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眼科 8311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根据实验标准抽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单双数随机抽选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均纳入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滤过术、青光眼阀植入术、视网膜光凝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状况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少,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状况,使患者的眼功能恢复正常,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案;康复效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现代眼科的一种常见难治性青光眼,这种病症是一种眼底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为出发疾病,这种病症也可发生于眼内肿瘤、眼内炎症以及视网膜脱离修复术以后[1]。这种病症在发病后患者的眼部状况会受到影响,均会导致患者虹膜出现新生血管,进而引起患者眼压升高[2]。现代临床研究中发现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会导致患者眼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生过度表达,进而引起患者虹膜表面以及前房角出现新生血管生长的状况,这会导致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和剧烈疼痛的症状。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能够有助于消退,患者虹膜新生血管使患者的房角功能暂时得到恢复[3]。本文中,探究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安全性,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根据实验标准抽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单双数随机抽选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均纳入39例患者。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比例包括(男:女=19:20),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52~71岁间,患者平均年龄数据为(63.1±5.4)岁,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比例包括(男:女=21:18),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52~73岁间,患者平均年龄数据为(61.9±6.1)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诊断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个体状况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睫状体光凝方案进行治疗,激光能量设置为1500~2000mW,脉冲时间设置为2~3s。光明范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和眼压数值进行控制,其持续时间应当为两秒,若爆破声未出现可适当延长持续时间,但总体来说其持续时间不可超过三秒。
实验组患者在开展睫状体光凝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雷珠单抗眼内注射,用药剂量为0.05ml,在注射后三天对患者进行睫状体光凝治疗。
1.3 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视力功能恢复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疼痛感以及眼压和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视力功能有所改善,未见其他并发症或复发状况;无效:治疗完成后,其视力功能未见改善,症状显著。
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眼部干涩、眼部疼痛、眼压增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并采用统计学软SPSS19.0对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与以T值进行检验,其实验结果中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状况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同时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少,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于患者视网膜以及眼前段出现缺氧,进而引起患者的虹膜和房角小梁网纤维血管膜形成引起患者的周边虹膜和小梁网出现粘连,阻碍了房水流出患者的眼内压升高,会引起患者眼压不能控制,进而引起患者患眼疼痛甚至会导致患者视力完全丧失。就目前来说,在进行传统治疗是主要选择激光治疗方案对睫状体进行破坏,这样能够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房水分泌,以达到降眼压和缓解眼痛的效果[4]。
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抗VEGF药物在眼科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上对VEGF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代临床研究发现[5],当患者的眼部缺血性疾病发生后,除了视网膜会释放VEGF以外,睫状体无色素上皮也是VEGF重要的合成和分泌部位。而VEGF的大量释放会致使患者视网膜以及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形成。VEGF药物不仅能够使患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消退,能够作用于虹膜的新生血管中对于患者的眼压降低和视力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6]。所以抗VEGF治疗方案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期治疗手段,随后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其他手术以及药物方案来降低患者眼压缓解患者症状,以保护患者的残存视力。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状况,使患者的眼功能恢复正常,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飞.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106-108.
[2]谢瞻,孙红,陈雪,杜牧龙.抗VEGF治疗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06):530-533.
[3]党峰涛.抗VEGF药物与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2):105-107.
[4]汤畴旺,张采华,曾敦征,郑上椿.抗VEGF药物联合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价值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67-169.
[5]刘琳琳,王辉,蒋贻平,唐爱东,钟菲.联合抗VEGF药物的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8,38(11):1066-1069.
[6]沈轶.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联合巩膜外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27(02):151-152.
论文作者:李海燕 初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患者论文; 血管性论文; 青光眼论文; 新生论文; 眼压论文; 血管论文; 内皮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