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建设社会主义论文,作家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的有益成果,既是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历史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再加上极“左”思想的干扰,在对资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使我们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拒绝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关起门来搞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错过了一些极好的机遇。因此,认真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就论述过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吸收先进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在讨论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前途时,把资本主义比喻为一个使人类得到巨大发展但又使人类遭受巨大灾难的“卡夫丁峡谷”,并进而提出了落后的俄国跨越资本主义这一“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但是,马克思严肃地指出俄国要想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就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马克思说:“俄国是应当像它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所希望的那样,首先摧毁农村以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呢,还是与此相反,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就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水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1 〕马克思毫无疑问地指出:“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2 〕“如果说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那末,它的历史环境,即资本主义生产和它的同时存在,给它提供了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因此,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3 〕他还指出:“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4〕对于这一思想, 马克思曾经作了反复说明和强调。他说:“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公社到它的目前状态)才能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末,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5 〕“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我顺便指出俄国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是古代类型的最现代的形式,而后者又经历过一系列的进化)。”〔6 〕“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而它的历史环境(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又给予它以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7〕

马克思始终认为,自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以来,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得到发展。马克思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8〕“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9 〕落后的俄国之所以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是因为俄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这种历史环境就是“两个同时”:一是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俄国与“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或者说“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二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俄国革命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大体上“同时进行”。第一个“同时”为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来改造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前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同时”则为进行跨越的国家提供了吸收资本主义成果的现实可能性。马克思虽然认识到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将先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但最终还是认为这一革命只有作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互补”,它才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同时,马克思虽然把“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作为东方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前提,但是没有对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作出具体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提出的问题是:要不要吸取先进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能不能吸取这些成就?如何才能吸取这些成就?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政权探索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的过程中,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有关思想。

首先,列宁认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吸取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和文化遗产。列宁指出:“‘我们’到现在还常常这样议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但是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忘记了现存的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的总和,而只从中抽出了两种成分来看。”“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式。”〔10〕社会主义固然是“摧毁资本主义”,“但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政权“单靠专政、暴力、强制是坚持不住的;唯有掌握了文明的、技术先进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全部经验,使用一切有这种经验的人,才能坚持得住。”〔11〕只有充分“利用旧的资本主义世界给我们遗留下来的材料”,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大厦,“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一切东西。”〔12〕这“一切”既包括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知识、艺术、专家和知识分子,某些组织和机关,也包括被传统观念认为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利润等经济方法和手段。列宁还特别强调:我们应“把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切最丰富的,从历史的角度讲对我们是必然需要的全部文化、知识和技术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变成社会主义的工具”〔13〕。

其次,列宁认为,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各种联系,“在经济上极力利用,加紧利用迅速利用资本主义的西方”〔14〕列宁指出:“为什么象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同资本主义国家有无限制的生意往来,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能这样做。”〔15〕“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6〕。他又指出:“当我们国家在经济上还极其薄弱的时候,怎样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呢?那就是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17〕,把“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作为苏维埃共和国“头等的最重要的任务”,〔18〕“尽快地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机车、机器、电气材料等等生产资料,……我们所得到的将是能够使我们巩固起来,最终站立起来,并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的主要的东西”〔19〕。“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20〕“不利用大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上的和文化上的成就,便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21〕列宁从这个意义上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22〕列宁甚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和东西结合得好坏。〔23〕针对有人反对向资本主义学习,列宁坚定地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24〕“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遗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25〕

