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及论文,城市群论文,特征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3-09-06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4)04-0009-08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40402 城市的空间本质特征是聚集,城市群是城市空间聚集的高级阶段。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空间结构由增长极模式到点轴模式,再向网络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本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发展的中心逐渐由单体城市向城市群转变。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越来越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家分工的全新基本地域单元,它既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空间形态,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点[1]。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聚集的高级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涉及城市群概念辨析[2-3]、城市群发展战略[4-5]、城市群协调发展[6]和城市群空间布局[7-8]等。但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群尚缺乏普遍认识和清晰的界定,对城市群没有明确的人口规模标准和空间范围标准[9],同时受数据获取困难等限制,对城市群发育状况及特征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一年份的截面数据,缺乏对城市群发育状况的动态比较研究。在回顾我国城市化空间战略演变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已有城市群界定标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城市群界定的六项标准,并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将全国城市群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三类,并运用“五普”、“六普”及相关分县市统计数据对城市群发育的动态特征进行研究。 一 城市化空间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空间战略历经了以小城镇为主、以城市为主、以城市群为主的发展过程。而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空间战略正是中国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中国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主流认识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1982年颁布的“六五”计划就指出,应“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0]。这是基于当时的中国国情而决定的。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动力不足,从客观上看,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主体。1978年至1995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占全国新增就业的45.1%,乡镇企业新增工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国新增工业总产值的58%,可以说,当时小城镇对全国发展的贡献占据了“半壁江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小城镇过度分散的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和低效率问题日渐突出。加之中国城市改革逐步深化,城市工业化快速推进,乡镇企业面对激烈竞争日渐式微,效益差的企业被淘汰和整合,发展好的企业则进入城市发展;一部分适合于本地发展的产业留在小城镇,部分富有竞争力和聚集效应的小城镇发展为城市,中国城市化进入了以城市为主的时期。在此背景下,1996年颁布的“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对城市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及对国情的把握更为准确,学界及政策制定者充分认识到“聚集”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最本质的空间特性,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不仅表现为单一城市的聚集,更表现为多城市在空间上的有序聚集。中国新型城市化中空间战略的“新”表现为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国土架构。“十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并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12]。“十一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13]。“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4]。 二 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及空间布局 1.城市群界定标准 (1)国外城市群界定标准 早在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就提出了城镇群体(Town Cluster)的概念[15]。不同国家对于城市群的概念理解和称呼不一,类似的概念主要有城市区域(City Region)、城镇密集区(Conurbation)、都市区或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等。其中都市区是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区及与其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邻接区域的总称。目前,都市区已成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地域功能概念。由于西方国家交通方式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通勤得以成为反映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的主要指标,因此通勤率常用作划分都市区的依据(表1)。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n)于1957年提出都市连绵区的五项界定标准:首先,区域内有较密集的城市;其次,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和都市区外围地区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第三,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且联系密切;第四,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第五,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16]。按照这一标准,戈特曼认为世界上有6大城市群,分别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及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2)国内关于城市群界定标准的探讨 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标准。周一星最早提出了都市连绵区的概念[17],随后又提出了都市连绵区空间范围识别的五大标准[18];苗长虹结合我国城市群发育的实际及其向都市连绵区演化的潜力,提出了我国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的六大标准[19];姚士谋等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空间范围的十大识别标准,并认为中国存在6个超大型城市群和7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2];牛凤瑞、宋迎昌等提出了界定都市密集区的六大标准[20];方创琳等则根据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中国城市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地位和国际地位及在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政府主导的国家特色,提出了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的七大标准[21]。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具有边界模糊性和城市辐射范围的阶段性与模糊性等特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入手,可以得出不同的界定标准。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者提出的具体界定标准和选取指标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对于城市群的界定主要围绕城市密集度、经济和人口总量、交通便捷、内外部经济社会联系等几个方面展开。 (3)城市群划分及界定标准 城市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按照城市群的发育程度,从高到低可以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其空间影响范围具有国家意义,包含2个及以上成熟城市群,人口规模通常在5000万人以上。成熟城市群是指以1个或者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综合交通网络为骨架,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起着复合中心地功能的地区,人口规模通常在1500万人以上。潜在城市群是指已具备城市群的雏形,但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联系密切程度尚未达到成熟城市群的要求。 不同发育阶段的城市群在规模总量和发育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城市群界定标准的研究成果,根据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本文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就业规模、流动人口总量、通勤时间、城市数量等6个方面对城市群进行界定(表3)。 2.城市群发育现状 按照上述6方面的界定标准,根据全国城市群发育状况,结合各级政府对城市群的规划情况,2010年我国共形成了24个城市群(表4)。其中达到都市连绵区标准的城市群有4个,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4大城市群2010年创造的GDP均在1万亿元以上,常住人口均在5000万人以上,其中吸收外来常住人口均在1000万人以上。达到成熟城市群标准的城市群有8个,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这8大城市群都发挥着超越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中心功能,2010年创造的GDP均在5000亿元以上,常住人口均在1500-5000万人之间,其中吸收外来常住人口均在300-1000万人之间。达到潜在城市群标准的有12个,它们具有城市群雏形,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挥着城市群的作用,但是发育水平较低,主要有呼包鄂城市群、长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昌九城市群、哈尔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兰州城市群、黔中城市群、乌鲁木齐城市群、银川城市群、环北部湾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 从表4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24个城市群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经济、就业的主要聚集区。