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冠心病患者时使用不同途径行介入治疗后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将两组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成功率的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不同途径;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48-02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供求不平衡,导致心肌出现了缺血性损害[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对老年人群的健康造成了进一步的威胁[2]。在本次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了不同途径行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42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7.1)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在43岁~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7.2)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取平卧位,在患者的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下方大约1.2cm处行穿刺,成功后插入6F动脉鞘管,之后将200μg硝酸甘油注入鞘管当中。手术完成后6小时拔除动脉鞘管,并行压迫止血。
观察组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取平卧位,在患者桡骨头上大约2.5cm处行穿刺,成功过后插入6F动脉鞘管,之后将200μg硝酸甘油注入鞘管当中。手术完成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并行压迫止血。
1.3 评价指标
将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手术成功判断标准:患者需要处理的血管残余的狭窄程度<20%,靶血管远端无并发症出现[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而且随着病情的反复以及病程的延长,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并降低其生存质量。目前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临床治疗当中的主要干预方式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了桡动脉介入治疗,相较于接受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桡动脉附近不存在的神经血管,因此穿刺后基本不会造成血管或神经损伤,同时还具备穿刺部位浅、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等多个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经桡动脉途径,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从而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出现压疮、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风险,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4]。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成功率的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婉,屈朝法.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74-76.
[2]胡少东,郝恒剑,徐东,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1):1617-1619.
[3]秦菘.经股动脉、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6(21):162-163.
[4]徐慧敏.老年冠心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3(33):56-57.
论文作者:曹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冠心病论文; 桡动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