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汉语是中国的民族语言,回眸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从远古的结绳记事、甲骨文到现代简体文字,神秘的汉字向世人展示着永久的魅力。传承、运用和发展是永不变的主题,也是时代的旋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传承民族语言、展示汉语的魅力,更好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所观、所听、所想、所悟,浅谈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1.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钥匙、沟沟通的桥梁。这不正是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吗?师的教,生的学依靠的也是语言。人们常说,一模一样的话,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语气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像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在主持节目时,她时而低缓、深情、悲切的话语,可以震撼观众的身心,催人泪下;时而高昂、浑厚、奔放的语句,使人心情澎湃,心奋不已;时而平和、娓娓道来,让人心止如静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教师拥有此能力,想必在座的学生一定会听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生从而达到知学、乐学、善学之目的。
去年3月31日,我到风华小学听课,在听丹华小学丁援老师公开课时,真切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魔力。她读文授语时,低时似小桥流水,高时若长江涌浪,柔时如阵阵春风,学生读书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同年4月12日,我陪同儿子到青云小学参加安徽青年报社举行的“感恩、善学”公益报告会,我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得震撼。一文弱女孩李俊用百变的语言、深情的演讲,一次又一次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及家长,孩子不时轻声呜咽,老师和家长泪盈眼眶。
2.板书给生以美的享受
人说一字值千金、见字知其人,不无道理。古有王羲之墨染池水,演绎入木三分之绝唱。今有庞中华奋笔疾书,独领风骚几春秋。写好字是师之本分,工整、标准、朗利的字体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美的冲击,心灵上美的享受。一位教育家说过,你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首先是什么样的人,是想一下一个字体不规范、无章法、潦草的老师何以能够要求学生撇捺分明、字体秀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一方面简洁、清晰、完整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了解、记忆、梳理、回顾所学的知识。好的板书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网住师者所讲,网住课文的精髓,网住学生迷离的眼神,网不住却是学生在知识的天空遨游的翅膀。
3.适当的教法,机敏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导入,流畅的教程,完美的结尾,无疑是充分展示语文教学魅力的灵魂,把握这一灵魂就需要一定的教法和驾驭它的能力。就像世上无两片相同树叶一样,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存在差异活生生的个体,情况变幻莫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并非固定模式,在此借用邓小平主席的一句话,不论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教法也应适时而定,适时而用。
还是去年3月31日再风华小学听夏侯小学沈冉老师主讲《触摸春天》的公开课,她借“千手观音”节目巧妙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读悟结合,引导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归纳,生评生议。40分钟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博得在座老师不断的掌声,结尾又以残疾人拼搏奋斗成功的图例,很好的诠释了人生命的真谛,引导生体会情感,感悟人生,学会做人。在去年,我到夏侯小学听青云小学穆老师讲《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她引导学生以读促悟,以悟促情的过程中,突然多媒体坏了,怎么办?等不现实,她及时调整心态,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4.较高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评价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语文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并不是说要求每位教师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我们应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自己之口、出自自己之心,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同时教师也应多听、多学、多看、多思,广借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努力做到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上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成为他们每天都想吃的一道美餐佳肴。
对学生正确的评价方式,也是语文教学魅力的体现。人生奋进需要鼓励的话语和热情的掌声。同样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需要它们啊!殷切的话语、真挚的掌声是对学生最好鼓励、肯定、欣赏、尊重,也是喝彩,关爱。它如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孩子们的心田;若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孩子们的灵魂;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向前。给他们以热情,给他们以勇气,给他们以力量,给他们以鼓励,演绎他们成长的故事,成就他们未来辉煌的人生。
总之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要结合实际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概而言之一句话,路漫漫其修长焉,吾将上下求索,努力做到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人师的称谓。
收稿日期:2016-08-20
论文作者:王彬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学生论文; 魅力论文; 语言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语文论文; 给他们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