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主持人按语]

县域电网指 110 kV 及以下的配电网,处于电网输电末端,直接面对电力用户。我国县供电企业普遍对通信技术和组网方式选择重视不够,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建设及运营成本偏高,投入与产出不匹配,通信网整体水平落后于电网发展。县域电力通信网的特点见表1所列。

读者看到这篇按语时,应该已是凉爽宜人的十月,而我撰写此文的此刻,却恰逢七月下旬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盛夏。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心静未必能使身体凉却,但确乎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摆脱各种躁狂烦热的搅扰,慢慢凉下来,宁定下来。由静心而凉心,这个过程其实也符合物理学的规律:动则生热,静则不热,身心皆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较于热烈精进的儒家,道家堪称传统文化中“清凉的智慧”。以庄子为例,他一方面盛赞“登假于道”的至人、真人,说他们的肉身“蹈火不热”,“土山焦而不热”抑或“大泽焚而不能热”;另一方面,就内心而言,庄子又批评不善养生的张毅,说他由于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以致“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内热”者,“阴阳之患”也,心理躁狂而失调也。此外,《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不仅肌肤,想必神人们的心也都是凉的吧,否则他们怎么竟然“不食五谷”,跑到高山上踏踏实实待着呢?凉到极处便是冷,老庄皆然。清人胡文英曾说庄子对世道“冷眼看穿”,“眼极冷……故是非不管”,朱熹则语带偏见地指责老子“心都冷冰冰地了,便是杀人也不恤”。现代学者中,李泽厚把老子哲学归结为军事辩证法,其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冷静、不带情感且毫无诗意地进行纯粹的利害计较和筹划,刘小枫则嘲讽传统士人对逍遥的追求是一个由热心到凉心的过程,而逍遥的道家真人和神人实为情怀冷漠、不问世间善恶的局外人甚至石头人。

撇开批评者的种种偏见和误解,事实上,时常隔岸观火、不像儒家那样热烈拥抱现实世界的道家,其思想气质绝不同于佛教的高冷绝俗、申韩的寡恩无情。借冯友兰先生之语,道家的清凉智慧实质上是一种“负的方法”,它所要疗治和消除的是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及基于自我中心主义的对是非真伪、善恶美丑、得失祸福、成败存亡的妄见和偏执。这种心灵减法,其根本工夫就是庄子所说的“吾丧我”。若能“丧我”,何以“内热”?

本期刊发的几篇文章,或从一个思想史片段梳理道家的“无心”之说与道教和禅学的内在关联,或解析庄子“忘知以入道”的知识观,或阐发庄子哲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都从不同角度涉及了道家之清凉智慧的特点。炎夏读之,凉意渐生。

邓联合

2019年7月30日

(邓联合,1969年生,江苏徐州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家哲学研究。)

蜡烛燃烧的时候,空气受热会上升,与上方的冷空气相遇后,冷热空气产生对流,空气流动产生风,带动纸杯开始旋转。

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

华 云 刚

(常州工学院 中文系,江苏 常州 213022)

摘 要: 《庄子》对于知识的态度不像儒家那么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从反思前人知识论的角度来评判知识的。《庄子》批判知识有大小、有界限,知识会对人们造成伤害,而且从哲学上说,知与不知也未必能分得那么清楚。在此基础上,《庄子》认为,对待知识的态度最好是无知,它提倡反智、忘知以复古、忘知以入道。这样,人们才能不受外在的制约,返璞归真,回归本真的自然状态,过着朴素而平凡的生活。《庄子》通过评判前人对知识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观。最终,它用“道”来统一人们的认识,进而将整个社会都纳入道的哲学范畴。

关键词: 《庄子》;知识;忘知;道

在儒家看来,知识是有用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中庸》说“格物致知”,《孟子》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荀子》提倡“劝学”。而《庄子》却对知识产生怀疑,甚至持批判态度,它否定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主张从“道”的层面上来观照知识,得出的结论自然与功利性颇浓的儒家不同。

一、被批判的“知”

其次,若有心变成了机心,则远离道。为了防止机心,连机械之事也不必用。《天地》篇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为了保持本初之心而不愿做机械以灌田,这是汉阴丈人的坚持。“机者,贼心也。忘机、忘非誉、以复朴者,独志也。”保持无知之心,便可以与道统一。因此,《庄子》主张不以机械之事而破坏道之初态。

