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中医医院护理部 湖南郴州 424100)
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运用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运用护理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运用物理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肌电位和肌力。结果 A组总有效率72.5%低于B组的97.5%,组间对比,p<0.05;组间治疗后的肌电位、肌力对比,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运用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疗效明显,其肌电位与肌力也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物理疗法;护理治疗
临床妇科常见疾病类型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发病率极高的一种,该病主要由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构成,并且患者的年龄、妊娠分娩等则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临床治疗护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时,生物反馈治疗则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该疗法经神经肌肉刺激仪协助患者开展盆底肌肉收缩与自主性抑制膀胱逼尿肌训练,同时还能协助患者开展盆底肌肉训练,产生条件反射[1]。本文作者对4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运用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经妇科临床确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0.16±1.47)岁;病程0.2-1年,平均病程(0.52±0.06)年;按疾病类型分:压力性尿失禁16例(40.00%),盆腔器官脱垂24例(60.00%)。B组40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18±1.44)岁;病程0.1-1年,平均病程(0.51±0.07)年;按疾病类型分:压力性尿失禁17例(42.50%),盆腔器官脱垂23例(57.50%)。组间一般资料做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运用护理治疗:主要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
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运用物理疗法,具体如下:给予患者电刺激治疗,电刺激频率通常从50Hz到80Hz,电刺激时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不疼痛或者盆底肌肉产生跳动感而没有疼痛为适宜,电刺激能够将患者深层及浅层肌肉收缩本体感觉唤醒。此外,护士还需要训练患者掌握Ⅰ类肌纤维收缩,并且将会阴及腹部的收缩区分,从而帮助患者对不良盆底肌肉收缩进行控制及纠正;护士还需要适当增强电刺激在会阴肌肉的质量与数量,并训练患者的会阴肌肉控制功能。护士应该协助患者掌握Ⅱ类肌纤维收缩,使其Ⅱ类肌纤维肌力得到锻炼。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按照模块进行训练,促使患者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得到提升。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肌电位与肌力。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退去,评价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评价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评价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取百分率(%)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妇科疾病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盆腔支持系统结构产生缺陷或者退化现象,患者的生殖系统遭受损伤以及功能障碍而诱发[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其中盆腔器官则包括子宫、阴道前壁与后壁,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3]。
最近几年,随着盆底物理康复技术越来越先进,像电刺激治疗、底肌训练、生物反馈及其他行为技术等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4]。盆底电生理特性改变为盆底组织损伤早期阶段。盆底电生理特性改变能够经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检测,盆底电生理检查可以及时察觉盆底组织损伤现象。基于盆底电生理的盆底康复治疗能够对盆底组织损伤起到修复及改变作用,而给予盆底电生理治疗能够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生与发展起到防治作用[5]。本文使用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能够促使损伤肌肉修复及神经细胞恢复速度得到加快,同时对神经肌肉反射起到改善作用,增加疼痛阈,肌肉紧张性得到放松,组织营养、尿道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进一步被改善,血液与淋巴两者的循环也得到促进,进而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保障[6]。本研究结果中,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电位、肌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显示了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应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由上可知,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应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对患者的肌电位与肌力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熊永红,郭梅香,朱红艳,孔香兰.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4(26):93-94+99.
[2]尤洁芳,钟慧卿.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2,36(12):3368-3369.
[3]丛丰辉.围手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07(14):235-230.
[4]刘晓静,单雪,宋新玲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盆底重建术应用的价值及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5(13):341-342.
[5]梁娇,黄培兴.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针灸会阴穴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8(26):125-126.
[6]孙智晶.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10(6):420-427.
论文作者:曹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性疾病论文; 物理疗法论文; 女性论文; 肌肉论文; 肌纤维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