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探索多种学科教学模式_主体性论文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探索多种学科教学模式_主体性论文

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 探索主体教学的多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多种论文,意识论文,模式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教育思想是教育这个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既受教育规律的制约,又与一定时代背景和人们的个体教育有关。如今,我们以铿锵有力地脚步、坚定的信念、充满着各种希冀已走进了新时代。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21世纪?在新的世纪中,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强国理想的追求,我国教育应建立起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这不仅是教育界,而应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去探究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的每次变革,都会要求并实际引起教育的相应变革,这种变革的集中表现是,出现并形成变革之前未曾有过的发展教育的新视野与新模式。如:

“17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及变革特点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关系、哲学思想及争取民族独立等领域开展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形成与发展。而这一时期发展教育的新视野与新模式是: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里或乡下,都要接受普及六年初等教育,并且实行班级授课教育。”

“20世纪初叶,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及变革特点是: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而这一时期发展教育的新视野与新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教育,重视系统知识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与教师主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及变革特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而这一时期发展教育的新视野与新模式是: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公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各个历史时期新的教育视野与育人的模式的产生,不是单纯的教育内部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要求的产物。正如马克思讲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场新的革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等,而人的建设则是其中一项基础工程。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人来建设、运作和发挥作用的。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须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人的变化包括很多内容和方面,而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核心问题就是解决生产力,解放个人,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培植人的主体性,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较为缺乏的。例如: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人伦道统制,把人牢牢地系在了血缘纽带之中,扼杀了人的个性;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又使人屈从于自然的支配,造成国民缺乏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性;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少数人拍案决策、多数人服从照办的体制,使人们养成了一切行动听从指令,造成个人缺乏主体性,发挥不出创造才能,记得那时流行的一句话是: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并成为经济运营的主体。这无疑对个人的文化素养、工作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和个性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着。现代生产改变了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当然对教育也提出了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更新培养人才的目标,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素质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不会成为一句空话。21世纪是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依赖于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和资本的工业经济不同,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目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我们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全球社会所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就是人类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工业、农业和科技技术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主要要求就是人的主体精神与能力。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江泽民主席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感到,主体意识与能力是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基础,创新精神与能力是主体意识与能力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主体创新精神与能力,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主要要求。可见,基础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应该指出,培养人是教育促进发展的唯一途径。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无论怎样大,教育都不可能对社会直接发生作用,而必须也只能通过培养出来的人这个中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人这个中介表现出来的。因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实质上是社会对人的需求,是被意识到的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求。因此,社会对教育的制约要落实到培养人上面来。而从我国现实的教育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对社会服从,而不是人对社会的能动作用;是作为社会客体而存在的人,而不是作为社会主体而存在的人。过去习惯于只考虑什么样的人适合社会的需要,现在则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才适合人的发展的需要;过去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制定教育目标,来加工塑造人,现在则要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设计改造人。这就势必要对现有的教育进行改造,使教育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并以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危机已迫使人们逐渐将注意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来了。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已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思想改革的重要标志。更多的人日益认识到,教育应以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基本宗旨。

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甚至无视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主体地位,造成教育的片面发展。

——重传授而不重探索。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人们更多地把知识的教育当作教育的全部,照本宣科,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往往很少告诉学生书本以外的世界,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大量的作业、辅导课以及各种各样的考试,占据了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并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很少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有充分的精力去接触体验大自然,去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无可否认,能力的培养需要知识做基础,但有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知识和能力不是同一概念,“能力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把握客体的力量。一个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知识,它依赖于其他多种因素,是主体多方面的综合。”

——重统一而不重多样。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有时教师常以批评、训斥、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师生关系不平等;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法上强求一律,忽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造成教育单调、僵化。有人调侃:我们一本书、一本大纲、一个教法、一种手段、一张试卷、一个标准答案的教育是“一个一”工程。

上述现象还可以列举诸多。这些现象与现代教育是相背离的。我们非常清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于此。教育应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作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无论外界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多么高、多么新、多么强烈,教育的发展都得服从自身的规律。否则,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所谓教育的基本规律,实质上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培育的规律。是教育者有目的的引导受教育者掌握人类的基本知识,经过领悟与运用,内化与外化,促进个体社会化,主体性提高,成为社会发展的后继者,实现人类文明对个体的传递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在前面我们谈到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清晰可见,教育是处于一种中介转化的地位,它通过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在此基础上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可见,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培养就无教育规律可言。

我们已告别了昨天,我们要为新世纪呐喊。弘扬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以不是中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的一家之言,这是本世纪末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这一共同的趋势,源于现代国际上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全球整体性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我们要借这依稀可见的曙光,用理性来把握今天和未来的教育,正确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主体。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价值就在于它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把人类全部历史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内化于新生的个性使之社会化。教育的根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的人去适应社会的,而培养主体性强的人又是它主动适应社会的根本所在。主体性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自由的人。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来。

主体性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的主体性。就是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品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作用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所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与主体精神严重忽视甚至排斥的倾向。

