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滨区第二医院 陕西安康 725021)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96-02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是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儿童[1]。手足口病患者大部分都是突然发病,第一个临床症状表现就是发高烧,体温可达到38℃以上,与此同时还伴有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患儿的体温越高,病情就越严重,病程延续时间就越长。在此期间患儿的唇内、口腔黏膜会出现疱疹,当其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导致患儿发生不吃饭、流口水、哭闹、烦躁等表现。在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很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所以临床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循证护理对此病症的影响,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2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1~7.5岁,平均年龄(3.7±1.4)岁;体重7.8~29.9kg,平均体重(20.1±0.5)kg。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4.1±1.9)岁;体重7.7~30.0kg,平均体重(21.9±1.1)kg。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1)循证问题: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就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难点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出院之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及家庭普及问题、远期护理、饮食护理、皮疹护理、神经系统护理、患儿口腔内的多途径护理问题等等[2];(2)循证支持: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并将实际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以此来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远期护理,手足口病在患儿出院之后也不是完全不会复发的,所以有必要进行远期的护理指导;其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制定营养丰富、有助于体能恢复的饮食方案,促进其免疫力的快速恢复;其三,神经系统症状的护理:当患儿病情比较严重时就会引起其神经系统的各种危险症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儿的生命体征尽快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其四,临床表现:口腔内的皮疹是患儿发病期间主要的临床表现,所以护理人员必须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减轻其痛苦;(3)循证观察:查阅相关文献并应用计算机检索,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以此获取循证支持,并分析相关资料和调查数据,保证其临床实用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4)循证运用:皮疹护理:护理人员要叮嘱患儿家属防止其抓挠皮疹,当其体温在38.5℃以下时应以物理降温为主;神经系统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隔2~4小时就要对患儿的血压、呼吸、心率以及体温等进行测量,如果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向医生报告;口腔多途径护理:在患儿餐前、餐后,护理人员均要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口腔进行清理,还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和表2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且住院费用更少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患儿更低,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的基本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以及传染性强,短期内可以造成大流行[4]。循证护理模式指的是针对某种疾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临床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所制定出的护理服务干预方案,以此为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使用循证护理的实验组患儿其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住院费用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有效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患儿的一般护理方法更具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龚则娥.舒适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2):93-94.
[2]何丽琴,方琴,袁庆.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6(18):2521-2522.
[3]高秀霞.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15(14):262-263.
[4]覃芳华,朱丽辉,游美英,等.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8,34(12):1525-1526,1534.
[5]李妮.小儿手足口病的不同护理方法及其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1(17):187-188.
论文作者:陈素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手足论文; 患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