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
做到土壤细碎,墒情适宜,垄形标准.在上年整地的基础上,采用液压重耙带道轨进行再次复式整地,为作物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耕作基础。为减少重茬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和病虫草害的发生,年初在制定玉米种植计划时,整体规划,合理分配,减少重茬种植或多年重茬种植的面积,尽量降低重茬对产量的影响。
二、品种选择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在保证玉米全生育期为无霜期条件下,尽量选用生育期较长、优质、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另外,为满足市场对玉米的不同要求,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用途的良种。
三、种子处理
玉米是稀播、高产谷类作物,自身调节能力很小而且对光比较敏感。如果出苗不全则达不到单位面积穗数的要求,产量自然下降;而如果出苗不整齐则会造成植株高矮、大小、壮弱不均匀,小苗往往会因光照不均匀而生长滞后,最后造成穗小、空秆,产量自然同样下降。而造成出苗不全、不齐的原因之一就是种子的质量问题。由于玉米的果穗较大,不同部位籽粒的大小不一,而作为种子的籽粒要求选择穗中部的籽粒。但目前对种子的质量和价格尚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因此,大小籽粒的种子混合,未进行分级利用,这给播种后玉米的整齐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对种子管理不完善,在玉米籽粒检疫的过程中存在纰漏,玉米种子带有虫害、病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播种
1、种子处理
选择生育期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品种的发芽率≥95%,纯度、净度均≥98%。播前对种子人工筛选,去除破、秕、霉、病及杂粒等杂质,在播种前6~7d先晒种,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几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种前2~3d用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放置干燥处阴干。
2、适时播种: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最早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可以有效地提高保苗水平。抓住春季高温的有利时机及时播种。选用标准机车是保证苗匀的关键。播后及时镇压,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使用六行气吸式精量点播机播种,行距为66 cm,穴距22 cm,保苗6.5万~7.0万株/hm2。播后苗前用90%乙草胺2.2 L/hm2+75%噻吩磺隆30 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做到播种-喷药-镇压一条龙作业,保证全年无杂草危害。
3.合理密植
因为玉米是单株产量较高的作物,所以应提高种植密度,即适当增加密度是高产不可缺少的技术要求。一般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平展叶品种易稀植,生育期短、叶紧凑型品种易密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量目标为7.5~9.0 t/hm2,要求种植紧凑小穗型品种7.50万株/hm2左右,大穗型品种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4.80万~5.25万株/hm2。一般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定苗时去弱留壮,应充分利用光热优势,提高单株产量。
五、田间管理
1.铲前深松、趟地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2.铲趟 头遍铲趟后,每隔10d—12d铲趟一次,做到二铲三趟。
3.补苗、间苗、定苗
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是夏玉米高产的基础。生产中如遇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要及时补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间苗在3~4叶期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4.中耕 玉米是中耕作物,其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夏玉米生长发育。夏玉米田一般中耕2次,定苗时锄一次,10叶展时锄一次,人工或机械锄地。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
5.化控防倒 保苗9-10/hm,玉米6展开叶期株高超过70cm;施肥量高玉米营养生长过旺,植株高大,穗位过高,后期易倒伏。应采取化控防倒伏措施。减少风灾倒伏带来的机械收获损失。后期化控在玉米11~12片展开叶时采用密高用量225ml/hm2;进行航化作业,以短穗上节间长度。
6.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苗期要加强对地老虎的防治,地老虎是咀嚼式口器,常把作物幼苗齐根咬断,可在傍晚用敌百虫拌麸皮撒于玉米苗侧进行诱杀。在某些年份,麦黏虫、蓟马、灰飞虱也可造成大发生,可用辛硫磷或高氯氟氰菊酯1 500倍液喷雾,保护叶面和防止玉米病毒病的传染。中后期一定要抓好玉米螟和蚜虫的防治,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棒子,在大喇叭口期,应根据虫情调查,及时采用优质颗粒剂丢心进行防治[6],也可以用乐斯本、甲基异柳磷、辛硫磷自制颗粒剂,最好2次防治,效果更好。有些玉米品种在玉米授粉中后期大量发生蚜虫危害,应掌握治早治小的原则,用蚜虱净、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可减少玉米早衰造成的秕粒损失。玉米病害主要有叠叶不展,这与玉米苗期所受药害刺激有关,整个上部叶片拧成一条鞭,用针锥把鞭子利开后玉米可恢复正常生长,但处理时间宜早不宜迟。玉米粗缩是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的病毒病,应以防虫为主。玉米大小斑病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雾,褐斑病用12.5%禾果利1 000倍液喷雾防治。后2种是真菌病害,一般发生在施肥不平衡、氮肥过量的地块,后期的阴雨连绵、低温寡照也是一个重要诱因。
六、收获
当玉米籽粒出现黑粉层时,即为成熟的标志,即可收获;鲜食玉米在灌溉后20~25 d进行收获,即乳熟期及时收获。
论文作者:林青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玉米论文; 品种论文; 籽粒论文; 种子论文; 产量论文; 植株论文; 蚜虫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