再次,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一国独存和不得不依靠国内力量进行“自救”的新情况,提出了必须通过更为迂回和曲折,甚至通过艰难的斗争,重大的妥协,从西方资产阶级手中取得这一切的新结论。列宁认为,只要苏维埃俄国奉行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就有可能从资本主义国家手中获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一方面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对原料的贪欲”〔26〕和“巨额利润来吸引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敌对关系”和“利用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来“巩固我们的经济地位”和“改善自己的状况”。为了吸取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列宁提出苏维埃政权应当采取灵活的政策,甚至不惜对西方资本做某些让步。列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把租让制、合作制、代销制、租赁制和公营公司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吸收西方资本和技术的主要途径。其中列宁特别对租让制这种形式情有独钟。他认为,“没有租让,我们就得不到完善的现代资本主义技术的帮助”。列宁在谈到租让制的含义时说,“苏维埃制度下的租让制”是“我们和最文明先进的西欧资本主义直接订立正式的书面合同”,“是加强大生产来反对小生产,加强先进生产来反对落后生产,加强机器生产来反对自己手工生产”,“而和国家资本主义缔结的一种合同、同盟或联盟”〔28〕列宁还说:在一定程度上,租让是社会主义俄国为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而“给全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款’,在某些方面向他们‘赎买’,从而立刻在某种程度上使苏维埃政权的地位得到加强,使我们经营条件得到改善”〔29〕。为了吸引外资,俄国准备“用几千万或几万万”“向欧洲资本家赎买”〔30〕。还应对资本家做出“某种经济上的进步”〔31〕“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落后、我们的贫弱、我们正在学习和应当学习的东西付出代价。谁要学习,谁就得交学费”〔32〕。为此,列宁指出:“租让制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和苏维埃制度下其他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比较起来,几乎是最简单、明显、清楚和一目了然的形式。”〔33〕

列宁的上述有关思想,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丰富了马克思的有关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斯大林未能很好地继承和执行列宁的这一思想,并且最终导致了苏维埃俄国闭关自守。这既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害,又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普遍的不良影响。

我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文化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发展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利用和学习资本主义。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也曾主张向外国学习。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些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和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习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34〕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不但没有得到坚持、贯彻和运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把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都当作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拒之于门外,关起门来搞建设,贻误了许多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时机。

在新时期,邓小平以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从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出发,科学地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首先,邓小平与列宁的共同出发点是认为资本主义高于封建主义。邓小平指出:“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35〕“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6〕他又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真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7〕“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38〕端正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认识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的“不够格”,这是向西方学习的逻辑前提。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39〕。“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40〕当然,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搞建设,不讲自力更生不行;但如果把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也不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41〕“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42〕“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43〕。“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44〕邓小平的上述论段无疑包涵了两层含义。第一,在中国这么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必要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象外国私人资本的投资等等;第二,对于为资本主义社会所采用的,对于发展经济卓有成效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在使用它们社会主义就对之加以排斥,因为它们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正因为这样,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5〕

再次,首倡创办了经济特区,作为直接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46〕他还甚至提出了“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47〕的设想。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大胆尝试和伟大创举。此外,邓小平还对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对外开放的具体形式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倒是觉得现在外资投资太少,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46〕“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他针对有人担心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时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47〕“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看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8〕可见,邓小平在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注释:

〔1〕〔2〕〔3〕〔4〕〔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435—436、437、438、444、444、451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133、254 —255页。

〔10〕〔14〕〔23〕〔28〕〔29〕〔31〕〔 33〕《列宁选集》第4卷第525、510页,第3卷第511页,第4卷第521、520、520、521、379、521页。

〔11〕〔12〕〔13〕〔15〕〔16〕〔17〕〔18〕〔19〕〔20〕〔21〕〔22〕〔24〕〔26〕〔27〕〔30〕〔32〕《列宁全集》中文第2 版第36卷第48、6页,第38卷第241页,第36卷第48、6页,第34卷第357页,第38卷第165页,第41卷第167页,第40卷第42页,第43卷第209, 第40卷第112页,第34卷第279页,第32卷第289页,第34卷第520页,第41卷第167页,第41卷第163页,第40卷第109页,第41卷第301页,第42卷第51页。

〔25〕《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29卷第6页。

〔3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40、742页。

〔35〕〔38〕〔41〕〔43〕〔4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351、166、91、167—168、351页。

〔36〕〔37〕〔39〕〔40〕〔42〕〔45〕〔46〕〔4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225、90、78、44、266、373、51—52、267页。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