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研究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的行业、岗位应运而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呈现出数量上的增长,更对专业类型、人才素质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而新专业人才的缺乏却大大制约着这一发展趋势。针对这一新形势,各高校纷纷发掘资源和潜力,创造条件开设新专业,大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人才。有关专家指出,科技迅猛发展,新领域、新科技不断涌现,由此新的专业在今后几年还将大量出现。但是新专业及其新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给新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少影响,特别是对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而积极探索如何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针对新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新专业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新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专业大学生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新专业是高校的新增专业,通常是指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更新,在高校中新设的与新知识、新技术发展和新兴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如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技、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工程、医学美容等。一方面,新专业大学生作为在校生,身上存在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具有的时代特点。另一方面,新专业普遍具有前瞻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新专业大学生相对于传统专业大学生在思维上更为活跃,更易于求新,学生对专业的期望值较高,同时,学校和社会对新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也寄予厚望。由此使得新专业大学生身上又存在与其专业特点相关的特质。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专业大学生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传统观念进一步破除,各种新思想、新观念逐步涌现出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专业大学生与传统专业大学生一样,在心理、思想方面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商品化社会强化了他们对竞争、民主、法制的认识;残酷的市场竞争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另一方面,随着加入WTO、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也拓展了他们的学习视角、择业观念。但是,在这经济、文化大融通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而偏离了其健康发展的方向。而新专业大学生相对于传统专业大学生其求学的功利化、商业化倾向更为严重。据调查90%的新专业学生选择该专业学习,是因为其就业前景可观、职业待遇优厚,从去年的填报志愿情况来看几乎90%以上的理工科考生选择带计算机和信息的专业,而80%以上的文科考生的专业也大多集中在带“经济头”的专业中。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骛,而热衷于求新的新专业大学生更难逃网络带来的诱惑。有些学生甚至忽视网络的学习功能,在新专业大学生中也出现了沉溺于其娱乐、聊天功能,荒废学业,疏离集体的现象。

(二)新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新专业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

首先,新专业具有“热门”性。在教育不断趋向产业化的今天,社会需求已成为高校设置新专业的重要依据之一,新专业从发展来看一般都有着良好的前景,如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纳米科技等新专业,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也都刚刚起步。这些新兴交叉科学都有发展机遇,未来几年,这些学科的人才将成为国际、国内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新专业由于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而受青睐,大部分进入新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往往因能被选入该专业而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对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也有积极的心理基础,学生学习动力一般较高,但容易自负。当然,也有一部分新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因优越感过强而产生自负放松,自我要求。另一方面,对于新专业来说,也潜伏着一个或然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热门”程度也会因之而变,专业的热门与将来能否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之间有一定的现实距离,能否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新专业作为新事物,通常也存在更多的不足,在高期望与现实之间,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怀疑和不满而影响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新专业的发展通常有一个过程,因此和传统专业相比,在学科发展方面,自然要相对“弱”一些。而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对这些新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尤其是学科方面、就业趋向和师资配备等。以往招生中就出现过考生因为新专业名字好听就去报考,结果连学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这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产生困惑,对新专业的教学条件产生不满,如笔者在对本省99年获批准的新专业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新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图书资料、现代教学手段如CAD、CAI的应用、以及教师的素质意见普遍较大,有的能够正视新专业发展的现实,有的就消极对待,牢骚满腹,学习缺乏动力。

再次,新专业普遍具有综合性特色,而且不少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如纳米科技,是综合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新兴交叉科学,通常以培养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为基本目标。这种培养方式较适合于求知欲、进取心较强的大学生。新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从而导致思想上的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同时,新专业的综合特性决定了其大部分学习问题的解决要依赖集体成员的合作,这就对新专业大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有了更大的考验。

二、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冶教育的对策

针对新专业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专业和新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寻求切实可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题。以下就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一)深入扎实地进行“三观”教育

如上所述,新专业大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着良好的学习素质,但这并不必然导向积极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结果。传统的“三观”教育方式在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然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政教育课教师应结合新专业大学生特点,充实“三观”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新专业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1.帮助新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由于新专业大学生较之传统专业大学生来说,更具有现代社会的特点、时代特色,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应摒弃传统围追堵截式的“医疗”方法和“高大伟”式的榜样说教,广泛开展实际调查,针对新专业学生中存在的商业化、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现象,提倡通过辩论赛、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思辩中摆正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通过创办多个“红色网站”和举办多场网络知识讲座,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站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自觉抵制来自网络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诱惑。

2.加强新专业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如前所述,新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有相对优势,往往容易沉溺于自我陶醉中,导致进取心的消退。另外,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没有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专业大学生将无法适应国际化的竞争。所以,我们既要在充分维护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又要教育他们认清发展之路的曲折跌宕,以平常心和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挑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视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短期不足的问题,积极利用现有条件、设施达到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并将学生的情绪化、破坏性的苦恼心理转化上升为具有建设性的健康向上的忧患意识。

3.主动开展先导性职业道德教育。新专业的人才今后所从事的通常是高、新、尖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对于新专业大学生来讲,先导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诸如新专业的职业规范,新科技伦理等问题,对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将来自觉规范职业行为都有积极的意义。因而,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及各类教学实践环节等途径,使学生初步了解作为未来的职业人的道德要求,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不仅具有知识技能的准备,也有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心理准备,使他们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自己的职业。

(二)帮助新专业大学生确立新型的教育观

自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就业趋势成了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之一。新专业大学生对专业抵触情绪低,但普遍功利性强,对学习的艰苦性、高要求则缺乏心理准备;由此产生的思想问题也因人而异。因而,应着力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使新专业大学生正确对待专业的“冷”与“热”,以及学习中面临的竞争和压力。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学习目标教育,培养新专业大学生合理的学习目标,使他们懂得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于将来更好地奉献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寻求个人社会地位和优厚待遇,使他们自觉、积极地投入到新专业学习中,正确处理专业“热门”与否和学习目的的关系,以正常的心态投入新专业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专业思想教育,稳定新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目的是否明确,是否了解、是否热爱自己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对学习及生活的积极性。在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因势利导,请新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系列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的教育,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明确“基础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关系,正确面对自己专业的发展特点,合理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加强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一方面,新专业通常要求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专业的思想教育中,主体意识、主观自觉性的培养对新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新专业普遍具有综合性特色,而且不少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新专业综合性特点又要求新专业学生的合作意识。国际教育局局长J·C泰得斯科在论及教学方法时强调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无论在其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在其文化领域,现在都越来越需要合作、协调、思想沟通和接受批评。”[1],如前所述部分新专业大学生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容易产生畏惧感,从而导致思想上的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由此可见,对新专业学生合作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当然,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相互隔离的两件事,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基础,只有具有强烈主体性的人,才能在要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合作意识的培养是主体性正确发挥的保障,单方面强调主体性,很容易滑向个人主义。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刨设各种环境条件让学生自主思考、自觉地选择行动方案、检验行动效果,又要根据新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协作教学模式(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举办集体活动、班组竞赛等方式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尊重他人、认识他人的亮点开始,体会合作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新专业大学生不同于传统专业,因而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样政工队伍也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在新专业辅导员配备上,严格按照教育部师资配备标准执行,并力求由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在班主任配备上,改变以往的班主任聘任方式,要求班主任原则上由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老教师担任,发挥班主任的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格感召力,力争实现一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而且班主任和辅导员都通过培训上岗。通过保证两支队伍的配备,使新专业的学生工作更细、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对新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专业和新专业大学生的时代性特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新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实效性、针对性。

标签:;  ;  ;  ;  ;  

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