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室内钢结构加层设计分析论文_王龙伟

建筑工程室内钢结构加层设计分析论文_王龙伟

江苏联方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我国的建筑工业发展步伐较快,多种新型模式都被用于更好的完善建筑业的工程。加层机构的两种形式是钢框架与混凝土的框架,这两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室内设计。文中说明了施工时混凝土建筑室内加层的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加层结构体系的优点与缺点,然后论述了建筑室内加层钢结的设计,并给出了合理的内部层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意见。高层建筑工程钢结构的加层施工对整体建筑行业有着拓展性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室内钢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的实质意义就是为了使用户体验到更为舒适的生活,因此,在建设项目中应符合安全与舒适的结合,在进行室内建筑加层设计的规划时,需要合理的设计整体加层结构,并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进行结构组成,以确保建筑设计能够尽可能的实现理想化。在当代建筑行业技术中,企业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等,这些都是可回收材料,很大意义上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所以在工程中使用钢结构自然而然的成为室内加层结构的首选。

1 室内加层钢结构设计的研究方法

在企业工程的室内结构设计中大部分都是主要采用钢框架或者混凝土框架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实际操作的,所以我们分别来说,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案来更好的完成室内加层设计的目的,使之更为安全合理化。

1.1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理论对比

通常来讲在钢筋混凝土在室内加层的钢结构相比之下,内部加层结构的重量与刚度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如果使用此类模式也许会引发构件的主要结构隐患,无法保障其整体工程的安全质量。所以企业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根据多种不同的室内加层结构的方案来进行比较,使设计方案可以在伦理上得到更完整的诠释并具有可实施的有效操作性,进而设计出最为合理的参数与标准,这样更加有助于设计与技术拓展与应用。

1.2数值模拟运用分析法

应用数值模拟分析。该方法主要利用相关软件建立不同的室内和分层结构方案的计算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常可以利用PKPM软件计算模型建立,使用SATWE软件来计算,根据不同的室内加层结构方案来建立比较分析的计算模型。

钢架结构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两组数值计算模型的总质量、重量比、基本周期、质量的系数、剪切重量比、振动模式、地震产生的反应力强度、多层次位移角度和其他技术指标,都可以使用定性分析或者定量计算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多层结构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2 钢框架与混凝土框架加层设计的分析

2.1钢框架结构加层方案分析

对于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主要结构的布置来说,采用钢结构来应用与室内加层更有利于钢柱底的方便和可靠性,分析了钢框架结构的具体型材的设计。在钢柱建筑结构体系上的框架,大都是基于建筑室内的空间来进行设置钢柱截面宽度与建筑隔断墙厚度的,这样可以使钢柱的布置不会造成影响其他施工过程。为了确保建筑物的间隙高度,大多数高度应当低于其固定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实际的加层结构水平的方向由于自身特点会造成相对较大,而刚度却为较弱,在加层设计过程中应加强抗震的设计理念。截面的厚度应扩大,加强间隙区域,使钢柱厚度的其余部分符合要求。

2.2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方案分析

依据施工条件和主体的结构,设计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结构模式。所以混凝土的框架截面宽度应当低于其标准指标,如果建筑物墙厚度的范围有所超出的话,那么就会增加混凝土柱底部荷载的承受力,主结构将会无法承受。根据主体结构的布局,混凝土柱的结构不是由合理的多层结构建立的,结构框架不是非常合适。这时可以提高框架梁的高度,由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量过大,这会容易造成增加原有的自身载重,很难满足障碍物间隙的要求,也不利于室内进一步的改造。还很有可能影响未来建筑内部装修的改造。如果在加层上建立一个隔断,那么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最后,就可设定结构组件的分段大小了。

2.3钢结构加层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

我们将这两种设计方案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了技术指标比较,从整体的重量上来说,根据设计资料可说明钢框架室结构的总质量与恒载的总质量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载荷的总质量是下降后的结果,然而恒载的载荷的总质量是指内外共同的重量。通过上述分析,钢结构结构的水平和垂直比例与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的比例。当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大于标准值,钢框架和混凝土框架的重量是相同的。在基本的周期运作过程中比较的话,钢结构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和结构的结构以及混凝土框架的基本周期,这两种结构的模式振动周期是相同的。在有效系数的对比下,钢框架的垂直方向与有效质量系数是相似的。在剪切重量比每一层的时候是反映整体结构强度的指标的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钢结构的水平和垂直剪切比是相同的。在地震底部的顶点位移的条件下,钢框架和垂直方向的垂直位移也可作为参考依据。

经过上述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综合技术指标计算数据的显示,在使用两种方案的有效质量系数上都符合其工程的要求,同时剪重比也高于其原本要求。但是总重量的钢结构是比较轻的,所以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主体结构轴承,实际进行中避免增加负载的主要重量。

3 结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分析,比较了钢结构室内加层和钢筋混凝土室内的技术,能够了解室内加层钢筋混凝土内部设计对加层结构设计有着辅助作用。从工程内部的结构材料上看,这两种设计均可达到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其中钢结构比较轻,可以更好的满足室内安装的需求。在室内设计时更容易进行加层,并且剩余的材料也可以被再次回收利用,比钢筋混凝土来说更为环保,当然混凝土结构在室内设计中也是可以进行加层设计的,但从整体效果来看还是钢结构更为突出。因此,室内进行加层建筑时钢结构的设计是更加符合的,在实践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安排使整体工程变的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沈振岳,惠京颖,王光云,徐建军,高玉山.既有建筑室内钢结构夹层施工的监控方法[J].建筑技术.2009(09).

[2]张涛,王元清,石永久,麻建锁.多层建筑顶部轻钢加层柱脚节点的设计与构造[J].施工技术.2005(10).

[3]刘捷,杜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改造设计探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4]高剑平,王茜.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4).

论文作者:王龙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室内钢结构加层设计分析论文_王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