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

李国红[1]2002年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更是信息社会面临的重大实际问题。正如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它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一样,网络发展也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也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的德育工作必须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研究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这对规范青少年的网络生存,引导其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当前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本文的写作出发点和目的。 第二部分:现代网络社会需要道德教育的支撑。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它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性、社会性,也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既充满人性,也滋长人性中的劣根性;既有有序性,也有无序性。因而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它也是一个充满问题和矛盾的真实社会。诸如:网络的全球性特征,易导致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迷失,民族意识弱化;网络的隐蔽性特征,易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行为失范;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缺失,道德情感冷漠;网络的多媒体化特征,易导致青少年认知倦怠,道德判断力削弱。可见网络社会中诸多复杂问题期待呼唤着道德建设的介入。 第叁部分:网络道德教育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学校传统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二者具有自身不同的特征。但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道德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封闭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互动性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教育者单边主体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及时性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滞后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趣味性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灌输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个性化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普遍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隐蔽性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正面性的超越;网络道德教育的仿真性特征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规范性的超越。但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正在构成一个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相互发展的结构,共同构建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相互交融的教育系统。德育工作者应分别利用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不同的优势特征,相辅相成做好德育工作。 第四部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回应策略。面对新形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贯彻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原则;顺应规律与文化熏陶相结合原则;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原则:有效融合与保持优势相结合原则。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还应将网络与学校教育改革等现实现象作为一互动整体进行剖析,找准备要素切入点。网络环体要注重借鉴,加强管理,过滤净化。采用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审查,严格网站分级。推进信息产业的立法和执法。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学校介体要推动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建立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制度,树立正确网络观。建立网络行为管理和指导机制,培养正确网络道德行为;教育者主体要树立教会选择的新理念。这是信息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期待。是受教育者主体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网络社会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根本挑战;受教育者主体应倡导道德自律,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一方面要有明晰的网络道德规范,提供行为指导。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凸现个体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律。

周晓波[2]2011年在《中美德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美德育比较研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化程度愈来愈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更为客观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为我国上层建筑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对其他各国的德育进行客观的比较研究和辩证的借鉴吸收,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德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和需求的产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与美国作为有世界性影响的两个大国,尽管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相互一致的”①。美国立国时间不长,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适应其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德育体系。通过中美两国德育的比较,可以揭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环境下德育的普遍规律,可以借鉴与吸收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德育改革。这样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我国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发展和发挥我国德育固有的特色与优势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德育的建设问题将会大有裨益。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外部世界的影响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我国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寻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德育新路径,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德育在许多方面表现不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两国德育教育又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引的趋势。本文以中美两国德育为研究对象,从两国的德育理论入手,对两国德育的理论流派、德育目标、德育途径、道德教育理念、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进行了比较,找到了两国德育的共性和差异,对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总结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国德育的可借鉴之处和我国德育的对策,对21世纪中国德育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德育、比较德育的涵义以及中美德育传统理论,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和美国德育的叁个主要流派,本人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因为中国的德育理论几经更迭,但都能从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中找到根基,无论德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变化,中国古代德育理论的影响力至今犹在。美国的德育理论首推杜威,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道德的强迫灌输。道德认知发展理沦和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的德育理论,是对这一时期美国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与社会危机和道德混乱出现悖论的状态所做出的反应。在这里,本人将以上叁个理论取出来进行较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了解美国德育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中美德育的主要差异,分别对中美德育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中美确定德育目标的指导思想不同,我国主要强调以“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德育目标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美国则以“个人为本”即“个人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理想和权利。在剖析中美道德教育差异的根源时,中美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其根源是扎根于基本道德,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起到社会生活普遍性规范的,就是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伦理,这也是美国式的道德价值的基本取向。第叁章论述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美国道德教育的成功,总的来说是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批判的结果,是从批判传统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开始其理论建设的。在杜威看来,健康的道德教育一定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自由的教育。至于中国德育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第四章是本人写作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比较鉴别,我们应借鉴美国道德教育的哪些方面,文中介绍了美国现代道德教育模式,即借鉴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和美国的性格教育模式,提出了发展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活动课程模式的设想。同时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隐蔽性,形成多方位的渗透模式,本人重点分析了美国隐性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提出了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着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第五章是本人的收官之笔,在借鉴美国德育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提出中国德育的历史走向,即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德育实践的个性教育和责任教育,目前很薄弱的社区道德教育和充满前途和希望的网络德育。本章的重点是面对新世纪,学校德育应贯彻的理念应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下,从人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它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我国德育改革深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美道德教育的比较,进一步理清了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脉络,美国道德教育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弥补了我国全方位开放中对道德教育借鉴较少的现实,同时也以开放的视角面对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秦继伟[3]2013年在《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等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与网络行为规范的不健全甚至缺失有关,更与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缺乏相关。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网络自律意识的概念、类型进行理论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进行理论建构,最后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进行对策探讨。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和崭新课题。网络自律意识是指网络行为主体基于人类对网络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和认识,自愿地认同网络社会规范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践行的思想或观念,包括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法规自律意识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叁种基本类型。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手段和方法,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问题而开展的旨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呈现出认知的清晰与模糊、情感的稳定与多变、意志的坚定与脆弱等特征;大学生网络法规自律意识呈现出知法的浓烈与淡薄、守法的牢固与薄弱、安全的明确与含糊等特征;大学生网络交往自律意识呈现出认知的开放与保守、动机的单纯与复杂、诚信的醇厚与淡薄等特征。同辈群体、网络文化和学校教育均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有着重要影响。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网络法规自律意识教育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教育是当代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渗透性、示范性、内化性和层次性是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方法、优化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环境、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实践是创新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对策。

