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绍辉 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 265300
一、来自校园的心理警报
2018年,淄博市初中学生秦某,因为班里一个同学成绩一直是第一,而自己屈居第二,竟产生“杀了他,我就是第一”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连砍同学13刀,刀刀直奔要害,就这样,两个花季少年,一个生命凋落,一个走进犯罪的深渊;昆明市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莫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心理负担过重而服毒自杀;某市连续发生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因同学之间的琐碎小事而意气行事,将对方用刀捅死事件……上述事件充分暴露了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之差,许多学生不能理智地对待失意和挫折,遇事好走极端,以致或动辄自杀,或毅然伤人等。
二、青少年受挫过激行为的形成
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如含冤受屈;遭受莫名打击;当中被辱;自尊心受到伤害;犯了错误,受到处分;经常做好事,反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嘲讽;老师的批评不恰当;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都会使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产生过激行为。
三、受挫心理的危害与预防
团中央学校部对近10个省市2万多名学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的选择问题中,17.5%的学生选择“经不起挫折”,45.2%为“意志力不强”。中学生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未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自身,还会殃及后世,对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偏激心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引导他们形成对待挫折的积极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优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律应允,不敢稍有怠慢。很多孩子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心理“贫血”和精神“缺钙”,遇到挫折,许多学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走进了生命的误区,所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开展“抗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对天才是垫脚石,对强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人生历程充满理想和希望,但实现理想是十分艰巨的,难免碰到困难和障碍,关键的是遇到挫折不灰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增强学生的耐挫力,要从认识上帮助学生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帮助学生认清挫折与成长、成才的关系,使他们懂得,现实中的挫折、失败在所难免,“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敢于解决困难和经受挫折的考验,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成才立业。因此,应该尽可能考虑产生的后果,以便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二,教育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归因。遭遇挫折不要只从对方的消极方面找原因,还要从自身找起,因为有些挫折主要是因为个人错误行为造成的。
2.开展“磨难”教育。耐受力的形成与个人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了学生的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得苦头,受不了委屈,甚至有的为些小事轻生。为此,教师要积极组织主题班会、报告会,学习名人、伟人对待挫折的态度。还要适当地提供一些挫折情境,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能在困难面前自我控制、不屈不挠;出一些难题,磨炼他们的性格和意志,等等。
3.让学生学会承受挫折,减弱偏激反应。不少青少年因屡遇挫折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导致心理过敏,即对一般刺激过度反应。教师应当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使不该发泄的情绪得到节制。此外,在学生犯了错误或获得成绩时,要稳定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经受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特别是失败的考验;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古英雄多磨难”。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都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大凡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意志都是坚强的。
4.帮助学生排解苦恼,战胜挫折。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入世之初,少不更事的孩子,难免做出这样那样的错事,不足为怪。作为老师既不可以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又要允许犯错或失败,要热情帮助他们总结教训,鼓励他们重新奋起。在学生遇到大的挫折时应及时了解情况,对学生予以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宣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复;或在必要时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帮助他,引导他向信赖的人倾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以解除心理紧张,或消除心中的积郁。
5.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主要是不能正确地理解他人,在家与父母、亲友,在校与老师、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又缺乏正确的引导,继而导致极端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教育,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中培养主动、热情、真诚、宽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人格特征,及热爱集体、富于同情、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等健康心理品质,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挫折。
总之,我们要时刻以引导、尊重、关心、谅解和帮助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受挫折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机智、巧妙地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要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受挫折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挫折容忍力,学会将挫折看作是提高内在素质的考验机会,坦然接受并征服困难。这样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衣绍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挫折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的人论文; 困难论文; 人际交往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