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大炮靠边站,网络战士挑大梁——网络作战,使战争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挑大梁论文,靠边站论文,作战论文,网络论文,大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争,是一种流血的暴力行为。打起仗来,摧毁指挥中心、打垮后勤补给线和破坏通信联络等,是敌对双方斗争的焦点。过去,这些任务都是交由炮弹、炸弹和导弹等完成,即以火力决胜。但信息战的发展正在改变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战士就可能要“挑大梁”了。
美国《空军时报》3月13 日披露:美国防部现在大力发展信息战进攻能力(美国三军都在各搞一套),并让航天司令部牵头。今年1 月10日,航天司令部司令理查德·迈尔斯上将(现任参联会副主席)宣布,他们已开始统管信息战进攻,主要是协调各军种的信息技术能力,审查、测试现有和潜在的网络攻击工具,并把它们变成作战武器。该报同时还披露,美国政府2001财年预算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用于“招募、培训和保留联邦(信息技术)专家”。
网络黑客心狠手辣
网络攻击,主要是利用数据来攻击和破坏敌方计算机系统,目的是把敌人变成聋子、瞎子和哑巴,让其听不到信息,看不见敌人,也指挥不了部队。当前,最主要的网络攻击手段,一是黑客,二是计算机病毒。
自从计算机网络普及以来,针对网络的破坏事件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其中,黑客的手法非常高明,对信息系统的威胁也最严重。黑客专指那些利用计算机进行破坏和犯罪活动的捣乱者。他们没有守法意识,随意闯入根本不希望他们进入的计算机网络,偷取机密、更改数据、盗窃钱财甚至使信息系统瘫痪。
早在1995年,美国防大学就培养出16名“第一代网络战士”。美国家安全局还网罗了一批技术高超的黑客,组建信息战“红色小组”,平时在演习中扮作“假想敌”,攻击自己的信息系统,以便发现隐患和弱点,及时加以纠正;战时则可入侵对手的网络系统,窃密、散布假消息、阻塞网络甚至破坏系统。
美国是网络和黑客的发源地,而美军网络也是黑客最“钟爱”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防部网络每年遭黑客攻击高达数十万次,但只有极少数能被发现。
电脑病毒防不胜防
计算机离不开程序,而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但却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其破坏作用和机制如同生物病毒那样令人深恶痛绝。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近2万种计算机病毒。
美国最早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同时也是始作俑者。美军方曾公开悬赏、招募软件专家编写计算机病毒,并试验通过无线方式向敌方信息设备强行注入病毒。美国家安全局也研制过固化病毒芯片,在集成电路芯片中做手脚,预先埋设技术隐患或植入计算机病毒,然后用在出口设备中,一旦需要时,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其激活作乱。据报道,海湾战争中,美国曾在阿曼机场对伊拉克秘密进口的法国打印机实施“掉包计”,换上了病毒芯片,并在空袭发起前夕通过无线电发射指令将其激活,导致伊军防空指挥系统瘫痪。
网络作战开天辟地
武器是战争的工具,任何作战行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武器装备基础上的。闪击战,离不开坦克、飞机、舰艇等机械化兵器;空地一体战,靠高技术武器装备作支撑;天战,离不开卫星和激光武器等;精确战,C4ISR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唱主角。 而网络攻击开创了网络作战的新天地。网络作战,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作战样式,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
一是作战力量的多元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开放性,使得网络作战力量非常广泛,军人和平民、国家、组织甚至个人,都可能介入网络作战,从而使得网络作战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也变得异常复杂。受害者可能都无法判定攻击者是谁、攻击来自何方、攻击目的何在。
二是作战手段的知识性。枪、炮、飞机、坦克、舰艇等传统武器,在网络作战中派不上用场,网络攻击只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这是知识的较量,威力无穷。正如托夫勒所言:“知识的重要性不亚于武器和战术,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要大。”
三是作战空间的广阔性。传统作战离不开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等有形空间,而网络作战是在无形的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只要网络触角所及之处,都可能沦为网络作战的战场。
四是作战时间的连续性。网络作战几乎不受任何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也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是真正的全天候、全时辰作战。同时,网络作战的起始时间很难准确判断,往往是攻击完成后才会被发现。
五是作战过程的突变性。网络作战是知识的竞赛,是一种软对抗,不完全取决于双方物质力量的硬打硬拼。信息在网络中以光速传输,攻击瞬间即可完成,而一旦对网络的攻击取得成功,敌国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一切都将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