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雪映

广西梧州华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54300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与技术的稳步发展,建筑市场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作为建筑工程单位,行业竞争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竞争优势,建筑工程单位通过必要的手段来提高自己施工的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成本的控制,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全面的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中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现行的监督机构不能很好的进行有效的监督,存在职责不明,监督不力的现象。建筑施工企业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贿赂有关人员,以不正当方式获得竞标,在施工中操作环节不符合施工规范,在成本核算、造价管理方面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违规操作,造成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现象。监理单位监督时,很多监理程序形同虚设,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等关系不清。在施工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设计变更不及时,缺乏对监理单位的约束机制等。由于缺乏这些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扩大,增加了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

1.2 投资决策阶段中产生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往往只是控制投资额的整体预算,认为只要控制各项成本的应用最大量就可以有效的进行造价的控制,认为造价控制主要应该是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完成。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表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最为关键的阶段。在项目前期建设单位基于成本和社会经济走向的考虑,盲目的来缩短建设周期,对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等缺乏全面的考虑,这就会造成前期预估不准,偏差过大。在项目缺乏综合考虑的状况下,就会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标准。环境因素考量欠佳,会影响到以后投资的回报率。

1.3 工程设计阶段产生的问题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会因为没有施工现场的经验,只根据设计经验,导致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有时候会偏重技术创造性、技术的安全性,在造价成本上考虑甚少,一方面会加大施工的难度,造成设计方案的施工难度加大,影响工期,还会导致设计变更等;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造成分项工程单价过高、工人成本提高等,加大了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设计单位提供候选方案时,对工程造价的文件描述上不够详细,造成决策人员对方案进行比选时,只看重了技术难度、建设后期效果,而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资金、造价控制等方面了解过少,导致在后期因为建设问题,产生成本超支的现象。

设计阶段中限额设计不能充分的得到体现,对分部分项工程不能合理的划分,会加大造价管理的难度。设计中各个方向的设计人员在独自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造价人员会对总价进行控制,但是总体控制会因施工中某一分项的变动产生较大变化,在设计划分中,分解项目不对或者数量过少、指标的高低等都会影响到对总体投资目标的实现。

1.4 工程实施阶段产生的问题

因为在现场实施阶段,影响因素众多,周期长,环境影响大,工程实施阶段是造价控制最难控制的一环。在此阶段中,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变动因素多。施工人员的不合理操作会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严重失误还会导致返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工序、作业安排上管理不当、施工图纸解读不彻底等,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造价;监督人员不能及时就隐蔽工程、施工变更等与有关方沟通交涉,不能尽职尽责的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工期、造价等进行监督,都会无形之中增加项目支出,提高成本,对工程造价管理增加困难。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同样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施工企业中存在项目经理私下与材料供应地达成交易,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或增加材料单价,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成本,在施工前期不及时了解当地的材料价格;或及时解决材料运输问题,会迫使施工单位加大投入。

2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规范招投标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如果不加强制度改革和监督,会造成造价管理困难。招投标制度的改革,首先需要完善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制定具体实施的细则,例如无标底招投标的操作细则等。基于四化原则,调整招投标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机构,规范招投标程序,增加经济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辅助监督系统,并且改善具体的操作方法。监理单位在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同时,各单位需要成立内部的监管小组,来进行自我监督管理。监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建设单位,并就造价超出成本等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问题调查和调整。各单位的自检小组需要分工明确,不能空设职位,在设计图纸和工程造价方面及时审核,并跟踪设计变更的具体过程,防止工程造价因设计变更超出限额。

2.2 创新造价管理理念

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表明,创新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建造质量,缩短项目工期。在造价管理中应用创新型理念,同样可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造价控制的准确性。

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阶段,选用信息化控制,就某一项工程制定专门的造价控制系统,包括从招投标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甚至于之后的应用管理方面,当项目进行到某一阶段时,造价工程师都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造价的实际控制和复核,而且有利于各部门相互监督。在项目后期增加资金审核模块,避免因项目结束时,只注重质量而忽视资金成本的现象。通过增加的资金决算小组对项目中产生成本超支的现象或者资金闲置状况进行追查,严防企业对资金的滥用。同时,采取信用登记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造成造价管理不善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制度,为以后的工程建设人选提供指导意义。

2.3 三阶段对策方法

由上述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制定每个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其具体对策如表1所示。

表1 三阶段造价控制对策方法

3 结束语

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还有利于为项目投资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针对自身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进行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景建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81+190.

[2]张志平.土建施工现场动态即时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3):69-70.

[3]崔武文,孙维丰.土木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4]宋彬.设计变更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费用影响及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

论文作者:陈雪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雪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