(一)“知”有大小

“小大之辩”是《逍遥游》的重要论题之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 参见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的《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本文所引用《庄子》均指此版本,不再赘述。 作为画外音,这一句话针对前文中鲲鹏与蜩、学鸠之间的对话而展开的。《庄子》认为,鲲鹏背负青天,且适南冥是“大知”,而翱翔于蓬蒿之间的学鸠是“小知”。境界有大小,“知”也有大小。因为所见识的空间和时间都有限制,所以“小知”不能知道“大知”的乐趣。

庄子与惠施之间的辩论也是如此。《逍遥游》曰:“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对于“不龟手之药”,不同人的使用方式不同。洴澼絖者不过在冬天用它来替人清洗棉絮而已,而客则可以用它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从而成就功名利禄。这也是因为“知”有小大的不同所导致的。“庄子当然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享受着别人不能理解的,同时也是没有发现的另一个世界。小知不了解大知,小年不明白大年,这是《逍遥游》一直在强调的东西。”[1]126

“知”的小大也存在于对比中,《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王夫之认为:“知有小大,而言亦随之。小者非独小也,以大形之二见为小;大者非能大也,临乎小而见。”[2]86同理,《秋水》篇也是如此:“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儿子的落榜使丁香花心情阴郁,但落榜的孩子更需要安慰与呵护。其实成不了参天大树,做一棵碧绿小草,同样能点缀大地享受阳光和雨露。然而丁香花始终纠结着,她倔强地认定,大学是决定儿子命运的唯一因素,它决定儿子一生的荣耀和幸福。面对一个失望而又固执的女人,我一时半会儿竟无法用合适的言语去安慰她。是啊,不能如愿跨进大学校园,对于一个努力但悟性不算很高的孩子来说,的确难为他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这并非能彻底左右他今后的人生。站在丁香花的角度,儿子考上大学是喜事,但眼下落榜,家长是否更应调整一下心境呢?于是我用充满慰藉和鼓励的口吻告诉她,“幸福和快乐会属于您!”

巩俐是一个把电影爱到骨子里的人,进军娱乐圈那么多年,除了演员,别无其他。当有人问起,“从大学一年级拍戏到现在,过了三十几年,唯一没变过的是什么?”巩俐的回答简洁有力:“依然热爱表演,热爱工作,当一个好演员,这是我一生的愿望。”她将自己的全部热情都给了表演,以至于对其他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致,她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没有向其他领域延伸,也没有去做投资人,她的称呼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演员巩俐。

(二)知识有限制

首先,知识受限于生命有尽。人的生命都有一定的时间,或三五十年,或百年。即使穷尽一生,一个人所获取的知识也必然受到限制,何况庄子向来鄙视损生而求知的行为。所以《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其次,知识受限于人。知识中有一部分值得追求的才是“真知”,且“有真人而后又真知”。《大宗师》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一般人掌握知识都是“随其成心而师之”,因此,会导致是非、彼此混乱不堪。只有真人才能把握真正的知识,什么是真人呢?郭沫若认为:“把这种‘道’学会了的人,就是‘有道之士’,也就是‘真人’(真正的人)。”[3]172人想运用知识,就必须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人力去做,明确了“天之为”“人之为”,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安顿内心。所以,真人并不执念去做,并不由心算计,“真人的生活并不是算计的,而是无心的。这是一种顺天也就是顺其自然的生活”[1]94。这样顺其自然,那么知识又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了。所以,《庄子》认为,知识应该顺从人的内心,它从属于人,同时又受限于人。

其三,人的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也有不同。《田子方》中温伯雪子曰:“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在《庄子》看来,礼义是混淆社会、颠倒是非的罪魁祸首,而人之本心本性才是值得重视和珍惜的。当人们过多地集中精力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能会知之甚少。如果所关注的知识是错误的,如惠施之据梧、昭文之鼓琴、师旷之枝策等,知道得越多,就越远离道的境界。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胡麻的地块进行。试验在遮光棚内进行,采用遮光的方法缩短日照时数。遮光棚是钢架结构,长2.8 m,宽1.7 m,高1.7 m。用黑、白两层布做成遮光罩进行遮光,遮光后用照度计(SMART SENSOR的AR813A型)检测棚内透光度为零。播种密度为稀播定植,每个材料每个处理(3次重复)种1行,行长1.5 m,锄开沟,手撒籽,播深2 cm。及时中耕除草、浇水,保证燕麦正常生长发育。