胡咚[4]2015年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价值多元的现代化社会中,以何种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解决现代人生问题、发展人生,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论题。以此为缘由,研究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作为选题。“人生价值观教育”是研究的核心概念。我们将“人生价值观”理解为引导、评价人生的价值观。进而,将“人生价值观教育”理解为培养正确价值观以引导人生发展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培养人的价值主体能力和培养人的价值观,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创新”是研究的主线。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的两个出发点为理论的应然要求与现实情况的实然要求。为此,第一章从理论上对人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审视,主要是突出了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理论分析。第二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基础,以把握创新的现实基础与要求。主要分析了时代环境、教育对象特点,并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最终得出创新的核心问题指向。以解决创新问题为引导,第叁章分析了古今中外有关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理论,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教育”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四、五、六章研究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如何创新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与个体发展的价值需求是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基本矛盾的反映。围绕主要矛盾,首先在第四章提出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调适的研究。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践行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作为目标调适的定位。这既体现了社会价值主导与个体价值需求的统一,遵循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教育总目标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还突出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目标预设的特殊性。以目标调适为引领,第五章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更新,分析探讨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社会适应性与个体适应性的同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认知与践行相互促进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第六章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课程、实践、文化和网络途径的优化。这一部分“教育”创新的研究既有教育基本规律和主导内容的坚持,又有新发展,既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是教育实践的探讨,从而达到了继承发展以“创新”的研究目的。同时,前叁章的理论指导和借鉴的研究在第四、五、六章中得到了运用和贯穿,共同构成了整个“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研究”。最后,结语对研究的重要结论进行了总体概括,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现代价值问题、诉求价值素质提升、指向精神生活优化。

王培峰[5]2009年在《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网络发展带来的现代性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并辅以行动研究的方法,以文化哲学观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交往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解析网络文化、网络交往、网络道德,以文化批判之思厘清网络生活世界的交往伦理关系,建构合理的网络文化价值观,探寻网络道德的文化建构路径;同时,以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和学校生活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开启一条新的网络道德教育路径。据调查,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存在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对待个人利益存有背离心态、人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取向、民族文化认同存在危机、传统美德面临严重挑战、无视网络伦理规范等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主要原因有叁个方面:网络文化的悖论性存在状态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体根源;网络文化危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质所在;缺乏社会文化动因推动公共治理是难以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蔓延的外在原因。其中,网络生活遭遇网络文化异化的侵蚀是主要原因;网络文化异化主要来自网络生活中网络交往伦理合理性的不足与缺失。基于青少年网络道德的文化审视与反思,青少年网络道德的文化重建核心价值取向是:实现网络交往自由、开放与内在的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文化重建的路径应主要是:以文化自觉寻求网络空间的公共治理;网络文化由精英向大众多元化转型;促进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文化统一。文化重建的大视野的注定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从网络道德的公共治理和学校生活化教育两个重点领域,抓住市场、社会、政府和学校生活化教育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网络道德教育的公共治理思路与框架是: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网络道德的生活化教育,要立足学生现实的网络生活,尤其是网络道德冲突事件,在生命体验中建构学生网络道德素质。

胡钦太[6]2005年在《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而言,目前以异时异地异步为教育形式的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着道德教育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作为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叁种形式之一的道德学习,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构建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发展的道德教育新的内容、模式、方法、监控及评价体系,从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确保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网络调查法,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及其教学点的调查,采用SPSS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网络教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缺失的基本假设,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了造成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网络教育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综合运用自主学习理论、教育本体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提出在网络教育中开展道德自主学习,构建由学生自己主宰道德教育过程的道德自主学习体系。 本研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内容、模式、方法、监控以及评价等五个有机联系的子系统出发,建构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的科学体系。本研究结合网络教育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建构了基本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基本道德品质、公民道德品质和信仰道德品质等道德自主学习的内容体系;结合网络教育中道德学习的特点,依托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了基于网络国际课堂的道德自主学习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道德自主学习模式和基于网络虚拟现实的道德自主学习模式