——在教学价值观上,只注重教学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的价值,而忽视教学在形成一个人完美的内在性格和高尚的精神世界方面的价值。

——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把学生造就成统一的标准件。

——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个性发展。教学任务观的核心是“唯书”“唯知”。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独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一根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黑板的右下角,枯燥无味。

——在教学评价上,衡量学生能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是考试分数,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统一时间……。

上述种种现象,使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从根本上否认了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选择性、自由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主体地位是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确立起来的,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教学这一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是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充分觉醒,主体精神世界和意志充分拓展,主体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主体潜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是学生主体性生成发展的载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所提供的适宜于主体发展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因此,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确立要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中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评价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使之在愉悦的宽松的范围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学生给了我这样一份材料:

——有人估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位,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年多年的总和,预计2003年人类知识比1999年要增加一倍;到2010年,很多方面的知识将出现爆炸性的突出和发展;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9年增加3~4倍;到2050年时人们所运用的科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99%的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推断,在人类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21世纪30~50年代,全世界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说,2030~2050年的发展情形,相当于工业经济1870~1910年的形势,谁要落后,谁就要陷入被动、受制以至平庸的状态。

——2000年7月1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排名比前一年度下降了2位,列第31位。我国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的第13位下滑到第25位后,2000年又滑落到第28位。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较低,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2000年8月23日,中国北京世界计算机大会透露,当前,中国大陆同发达国家在微电子行业的技术差距是一到二代,大约落后两到三年,按照现有的发展规模,10年之内,不要说赶超发达国家,就是保持现有发展状况和格局,而不被进一步拉大这一差距就相当不容易了。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迅速并持续地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科技竞争力,就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充分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而教育真正发挥其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的涌现,就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科学发展到今天,各学科、各领域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越发突出。这就昭示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与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诱导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学习和思索并重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让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它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努力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学生,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那么,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感觉,主体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因此,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进行主体性教育的目的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其主体性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力量自觉性就越大,从而也就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自己。而且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责任也很重视,往往对自身提出较高的要求。

(2)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增强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学生越会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学生的主体能力越低,它在自身主体性发展上就越低。主体能力的发展,体现着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

(3)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物质、理性能力,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精神领域。主体性教育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使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不全面。为此,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等非理性因素。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也逐步培养出独立完美的人格。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那些反映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概括如下:

(1)要注重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结合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生理—心理—文化结构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是某个方面或部分的局部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个性缺乏应有的尊重,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质疑问难,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学而不思”。主体性教育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参与力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简而言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主体性教育在强调运用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2)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起主体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要想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即将知识,品德加到儿童身上,任何怎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无数次活动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3)主体性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社会

开放型的社会需要开放型的人才,而开放型的人才则需要有开放型教育来培养。传统教育的封闭使学生与社会绝缘,自我封闭,必然使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面对变化万千的现代社会束手无策。实行主体性教育,学校教育系统要与整个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开阔的社会,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过程,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时间。学校教育内部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开放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建构开放的教育体系选择和运用开放式教育方法等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临近,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感传统的工业经济所形成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1世纪的人们怎样才能把握更多、更好的知识,或者说更多、更有效地掌握信息呢?“探究性学习”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条比较好的教学思路。“探究性学习”也有人称为“研究性学习”,它的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倡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广渠门中学在不同的学科对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语文教学中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构想与实施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力图摆脱那种机械的接受式学习,鼓励学生自己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在独立的探究性学习中形成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我发现、健康的良性学习机制。它试图改革传统的文章学的阅读教学模式,改变对文章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练习答案等一一进行“生理解剖”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理解性教学,以及把学生的阅读活动仅仅做为“仓储式”的简单积累手段。研究性阅读是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教学中,是不以对所阅读的文本的理解为主要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文本进行研究性的阅读,培养学生把握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重新组合以及发现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养成勤奋刻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人格。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做到:变情感的疏离为怀古的亲近,变情感的喜欢为理性的参与,变浅近的理解为深入的研究,变雷同式的分析为独立的思考,变大众化的统一为富有创造性的发展。

研究性阅读教学实行课内共同研究与课外专题研究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组合模式。

课内的“问题研究”,从问题的形态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封闭型问题,这种问题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筛选、把握得是否准确。另一类是开放型问题,这种问题的特点是大跨度、大范围、大空间的不加限制或少加限制的问题,它的思考形式是多样的,如发现式思考、比较式思考、迁移式思考、总结式思考、对比式思考、创造性思考等,侧重于对学生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课外“专题研究”采取了三个步骤:

第一,以每个学生为单位的尝试性研究,让学生对研究性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与感受。第二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研究,让学生在这种协作式的、互动性的研究性学习中,增强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信息的自理能力。第三是以学生为个体的创造性研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来看,这几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兴趣,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励了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改变了原有教学的面貌,使各科教学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完成了由知识的掌握、传授向知识的运用与发现的过渡。

标签:;  ;  ;  ;  ;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探索多种学科教学模式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