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凯
珠海佳一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现如今,由于我国科技在飞速发展,而温度控制设备在现代精密测量仪器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将不可控因素转为可控,是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中增产增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大规模运用高精度温控设备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精度温控设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发展,对菌种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工厂化栽培相比传统自然栽培,对出菇过程的同步性、生长周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活力的菌种成为企业保证生产效益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食用菌企业自行繁育各级菌种,培养专职人员掌握菌种繁育和优质菌种的质量控制技术,并且建立菌种生产规程来控制菌种的日常生产。
1温度控制与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
1.1工艺流程
本文标的选取了当前生产厂家的热门栽培食用菌品类--金针菇、蟹味菇和杏鲍菇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在正常的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所需时间进行数据收集;了解在没有进行相关高精度温控设备控制的情况下3种不同的食用菌培植所需要的正常时间;以在后文的分析中形成基础数据支撑和对比。
1.2食用菌的催蕾及生长温度要求
除了食用菌的培养工艺需要对其温度进行考虑,在食用菌的催蕾过程中,也需要对湿度加以重视。在工厂化生产中,食用菌的催蕾室必须满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基本条件。采用高精度的温度控制设备,对催蕾室进行及时的升温或降温,确保食用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形成原基;光照的条件在此时也显露出优势。通过温度的合理控制和光照的开启,就能对食用菌的原基数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食用菌的高产量生产。在空气流通上也有对温度控制的标准,要保证食用菌乃至整个催蕾室的气流循环均匀,减少食用菌培植上下层的温差,避免原基的生长不同步或不均匀。在催蕾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催蕾阶段和培养阶段的温度控制不相一致,对温度控制设备的精准度更加严格。在子实体的温度参数上本文不加以赘述,但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子实体生长要求的温度更加低。像金针菇这样的低温食用菌品种,温度控制需要控制在5℃~7℃之间;蟹味菇和杏鲍菇的温度较高,可以列入中温食用菌品种的行列,温度在14℃~16℃之间。光照上,金针菇不需要太多的照射,相反是蟹味菇需要足够的强光照射,才能使菇盖上的花纹正常形成。
2高精度温控设备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应用
2.1光照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靠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控制;加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的循环,减少食用菌生长时间,提高食用菌产量。食用菌的生产工厂虽然是密闭的,但在实体生长阶段也需要一定的光照。部分食用菌,例如金针菇的生长是不用光照或少用光照的;但是对于蟹味菇这样的菇朵较大的食用菌,就需要在出菇的阶段保持一定强度的光照,诱使原基形成和提高食用菌的整齐度。光照的流程,实际也是为食用菌的出菇提供一定的温度。目前的工厂化生产中,光照设备的选择基本上是日光灯。对于不怎么需要光照金针菇、杏鲍菇等,采用的就是温度较低、较节能的LED灯。
2.2倒吸污染的防治对策
①灭菌锅在80℃以上进行出锅。②灭菌采用一进一出两个门,出锅路径避开备料室;如是单门式灭菌锅,搬出路径须充分消毒。③冷却室内保持高洁净度。④常压灭菌时,须快速冷却。⑤培养基冷却至最适宜的接种温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议冷却室安装HEPA除尘过滤器,洁净度标准为1万级以内,其可以过滤99.97%0.3微米以上的颗粒,0.3微米为吸烟产生的烟粒子大小,即比烟粒子大的霉菌菌丝、孢子、细菌都可以被过滤;而小于这一大小的病毒则不能被过滤。放冷室如未安装过滤器,出锅前和出锅1小时后必须对环境彻底消毒。出锅1小时后是指室内温度降至60℃以下,若高于60℃进行消毒,会失去药效,没有意义。消毒喷雾时,喷雾量也有要求,天花板高3米的冷却室,喷雾量必须达到每平方米150毫升,否则无效。此外,进入冷却室时必须穿无菌衣;使用透气性好的瓶盖对菇类培养有利,但易出现吸入污染,须加以防范。
2.3通风换气
虽然食用菌的生产是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但是这个密闭也只是相对来说的。食用菌的生产需要一个高精准、高密度的培养和出菇环境。密闭的环境能够充分保障食用菌生长过程中不断生产二氧化碳,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及其代谢会产生大量热量,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能生发一部分的热量。如果不对这些温度因素加以精准控制,就会对食用菌的栽培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到最终食用菌产品的数量和营养价值。通风换气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对密闭培植空间的温度控制。通过将食用菌菌丝及菇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地排除,一方面是为了给食用菌的培植提供所需氧气,另一方面也是对分区内的温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常用的通风换气的温度控制设备有换气扇、热交换器和空调箱。通过这三种设备都能实现对栽培室温度的有效控制,保证能够产生高品质的食用菌。(1)换气扇在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中,换气扇设备的安设是重要的。但是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工厂的大孝规模、一些种类的食用菌瓶子的安设,来选择合适的换气扇型号和数量。要保证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有足够的风压和风量,达到在温度飙升或难以控制情况下的快速排风和送风;保证栽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适宜和温度的适宜。(2)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实现室内和室外空气的交换,这样的交换侧面也是对室内外温度的交换,是热量的互换。热交换器通过送风设备进入栽培房间,能够对空调的负荷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在控制温度的同时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是对国家生态发展政策的实践。
结语
菌种质量是影响食用菌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存在大规模多批次的用种需求,需要对母种进行频繁的继代培养,继代培养过程中菌种容易发生退化。因此食用菌企业内部需要根据菌株的生物学特点,建立规范合理的菌种扩繁模式以及各级菌种的质量标准和操作管理等。近年来由于食用菌的生物学研究、技术研发的不断探索,菌种制备的相关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如液体菌种的广泛应用,菌种质量和保藏效果提升等。随着人们对食用菌分子遗传规律、生理代谢过程及其规律的认知加深,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不断优化,将有利于提高食用菌的菌种制备技术水平,促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景亮,赵不贿,孙文,邢倩.基于Petri网的食用菌工厂控制系统研究[J].电子器件,2017,37(5):927-931.
[2]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杏鲍菇培养阶段基质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8,25(4):82-84.
[3]高君辉,冯志勇,陈辉.姬菇培养时间与栽培料失重、含水量和产量的关系[J].食用菌学报,2018,15(3)23-26.
[4]杨娟,郭倩,赵京音,唐利华,王运圣.杏鲍菇栽培管理重要环境因子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8,14(23):110-112.
[5]黄毅.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问题与对策[J].食用菌,2017(6):2-5.
论文作者:覃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食用菌论文; 温度论文; 菌种论文; 工厂化论文; 热交换器论文; 生长论文; 设备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