崔景贵[7]2003年在《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文中指出本文以“反思、批判、吸收、建构”为主线,借鉴“现象学追问”和“解释学逻辑”,从分析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选取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对心理教育的理论成果进行理性批判,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观照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提出并论述了整合论心理教育观点,倡导开放互动、多元共生的心理教育发展路向,主张从多学科整合的视野研究心理教育,建构适合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理念和模式。 第一部分:走近心理教育。对心理教育的概念、学科、存在问题及研究等本体问题作了探讨。心理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心理教育是多学科“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超科学的科学。要正视心理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教育研究要倡导多学科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第二部分:多学科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从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来探讨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心理教育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有着各自的范畴和可能走向。每一个学科视野关注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属性,建构人的不同模型与形象。每一个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有其独特的认识,但只是提供对心理教育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第叁部分:心理教育走向多元整合。分化与整合是心理教育的发展道路。多元整合是心理教育的新视野。整合论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心理教育学科将走向学科分化与科际整合。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需要不断超越与创新。 本文主张,要建构心理教育的元研究意识,要关注和研究心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教育的本质、心理教育的必要与可能、心理教育场域的建构、心理教育的判断标准、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等。本文对心理教育的一些新课题,如网络心理教育、全脑型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全球本位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文化性格,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思考。 本文认为,从不同的学科视野来解读心理教育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心理教育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视域,要对心理教育形成更理性的认识,需要实现学科间的“视域融合”;开放互动姿态、多元共生意识与学科整合视野是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与超越,心理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

王婧[8]2015年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网民居世界之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深受其影响。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数据分析能力快速进步,一切皆可量化,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类的思维理念面临革命性的变革。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思想最为活跃,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最能适应时代要求。没有了地域界限、传统束缚、师长权威,而主张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网络空间,没有了信息滞后、信息不对称,而充满着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与以往时代迥然不同的社会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法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并结合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的知识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整体上遵循从实然到应然的研究思路,从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入手,力求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措施与机制等方面提出系统教育的建议对策。本研究由导论、正文和结论叁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厘清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大数据时代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概念的厘定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大数据时代是本研究的时代背景,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章详细论述了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特征,大数据时代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学者对道德和道德教育概念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第二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章分析了开展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是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更加全面的发展,实现道德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第叁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原则是行动的准则。本章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基本原则,这对于开展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为教育者如何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第四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大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交互影响、动态发展。大数据时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深刻影响,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改变着教育活动自身。本章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采用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数据思维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情境认知与泛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与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与转型,同时受到西方思潮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有新的视角,并积极灵活地探索新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机制。本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包括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构建大数据教育模式、培养大数据素养、完善大数据政策与法律法规等。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机制,包括预测预警机制、数据化管理机制、开放性机制、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使大数据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结论,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需要推动着理论的产生与更新,只要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就不应止步。