(三)知识有损害

首先,殷商以来,世人都喜欢卜筮之学以定吉凶。在《庄子》看来,能够预测祸福寿夭却未必是好事。《应帝王》云:“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这里面的有两类人直面季咸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本故事的主角列子,一是作为群体的“郑人”。郑人群体并非后世之看客一样沉醉其中,看看热闹,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一见到季咸立刻像躲避瘟疫一样逃跑了,其实他们正是庄子哲学的代言人,安时处顺,一切按照自然之祸福寿夭,也就是顺其自然,不用人为的干涉。与此相反,唯有列子醉心于此,反倒认为其老师壶子的道行不如季咸,这些年都是白学了。经过壶子四次看相,季咸立地而逃,“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庄子》以列子的修行为故事内容,将“求知”而转变为“雕琢复朴”、返璞归真的状态,这正是《庄子》的追求。《列御寇》曰:“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句话成为贾宝玉了悟的重要契机之一,在对比之中,更见巧与知对生命的损害。

其次,世俗的知识反为大盗之资。《胠箧》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庄子》从人们熟知的强盗开始说起,进而引申到圣知之言,指出所有的世俗之知都只不过是为大盗、巨盗做嫁衣裳罢了。虽然故事合情合理,但结局却匪夷所思。从荒谬的结论中,《庄子》反思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世俗之知,不过是让我们在遇到大盗时损失更多,为巨盗之资而已。

《庄子》中有强烈的反智思想,这在文本中多次出现。对于知识的批判,《天道》篇有一个故事不得不提:

第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求知之风一旦兴起,势必引起天下跟风学习,然后诡诈、宵小之辈便乘机而起,引起社会动荡、纷争不绝,甚至导致血雨腥风。《胠箧》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在这里,《庄子》通过捕鸟、捕鱼、捕兽三种劳动出发,进而落到知诈坚白之辩,最后总结天下之乱,罪在好知。《在宥》也说:“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与前面观点一致。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多见的一种心血管危急重症,主要诱发原因是冠状动脉病变造成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组织坏死[1],无论是致残率还是病死率均较高[2]。而在发病早期若能及时、有效的施以急救、护理,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第四,以知行事,或许有生命之虞。《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儵与忽以自己浅薄的知识来揣测浑沌,并最终杀死了浑沌。王博认为:“混沌是没有七窍的,因此也是无知无识的……无七窍,无知识,也就是无心。因此,也就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自己,无所谓别人,整个事件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的分别,恰如其名字所显示的,中央之帝该是混混沌沌的,所以也该是无心而任化的。”[1]140-141陈鼓应也说:“庄子运用高度的艺术手笔,描绘混沌之死以喻‘有为’之政给百姓、给人间带来的灾害,以表达其无治主义的思想,再次唤起人们的思考、鉴别和选择。”[4]265那么人生在世,应该怎么样才能活着呢?王夫之认为:“知者任其知,不知者任其不知,心无与焉,则混沌常存,应物而不死。”[2]149还原事物之本然,然后顺其自然。如果儵与忽明白这个道理,而不以世俗的知识来对待浑沌,一任浑沌无有七窍,那么浑沌就不会死。

(四)知识或未定

其实,《庄子》不仅看到了知识有大小、有限制和有损害的一面,而且还从根本上消解知识的之所以是知识的确定性。在庄子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有用,且是确定的。而庄子却别开生面,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瓦解了知识的存在。

综上可知,在《庄子》看来,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弊端和不足,甚至还会导致盗窃与死亡。成中英也认为:“如果缺乏这种对‘道’的存在宇宙论的理解,认知必定会束缚人的精神、限制人的眼界,因而也就微不足道。”[5]从一种反常识的角度来看,《庄子》反思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知识的异化所带来的烦恼与苦楚,于是借助人们熟知的故事、熟知的道理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让人们能够理性地对待知识。

其次,当知与不知不能确指人们的真实意图与想法,想要真正入道,就得忘掉一切颜色、地位、知识、生死等。《齐物论》啮缺三问而王倪连回三个“吾恶乎知之”,混同万物,以入于太虚之境,从而体道入深。接下来说:“虽然,请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如此混同知与不知,必然导致另一个现象:相对主义。《庄子》从人与不同动物的居所、饮食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出发,质疑一般意义上的“知”;然后通过“辩无胜”的具体事例来论证知识的不确定性。最终得出结论:“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之一。”因此,《庄子》把知识上升到道的层面来看,差异无限缩小,而相同点却不断放大,于是得出了相对主义的结论。庄子敏锐地发现了人对具体事物的认知的相对性,深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难以确定事物的性质与是非界限的困惑。

