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论文_郭丽琼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论文_郭丽琼

四川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68

我们都知道,手术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治疗疾病方式,手术室是医院重要构成部分,是实施手术,开展侵入性诊断,及实施抢救的场所,常规手术操作涉及切除病变等方面,具有侵入性,会损伤机体,存在手术风险,另一方面,一些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会有手术失败导致病情恶化的情况,有的会死亡,这样就会引发医疗纠纷。

如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护理贯穿于整个手术当中,

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会对手术顺利程度、手术成效与手术后的康复产生直接影响。

手术室是手术与抢救患者的重地,手术室护理需要各层护士共同协作。常规手术室护理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是无法实现全方位护理。实践结果表明,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有着不少缺陷,极易产生差错与出现护理纠纷。

手术室护理质量会对患者生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医疗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

近些年以来,伴随我国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也不断得到创新。人性化护理、舒适护理、优质护理及整体护理等护理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实践到中,有效推进患者康复,让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进,生活质量也大为提高。

护理服务为重要的手术治疗辅助服务,手术室护理水平会对手术结果、康复效果、病人护理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的核心理念正慢慢转为“以人为本”,恰到好处的沟通交流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理念。一方面提高护士的护理专业技能,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把自身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运用亲情式的人性化沟通交流方式,以稳定病人在围术期的情绪,引领病人积极配合做好手术准备工作与手术治疗,从而提高整个手术室护理水平。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那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措施与成效是怎样的呢?现在一一为大家解答。

人性化护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运用于整个手术当中,以患者作为中心,在进行生理护理服务时,更关注病人的心理护理,既而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服务。手术前,护理人员会向病人介绍手术物品、器械的操作方法,以增进病人对手术的认知度,打消病人的不良情绪;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性,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参加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促进其尽早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人性化护理注重统一监管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护理,术前患者接受检查,给予营养支持,拟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与护理方案,增进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减少手术风险;调控好手术室环境,检查医疗设备,以确保手术成功实施,降低外界因素带给患者机体与心理的影响;术后护理可以较好填补常规护理弊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了解完人性化护理成效,再来说说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

(1)手术前护理

手术前,医务人员前往病房探望患者,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拉近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状况,若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就要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抚,调节患者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细心解答患者疑问;评估患者的认知水平,应用简单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事宜,增进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打消担忧与顾虑,促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

(2)手术中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当安抚患者,让患者放松全身;引导患者保持正确姿势,借助手术垫,维持患者姿势的安全舒适;手术当中,严密观察手术进展情况,调节手术室灯光,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轻柔按摩患者被压迫位置,维持患者向外暴露位置的温度,防止体温过低;若患者意识清楚,应当与患者展开互动,分散患者注意力;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当使用温盐水擦洗掉血迹,帮患者穿好衣服,并盖好被子,尽量动作轻柔地移动患者,并送患者到病房。

(3)手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当多去病房巡视,并开展手术后护理。

①应对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镇痛措施,从而促使患者以良好心态面对疼痛,同时可以播放舒缓、动听的音乐,转移患者的对疼痛的关注度,并引导患者做深呼吸,以尽量放松肌肉;还可以多与患者聊天,或者引导患者看书,以分散患者注意力。

②防止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预防措施与处置手段,比如:对于切口感染,需要叮嘱病房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术后切口状况,定时更换切口敷料,保证无菌操作,并遵医嘱应用对抗感染药物;对于压疮,就要叮嘱病房责任护士给患者使用气垫床,依据患者体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在患者排便后给予清洁;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选择恰当的弹力袜,教会穿弹力袜的方法,定期采用压力泵按压患者的双下肢,叮嘱患者在卧床期间,适度抬高患侧肢体,定时变换姿势,防止长时间维持同一体位。

实施人性化护理时,护理人员除了要确保护理质量外,还需要多观察病人心理状况,主动与病人交流。护理人员应当告知病人手术有关事宜,换位思考,多从患者与家属立场考虑问题,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护理知识及实践,依据病人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较好调节病人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当多鼓励患者,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予康复指导,推动病人尽早恢复健康。

总结一下,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当中,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高,值得在手术护理中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淑荣.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3):83+85.

[2]米岚.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26.

[3]李晓萍.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332+334.

[4]庞小锋,黄桂花.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8):89-92.

论文作者:郭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论文_郭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