从总量上看,24个城市群占全国14.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60.4%的GDP,占常住人口的46.8%、流动人口的68.6%、就业人口的46.6%。从平均量上看,24个城市群的经济密度(GDP总量/面积)和人口密度分别为1723.4万元/平方公里、444.8人/平方公里(同年全国平均值仅为420.1万元/平方公里、139.7人/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值的4.1倍和3.2倍。其中都市连绵区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更是达到了3755.2万元/平方公里和807.6人/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值的8.9倍和5.8倍。 3.城市群空间布局 从城市群空间布局上看,图1反映了由三级城市群组成的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早在20世纪90年中期以前,中国的城市群是一个以沿海三大城市群为主的“弓箭”型的倾斜式城市群架构。鉴于中国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不平衡加剧,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政府相继启动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多元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及西北地区逐步培育出了富有竞争力的城市群,特别是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设立,使成渝城市群快速成长为全国的第四城市群,并与沿海三大城市群一起构成了中国“准菱形”城市群架构的基调,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架构。 图1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三 城市群发育的动态特征 1.全国经济聚集的核心区域,但聚集程度有所下降 从总量上来看,城市群地区是我国经济聚集的核心区域。2000年和2010年,24个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均在60%以上。分类别来看,4个都市连绵区经济总量最大,占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32.6%;8个成熟城市群占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20.2%;12个潜在城市群经济总量较小,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6%。 从动态来看,城市群地区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2000-2010年间城市群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63.6%下降到60.4%,下降了3.2%。经济增量占全国经济增量的比重为59.3%,与2000年时经济总量的比重偏离-4.3%,与2010年时经济总量的比重偏离-1.1%。从增速上来看,在这十年间,城市群地区年均经济增速为14.6%,小于全国15.2%的平均增速。 城市群地区经济聚集程度下降主要与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城市群地区特别是都市连绵区中的城市大部分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逐渐由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而城市群以外的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根据国际经验,随着城市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经济发展逐渐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2.新增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聚集程度不断增强 城市群地区是我国新增人口的核心聚集区域。从人口总量上来看,城市群地区总人口由2000年的5360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2818万人,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2.3%增加到2010年的46.8%,增加了4.5%,但仍不足全国人口的一半。从人口增量上来看,城市群地区新增人口相当于全国新增人口的125.5%,十年间城市群地区人口增加了9218万人,而同期全国总人口仅增加7348万人。从增速上来看,十年间城市群地区人口增长了17.2%,远高于全国5.8%的平均增速。 从城市群内部看,都市连绵区城市人口增长最快,十年间人口增长了29.4%,占全国新增人口的87.2%,也即4大都市连绵区以3.6%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人口增量接近90%的份额;其次为成熟城市群,集中了全国新增人口的22.6%;潜在城市群占全国人口增量的比重最低,仅为15.6%。值得注意的是,潜在城市群虽然人口总量较小,但其人口增长速度却高于成熟城市群。 3.对流动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吸纳能力与城市群级别成正比 运用“六普”流动人口数据,通过将各省市人口净流入净流出情况与人均GDP相对照,可以发现,人口净流入、净流出情况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多为人口净流入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城市群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程度更高,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从而形成了对周边非城市群地区人口的巨大吸引力。2000-2010年,城市群地区吸纳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基本保持在68%以上且有所上升,亦即这一地区始终是吸纳流动人口的主要地区。 从城市群内部结构来看,其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与城市群级别成正比。具体表现为,都市连绵区吸纳流动人口能力最强,其次是城市成熟群,潜在城市群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最弱。都市连绵区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十年间吸纳的流动人口由2000年的536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0473万人,增加了5104万人,占全国流动人口增量的43.8%,增速达到95.1%,高于全国80.7%的增长速度。成熟城市群和潜在城市群吸引的流动人口总量也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尤其是潜在城市群流动人口增速较慢。 4.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群,都市连绵区和潜在城市群增长较快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发展和新增就业的主要空间载体,是承载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通过对2000-2010年城市群就业人口变化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增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地区。虽然城市群地区就业人口比重不足全国的50%,但十年间新增就业人口高于全国新增就业人口的总量。从增速来看,十年间城市群地区就业人口的增速达到16.4%,而同期的全国就业人口增速仅为7.0%。 从城市群内部来看,都市连绵区和潜在城市群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分别达到了24%和19.1%,远高于全国同期增速。都市连绵区就业人口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而潜在城市群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则主要是由于其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岗位快速增加。由于成熟城市群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过程中,就业扩张相对较慢。 四 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24个城市群,构成了“4+8+12”的城市群层级结构,其中含4个都市连绵区、8个成熟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从空间分布上看,上述24个城市群一起构成了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 城市群地区是我国经济聚集的核心区域,但其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城市群地区特别是都市连绵区和成熟城市群已逐渐由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转向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与城市群经济聚集程度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群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2000-2010年,城市群新增常住人口相当于全国新增常住人口的125.5%,新增就业相当于全国新增就业的100.6%。这意味着城市群已经成为全国人口和就业的核心聚集区,而在城市群以外的地区,人口和就业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2.6%,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开始进入了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中国城镇化规划,到2030年,城市化水平可望达到70%,也就是说,今后十几年还将有接近3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而其中的大部分都将进入城市群。因此,未来中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对推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中国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城市群的人口和就业聚集功能进一步增强,要促进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多角度入手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群发展战略。首先,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走“营造发展环境—扩大就业—农村人口城市化—就业人员及其家属市民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的道路;其次,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城市群土地盲目扩张、流动人口边缘化、城乡矛盾刚性化的趋势;第三,必须坚决杜绝少数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经济增长侵害农民利益、滥用违法暴力手段维护政府利益的做法,避免引发公众对抗情绪;最后,必须转变政府治理理念与方式,建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标签:小城镇论文; 流动人口论文; 经济总量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世界六大城市群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