其三,《庄子》认为,对于知识的追求,应该有一个限制。《庚桑楚》:“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了解到自己的无知,就应该停止探索,不能保持太旺盛的好奇心了,否则就会破坏道,破坏人的自然本性。

首先,所谓的“知”未必就是“知”,在很多情况下,知就是不知,不知何尝不可以为知。《知北游》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成玄英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谁又幽昧之放,隐则深远难知,弅则郁然可见。欲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其义也。”黄帝总结前面三人之言谈,对知、忘与不知进行了自己的评价,这个意见可以等同于《庄子》的观点。“知”是离道最远的,“不知”却是最符合道家思想的。《知北游》中泰清向无穷、无为和无始问道,无穷不知道,无为知道,而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在得到三人的回答之后,泰清仰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这个例子与前文一致。

二、重建《庄子》的知识观

在批判前人知识论的同时,《庄子》不断反思、不断追求到底应该怎么面对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观。

(一)无知

首先,无知不是不知道,而是不以知为知。《在宥》篇“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鸿蒙岂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按照云将所说的去做罢了。云将尽一己之私,虽名曰功在天下群生,然利弊兼有之道岂能独享利而避害?这样的行为必然会损害一部分生灵,所以鸿蒙推以无知。王夫之也认为:云将的要求是“用阴阳之残以为质,而撄太虚之静宁,则功小而过大,利短而害长。兽解、鸟鸣,草木昆虫有受其恩者,即有受其灾者”[2]171

《庄子》对于知识多持批判态度,但被批判的原因则各有不同。

第三,知者不言,言则足以撄人之心。《天道》曰:“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大自然生育万物,岂有言哉?“窃其所言以自贵,而扰万物之情,此儒墨之所以多为多败,而撄人之心也。”美而不言,言则非美。

第四,若知有错,不如无知。《天运》曰:“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东施效颦即典出于此,这个故事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东施知道和学习的都是表面,都是假象,东施的行为生涩而恶心,这样的知识反倒不如无知更加朴实、自然。《山木》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通过美恶之对比,更见自我夸耀、自我标榜、自我宣传的过错。知道自己的美,因而夸耀而自我膨胀,不过是另一种恶。而认识到自己的丑陋,不妨看成是一种美德。《缮性》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与前文相同,这里所说的古人虽然有智慧,但并不用来打破自然之和谐,阴阳之平衡。所以,他们的生活才能如此恬淡朴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场地仅钻孔(CK1、CK3~6、CK9~10、ZK1~3、ZK5~8、ZK11~20) 有揭露,揭露层厚0.50~3.81m,平均厚度1.82m;层顶高程-0.70~2.50m,层顶深度 1.30~4.30m。

(二)反智

关于知识,有句励志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且我们自然也知道这句话出自《庄子》。但如果庄子本人还在世,他一定会大声疾呼:“我没有说过这话!!”为什么呢?因为《养生主》原文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所谓的励志名言竟然是阉割之后的残句短篇。且综合全文来看,《庄子》对于知识的态度绝不是积极追求,努力探索。在文本中,庄子始终强调的是如何保全生命,“曳尾于涂中”。王博也认为:“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但你的心该有一个止境。你该给知识划一个界限,也该认真思考知识和生命的关系。知识是为了生命的,而不是相反。”[1]48于是在知识和智慧面前,《庄子》高举生命的旗帜,呼吁生命至上,知识和智慧只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AB型与O型患者血脂异常较为严重,临床应为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避免斑块破损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汉末魏晋六朝的文人醉心于玄学,放情于山水,山水与园林逐渐结合在一起,文人写意园是这个时期园林的主流。园林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同时还成为园主抒发情怀的场所,追求意趣并且以园林为精神寄托逐渐成为一种模式。所以这个时期的园林对意境美的追求已超过对自然美的欣赏,最终形成了空间意识。而这种空间意识是这个时期园林所呈现的文化特质。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在这个故事里,对话人是轮扁和齐桓公。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一国之君,高高在上;一个是斫轮的老工匠。巨大的身份差异让我们悲欣交集,所悲者轮扁一句话便会引来杀头之罪,值得欣喜的是轮扁从自身经历出发,阐明了所谓知识不过是古人之糟粕,免遭杀头之罪。当然,今天的人们可以提出很多质疑:真理不必拘泥于时代和人物,真理是普遍适应的,操作技术、科学与艺术、文学等知识并不完全相同,等等。但在当时看来,轮扁敢于挑战儒家所谓“为尊者讳”的礼,且直面一方之诸侯时,能从自己的斫轮经验出发,在以榫卯结构为核心的古代中国建筑中,发现知识不如技巧,书籍无用,读书无用。他反对各种人为的政治治理手段,希冀保持人们的天然本性,从这一点来说,自有其特殊的意义(2) 可参考宋智的《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刘苗的《庄子的“反知”与“真知”》,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华云刚的《〈庄子·内篇〉的思维方式与艺术表现》,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其实,《庄子》的逻辑还有一种可能,即“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既然书籍只是一种用语言传递思想的媒介,那么只要知道大意与思想就行,书籍本身是不重要的。这种反智思想《天运》也有阐发:“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庄子》大声疾呼“绝圣弃智”。《在宥》重申《老子》的“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以抵制仁义:“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这种思想在外、杂篇中不断被诠释。当然,“这是一种反文化、反对文明进步、反对知识的思想,是典型的反智主义,从今天的现实来看是不足取的”[6]

