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秋霞

李秋霞

(新郑市人民医院内五科 河南 郑州 45115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滋阴补肾活血中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且联合西药能产生协同和增益作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当在临床上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98-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同时,由于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也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根据有关报道,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1%,糖尿病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健康问题[1]。为此,我院选取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探讨老年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大于等于60岁;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指标;排除标准:合并身体器质性病变或者严重感染;不能规定用药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61~85岁,平均(72.3±6.1)岁。病程2~9年,平均为(5.4±1.6)年。我院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在统计学上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饮食和运动控制疗法。对照组维持原先磺脲类降糖药物(统一药物)的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滋阴补肾活血中药,进行统一的煎煮、发放,并考虑患者的依从性,药方:生地30g,山药、黄芪、当归、桑白皮、桑叶各20g,成水煎剂并分装成2小袋,每袋200ml。患者每次1袋,每天2次,餐前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都为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方法为高压液相微柱法来测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1]

在治疗效果上,显效:患者治疗后FBG低于7.28mmol/L或者降低程度超过30%,P2BG低于8.4mmol/L或者降低程度超过30%,HbAlc在4%~8%;有效:患者FBG低于7.34mmol/L,P2BG在8.46~10.08 mmol/L,HbAlc在8%~10%;无效:FBG和P2BG下降在10%以内,HbAlc大于1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BG、P2BG、HbAlc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FBG、P2BG、HbAlc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2BG、HbAlc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要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此外,两组没有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和低血糖反应。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内科难治疾病之一,单纯应用西医或者中医治疗都存在局限性。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就中医理论,糖尿病归为消渴病的范畴,肾阴虚是本,并出现血虚、气虚以及气滞血瘀等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肾阴虚,对此,除了给予患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治疗,本次研究还同时加服滋阴补肾活血的中药。在该药方中,生地能补益肝肾,滋阴生津;黄芪则可以益气升阳;上药、当归发挥着益气活血和补益肝肾的作用,而桑白皮和桑叶则可以避免当归温燥伤阴。该药方能降低血糖并且增强患者身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此外,磺脲类降糖药虽然能降低患者血糖,但是无法防止胰岛素B细胞受到损伤。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2BG、HbAlc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要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本次研究不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也充分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老年糖尿病上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不仅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能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并且联合西药能产生协同和增益作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当在临床上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高静,高鑫.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8(7):49-50.

[2]陆建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57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8(3):192-193.

论文作者:李秋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秋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