刘继强[9]2017年在《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麦克卢汉曾经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各种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勃兴,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泛在化的网络和微媒介的普遍使用,成为网络社会新标志,昭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是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影音传播技术等手段,以微博、微信等普遍使用为标志,使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图像、表情符号或语音等进行短小精炼、即时高效信息传播的网络时代新形态。作为客观存在的新网络空间,其碎片化、多元化、世俗化、裂变性、扁平化、泛在化等特征突出。网络社会新形态的特殊性对高校青年的思想行为、社会心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新网络空间可以虚拟,但道德不能缺失。因“微”传播更迅捷,喷涌的网络文化浪潮更需及时发现和引导。以“微”传道,以“微”促行,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按照研究缘起、思想借鉴、现状探析、对策思考这一逻辑线索来进行探讨。其中对策部分着重从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建设(解决谁来教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构建(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和网络道德教育评价考量(解决如何评价教育效能的问题)来进行思考。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思路等,主要为后续研究起铺垫和引起作用。第二章:明义与析理,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分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道德基础观、人的本质论和全面发展观,中国传统文化崇德修身思想的“慎独”观,西方道德自律思想中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义务论伦理道德观和权利论伦理道德观,都分别能对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启迪。第叁章:现状调查和分析。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考察,基于个性与特殊性中蕴含着共性与代表性的辩证关系存在。通过十所代表性院校的调查,以期探寻其中的共性。首先对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问卷的编制目的、内容构成等进行介绍。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成效明显,表现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微”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好、道德表现趋于理性等方面,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网络道德教育主体重视不够、教育内容相对陈旧、教育方法比较单一等主要问题。这也为后续章节的对策思考铺下现实基础。第四章:谁来教——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建设。从哲学、教育学等学科视域审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存在教育者“主体弱化”、受教育者“主体强化”等现象。建议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一方面应肯定和高扬教育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应重视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主体观念要创新、施教者主体素养应提升,同时要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第五章:教什么——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道德的价值内化,促进网络道德自律。建构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文明素养和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等。内容应坚持引导性、系统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原则。提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科技教育、诚信敬业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网络道德教育的延展性内容为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第六章:如何教——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究。微媒体的传播特性、微受众的生存方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滞后等因素都需要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创新。在使用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时,应坚持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引导相结合、网络管理与真诚服务相结合等原则。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正面灌输法、价值澄清法、情理交融法和案例示范法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平台建设吸引法、虚拟实践训练法、技术处置取舍法和道德自律培育法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方法有善用微言微语互动法、发挥微事微力服务法、培养微技微能工作法、把握微时微刻处突法等。第七章:如何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评价。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等的指导和教育评价学等的评价方法借鉴。关于评价的原则必须注意评价的方向性、科学性、动态性和易操作等。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要素评价的视角,主要对高校“官微”内容的承载力、高校对官微的控制力、官微的吸引力和官微的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探究。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评价方法,着重从大数据评价的视角进行论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大数据评价是借助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行为表现与思想道德表征的海量数据来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量化研究,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高校通过智慧校园或学校大数据中心等途径,把学生的学业学术和思想行为等通过数据化方式予以获取和呈现,再通过数据建模或特殊算法处理,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问题和规律,从而进行价值判断。总之,新网络空间可以虚拟,但道德不能缺失。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介或微媒体的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新带来的机遇,顺应媒介生态和网络空间的新变化,以“微”传道,以“微”促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效。这也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永恒主题。

阮德忠(Nguyen, Duc, Trung)[10]2015年在《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天,信息网络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不断的壮大和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下,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特点,新动向和新变化,网络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这使网络技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难点和热点。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高等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健康有效的开展网络技术教育必须要弄清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教育方式的影响机制。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教育方式和思想的影响。首先,梳理归纳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的形式及特点,剖析网络技术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总结了网络技术伦理教育和现实伦理教育的关系以及网络技术伦理教育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通过辅导员调研以及利用互联网主题网站调研,获得相关案例,针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确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特征的维度,然后建立再者,在此基础上建立SWOT模型分析,利用SWOT模型揭示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发展对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揭示出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伦理教育的作用机制。最后讨论出适合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大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理念。研究表明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从功能上分析:具有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五点功能特性;从传播角度分析,具有超容性、即时性、超文本性和超时空性四点特点;而从存在方式分析,它又具有虚拟性、互融性、易变性和开放性等特性,网络技术文化的诸多特征对与研究大学生的伦理教育、生活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作用机制主要总结为:网络技术文化的共享性、即时性、多元性、民主自由性和平等性的几大特征为大学生伦理教育认知源。网络技术文环境一方面刺激了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需求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不断刺激中满足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需求。这种不断循环的过程是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伦理教育根本所在,也是影响大学生伦理教育的主要机制。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健康、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的发展方向的影响意义取决于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发展强化、维护,或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非认知系统的改变,也就是说,大学生对教育观念认识的是否正确,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标准,大学生所积累的学习经验是否积极向上等,都在左右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伦理教育的影响,决定了大学生伦理教育的基本走向和性质。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具有激发人们释放情绪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在大学生真实情感表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使很多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放大了很多,网络技术的自律特点和多重的教育标准,在增强大学生学习意志和道德认知的同时,一些不良网络技术文化也麻痹了部分大学生对不当教育的提防,使大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弱化了对教育的正确接受的能力。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观念和行为主要取决于际世界的教育观。这也就是说,当大学生遇到网络技术社会的教育方式与现实教育冲突时,要以实际社会的教育观念为标准。网络技术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现实教育素养为重点,坚定不移的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本源价值为大学生教育的根本,现代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是满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网络技术教育应遵循自主构建、链接主导、自律适应和平等协商的新机制。积极扩展网络信息源是大学生网络技术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主动建设网络技术发展平台,以对学生教育的自主构建能力为着重培养目标;突出网络原本的技术进步特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唱响网络健康传播的主旋律,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教育认知的能力;促进现实社会中网络社会的现实化、网络技术的全球化以及打造教育立体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D]. 李国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2]. 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 周晓波. 吉林大学. 2011

[3].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 秦继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D]. 胡咚.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 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 王培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6]. 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 胡钦太.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7]. 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 崔景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8].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 西南大学. 2015

[9].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 刘继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10]. 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D]. 阮德忠(Nguyen, Duc, Trung). 吉林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对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