其四,知识受限于“道”。《齐物论》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知识的发展,认识的精细,带来的不是人们生活的快乐与富足,而是是非相杂、爱恨交加,最初的自然本性也随之亏损了。陈鼓应认为:“庄子的目的,在于破除小成与小成之间的封闭性,培养广大的开放精神;并图消解小成与小成之间的冲突(相非),培养广大的受容精神。”[4]220所以,《庄子》看待知识的方法就是通过“道”的境界来认识和评价知识。所有背道而驰的知识都不是《庄子》所谓的知识,都是有害的。

(三)去知以复古

《庄子》反对知识并不是随心而为的,它想通过去知来达到复古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书中对返璞归真、回归原始本真生活的向往。无知乃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庄子》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马蹄》曰:“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已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圣人以礼乐之智慧治理天下,打破了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反而混乱天下。反过来看,正可见无知的价值与意义。“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朴与道德同是《庄子》所向往的境界,而工匠与圣人却打破它们,试图重建秩序,这在《庄子》看来,都是一种过错。成玄英疏曰:“既无分别之心,故同乎无知之理。”无知也是一种绝佳的生活方式。

《马蹄》篇所说的至德之世也是如此:“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在《庄子》的笔下,至德之世应该是无知无虑,无欲无求,顺应着野生的大自然,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至德之世的描绘,含有否定权威统治的现状的意义,对于现实政治的酷烈性及文明社会的贪欲与反人性,有强烈的批判意义。”[4]274其实,这种反思正是针对当下战国纷争、父子相杀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庄子》当然不是要重回生产力极端低下、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而是要找回我们曾经朴素的、本真的道心。

(四)忘知才能入道

战国后期,朝不保夕。“今处昏上乱相之间”,“方今之世,仅免刑焉”等都揭示了这一点。在这样的世界中,如果想保有生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追求无用。《人间世》匠石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匠石之“不顾”与栎社树“求无所可用”恰成对比,足见世俗不懂庄子。唯有栎社树亲自现身说法,才能让一部分有灵性之人明白庄子的苦衷。忘知,无知、无用才能入道求生。

忘知以入道需要多个步骤,需要长期的训练。《德充符》曰:“闉跂支离无唇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重视德的时候,难免会忽略形体,反之亦然。“断足的描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寓言……你当然可以像螳螂一样逞一时之勇,舒展一下身体,然后呢?然后归于沉静。于是为了避免螳螂的命运,庄子自觉地选择了残疾。”[1]71忘记形体之不同,而相识于道德之境,这便是庄子所提倡的“道”,即所谓逍遥游。其实,忘形还是最基本的层次,要想入道还有好几个步骤要练习。《大宗师》中,颜回先是忘仁义,其次忘礼乐,最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第一,坐忘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坐忘的境界需要阶段性,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形成。从外在形体,到仁义,再到礼乐文化,最后把所有的聪明与知识都忘记了,从而游于道的境界,达到逍遥游的理想。王博也认为:“忘掉自己的肢体,忘掉自己的聪明,达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摆脱那些强加于人身上的限制,返回到真实的状态,以游于造化之途。”[1]99

