患严重,曾给辽东地区带来重大灾难。“决堤口、漂民户,毁庄稼”,“军民蒙害”[③e]的事件屡有发生。直至解放后对辽河、浑河、太子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是辽河人工改道入双台子河后,使浑河、太子河成为独立水系,才逐步缓和了洪涝之害。
五、白狼水、大凌河及其生态环境的演变 大凌河古称白狼水,是因西汉时大凌河上游的开发与白狼县的设置而得名的。辽朝时,将白狼水改称灵河;金朝又易灵为凌,称为凌河。元朝时又更名为大凌河,并沿用至今。据《元一统志》记载大凌河上游,又曾称为凌水。又据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建州人安思道为兴中州撰《通济桥记》碑谓:“去城之东,和龙山下,有水曰凌江”,可知大凌河在元朝时还有“凌江”这一别称。明朝时,时政府于大凌河下游设大凌河千户所,隶广宁中屯卫。清朝接管明统治权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设立大凌河牧群营,至乾隆初年已成为清代东北三大牧场之一。
据水文资料推断,古代大凌河流域水量充沛、低山丘陵植被覆盖率高,具有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可是,约自辽金时期,大凌河河水深度、流量已开始减少,河两岸水位明显下降,气候干旱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据考察这是因为大凌河流域多为沙质土壤,天然植被对于保护土壤、贮存水份,改善气候具有特殊作用。辽金以来,随着历代统治者对大凌河流域掠夺性垦殖的加剧,遂使这里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伴随着滥伐林木、毁林开荒与超量放牧的进行,大凌河流域的草甸被破坏,低山丘陵的沙质土壤极易流失,岩石也不断引起风蚀沙化。明清以来,大凌河河水再度减少,水位继续下降。目前两岸中小支流甚至已干涸。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失调与恶化,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为了恢复大凌河的生态环境,必须努力改造、封育和恢复大凌河流域的植被。也只有这样,才能脱贫致富,振兴辽西。
综上所述,辽宁的名山大川蕴藏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振兴辽宁经济与文化的客观物质条件。在当前经济建设中,我们应当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护名山大川生态环境,以期取得多种经济效益,为振兴辽宁经济服务。
注释:
①a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78。
②a 《周礼》卷8,第7页。
③a 《尔雅》卷中,《释地》第10页。
④a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⑤a 《隋书》卷7,《礼仪》。
⑥a 《清朝通典》卷44,《奉天通志》卷29-39。
①b 《汉书》卷28,《地理志》。
②b 《辽史》卷60,《食货志》。
③b 《辽史铁州地址考》,《历史研究》1959年8期。
①c 《吕氏春秋》卷13,《有始览》第5页。
②c 《汉书》卷28,《地理志》。
③c 郦道元:《水经注》卷14,第17页。
④c 张楚金:《翰苑》,《辽海丛书》第4集。
⑤c 杜佑:《通典》卷186。
①d ②d 《东北水利述要》,第111-113页。
③d 《山海经》,《海内东经》第61页。
④d 《汉书》卷28,《地理志》。
⑤d 郦道元:《水经注》卷14,第17页。
⑥d 《旧唐书》卷83,《程务挺传》。
⑦d 《元一统志》卷2。
⑧d 《汉书》卷28,《地理志》。
⑨d 《契丹国志》卷19。
⑩d 《辽史》卷38,《地理志》。
①e 《金史》卷24,《地理志》。
②e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59。
③e 《奉天通志》卷46,《光绪朝东华录》卷90。
标签:太子河论文; 中国古代史论文; 历史论文; 汉朝论文; 山海经论文; 水经注论文; 契丹国志论文; 元一统志论文; 千山论文; 辽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