忘知以入道,在象罔得珠的故事中也有体现。《天地》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在这个故事里,“玄珠”比喻高深的道,而知、离朱、吃诟分别指心智、视觉和辩论,这三种途径都不是入道的方法,唯有象罔能够找到。“象罔喻无心。自然无为之道,当弃除心机智巧,而于静默无心中领会。”[4]283《知北游》中孔子问道于老聃的故事也是如此,老聃教导孔子说:“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在老子看来,斋戒内心世界,涤清精神世界的杂念,去除知识的固陋,然后就可以入道。

忘知是为了打破环境、固有思维、物质乃至旧知识等对内心的影响,而做到这一步之后便可以“凝神”入道。《达生》中“佝偻承蜩”的故事即是如此。承蜩者从累二丸到累三丸,一点点近于道:“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蹶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达生》篇“呆若木鸡”则运用养斗鸡的方式来阐发如何入道。先是“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向景”“犹疾视而盛气”,又过了十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虽然故事不同,但阐发的道理是一致的。《庄子》认为,用心专一,摈弃知识,抛却杂念与各种限制,就能入道。所以,《大宗师》说真人“其心志”,就是专心一志的意思。“此真知之符也。志者专一,知于所知也。”[2]133只不过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不同的媒介而已。一者借助于承蜩之人,一者借助于驯养斗鸡。经过多次累积训练,破除外界的种种干扰,最终他们都达到入道的境界。

2014年教师节,精社5班黎颖仪同学在送给我的贺卡里写道:“您是一位很尽责的校长,您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去吃饭……食堂里、校门口、教室走廊上经常看见您的身影……您为了我们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的事情四处奔波,为的就是能让我们有个舒适的环境读书、学习。”老师对学生的爱,不需要惊天动地。我常常问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培英的校训是“信、望、爱”,那么它的关键所在又是什么?

总而言之,对于知识,《庄子》有自己的见解,其知识论并不是凭空来说的,《庄子》有自己的哲学追求。书中借助对于知识的批判,来建立一个无知淳朴的世界,从而将这样的世界与“道”相联系。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要想入道,就必须摆脱知识、世俗观念、固有思维等带来的影响与限制。忘知、追求无用,还需要凝神、专一的训练才能成功。当人们进入这种领域,也就接近于“道”的境界了。

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发实施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的功能价值,设计需要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主题学科实践活动,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验等形式开展。

三、小结

庄子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他目睹纷争战乱带来的灾难,也看到当时士人以个人的政治主见干政,朝令夕改,纷纷扰扰,故而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批判,也因此重建了自己的知识论。《庄子》主要批判知识有大小、有界限、可以造成伤害,甚至知识本身有时候也是自相矛盾的。对于知识,《庄子》主要强调无知、反智,想通过忘知而复古,而入道,返璞归真,寻找人类最初之本性,自由自在地生活。

但他自己的思想又该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呢?《天下》曰:“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文风虽然汪洋恣肆、恢诡谲怪,但其思想却是有章可循的。总体来说,《庄子》的知识论是消极的。《大宗师》曰:“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王夫之注曰:“应时生知,不豫立知。”[2]134所以,《庄子》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等。书中所有人物的应对措施都是在这种不得已的状态下形成的,一般来说,《庄子》追求的是“无用之用”。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还得从庄子生活的现实社会开始探究。让他痛苦的社会给了他启发,让他建立自己的知识论,但最后他却打破了所有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哲学讨论。这种诡辩与痛苦,恐怕也是庄子的无奈吧。于是《庄子》追求“真知”,而所谓“真知”其实就是“一种修为功夫所达致的心灵境界,一种解除人生系累桎梏而与道为一的自由之境”[7]。自由的精神该如何获得呢?他摒弃了知识,开始追求养生、养生主,追求道。“让精神与心灵保持一种自由与愉悦的状态,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与最好方法。”[8]也就是在道的视角下来观照知识,以图修复知识、仁义等带来的对本性自然的破坏,然后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成中英.中国哲学中的认知论(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6]胡启勇.先秦老庄“弃智”思想论略[J].船山学刊,2007(2).

[7]李耀南.庄子“知”论析义[J].哲学研究,2011(3).

[8]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存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7).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600(2019)10-0001-06

收稿日期: 2019-07-12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庄子》与儒家思想关系研究”(编号:2018SJA1790)。

作者简介: 华云刚(1988—),男,安徽灵璧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庄桂森】

标签:;  ;  ;  ;  ;  

忘知以入道:论《庄子》的知识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