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居民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的预测与展望_恩格尔系数论文

当前我国居民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的预测与展望_恩格尔系数论文

我国居民生活小康目标的当前实现程度和前景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居民生活论文,前景论文,程度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范剑平)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本世纪末中国将达到小康社会”的现代化

发展战略目标。小康,这个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经过全国人

民的辛勤奋斗,正由理想、设计逐步变为现实。

人类的生活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饥寒、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

小康目标是指我国从新世纪起开始进入小康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

入世界中等水平,人民生活殷实、丰衣足食但还不够富裕。本文所指的

小康标准是小康阶段的起点标准。具体测量小康水平实现程度的指标体

系以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指标体系为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这一转

变时期较短,美英等国在19世纪下半叶大约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

这一转变,日本在解决了温饱后大约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1967年达到人

均GNP1000美元。我国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 预期用十几

年的时间完成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这体现出我国的后发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在劳动生产率、经济市场化程度、社会福

利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显著的条件下按照同一

种标准衡量城乡两个不同主体所处的生活发展阶段意义不大,因此通行

的做法是分别采用城市、农村和全国三个标准,虽然这种做法国内学者

仍有异议,但本项研究仍采用全国、城市、农村三套指标体系的测定方

从1980年至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实际进程来看,

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已经率先达标,全国绝大部分城市

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望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但是,我国农村在

本世纪末实现低标准的小康目标仍存在许多困难,必须在“九五”计划

期间精心规划,全党全国同心协力,经过切切实实的艰苦奋斗才可能如

期达到农村居民生活小康的目标。

一、全国居民小康目标的当前实现程度及其进一步推进的

本部分研究对全国居民小康目标指标逐一进行量化分析,测定1994

年的实现程度,预测到本世纪末小康目标的实现程度,筛选出进一步推

进小康计划的主要难点。实现程度测定以1980年值为初值,以小康标准

为目标值,分别计算各指标与小康标准的距离。 1994 年实际值达标则

为100%,低于、等于初值为0%,其他为(实际值-初值)/(小康值

-初值)×100%,分值越接近100%,实现程度越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按照

1990年价格,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为31000亿元, 翻两番的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为2400元,这是我国实现小康的主要标志。1990 年我国人均GNP

为1634元,1991 —1994 年我国经济增长实际速度达年均12 %以上,

1994年人均GNP为2457元,提前达到小康目标。

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36%。

三次产业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尤其以

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代表反映结构变化值。据世界银行统计,

该比重1988年低收入国家为32%,中等收入国家为50%(其中下中等收

入国家为45%),考虑我国统计口径差异,小康目标值为36%。1980年

为21.4%,1990年为31.3%,1992年为34.3%,1994年为31.8%, 近3

年呈下降之势,距低标准的目标值尚有4.1个百分点。进入90 年代以来

,重化工业增长一度领先,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带动建筑业增长,第二产

业产值比重1994年比1991年上升5.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专业技术要

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经过前十多年发展已经相对饱和,甚至出

现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但进入门槛较高、发展潜力很大的信息业、金融

保险业、科技教育、现代运输业、通信业等受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

等限制发展不快。在“九五”时期实现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快于第二产业

的可能性不大,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之一。

3.人均年收入为1400元和吉尼系数为0.30—0.35。

吉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国家一般

认为0.3—0.4差距相对合理,0.4以上差距偏大。 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

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居民对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和共

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要求我国的吉尼系数小康标准低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合理区间为0.30—0.35。如果将城乡居民分别计算,目前吉尼系

数都在合理区间以内;但是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和价格补

贴纳入计算,1990年全国城乡居民合计的收入分配吉尼系数为0.36。另

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4年在全国范围内作的一次严格的PPS 抽样

入户问卷调查的数据计算,1994年全国城乡居民吉尼系数已达0.4343,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吉尼系数合理区间。近年来我国吉尼系数进入差距偏

大区间,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果。按照城乡不同的小康标

准,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为238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00元,城市居

民收入水平比农民收入水平高出1倍以上,达2.16:1, 这本来已经差距

偏大。但是,1994年城乡收入的实际差距已经扩大到2.60:1。1994年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分别为1919.60元和811.37元, 城

市居民收入的小康目标实际程度已达69.09%, 而农民收入的低标准目

标实现程度也只有63.18%。城乡合计全国居民人均收入1994年为1128.

6元,小康目标实现程度是69.2%。1990—1994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受

城市居民收入高增长的拉动,年均实际增长达6.68%;以此速度递增,

预计在1998年人均收入可以提前达标。

4.贫困人口比重为5%以下。

贫困人口是指尚未实现温饱、生存资料相对不足的人口。小康阶段

作为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过渡阶段,可以允许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还

保留温饱阶段的特性,但在社会主义中国不允许贫富差别过大,更不能

将众多的贫困人口带入小康阶段,必须在进入小康前基本消灭贫困现象

,贫困人口比重低于5%。1990年我国城乡合计有9000 万人口收入低于

贫困线,占全部人口的8%。1994年底全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7000万,

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全国加强了扶贫工作力

度,脱贫人口逐年增加,计划每年脱贫1000万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小

5.人均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为2600大卡,蛋白质为75克。

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认为,维持地球上一个普通

公民正常活动的标准饮食指标是每日2385大卡的热量、75克的蛋白质和

65克的脂肪。根据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粮食和畜产品供给条件以

及小康阶段的一般生理需要,我国小康水平的营养标准为人均日摄取热

量2600大卡,蛋白质75克,相当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根

据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作营养成分折算,人均日摄取热量已基本达

标,人均日摄入蛋白质1994年城乡合计66.8克左右,距小康标准还有8.

2克的距离。1978—1984年是我国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实现温饱的明

显转变时期,全国居民人均日摄取蛋白质由46.5克增加到61克,6 年间

提高了14.5克,营养水平提高十分显著。1985—1994年9 年间全国居民

人均日摄取蛋白质提高了5.8克。这一事实说明, 居民生活实现温饱以

后,食物质量提高带动营养水平上升的速度较缓,远不如由饥寒到温饱

转变时食物数量增加带动营养水平上升的速度明显。1994年人均日摄取

蛋白质75克的小康目标实现程度仅为67.2%。要争取在本世纪末达到这

一小康目标,我国的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必须有较快的发展,

居民食物结构有明显改变,而食物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变都存在

一定难度。

6.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5.5平方米。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标准为8—10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 砖

木结构住房面积小康标准为18平方米,加权平均后全国小康标准的居住

面积15.5平方米,即平均每人一间较宽敞的住房。1994年城市人均居住

面积7.8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4.2平方米, 加权

平均全国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2.37平方米, 小康目标实现程

度为71.02%。

7.恩格尔系数为47—49%。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我国城市小康的恩格尔系数标准是44—46%,农村小康的标准是50%

,综合考虑城乡标准为47—49%。1994 年城乡实际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

0.02%和58.86%,加权计算全国为56.34%,比初值60%仅下降了3.6

6个百分点。从60%到47—49%,应下降11—13个百分点, 小康目标实

现程度仅为35.83%。 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城镇住房等福

利消费制度改革落后和食品类价格1992年以来大幅上涨,根据我们运用

计量经济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1995—2010年变动趋势预测,随着城

镇住房、医疗、教育和其他生活福利消费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以及政府

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会有明显下降,可以实现

小康目标。

8.平均期望寿命70岁。

平均期望寿命是反映营养、医疗保健和环境效果的综合指标。据世

界银行统计,1988年中等收入国家的出生时期望寿命为66岁,高收入国

家为76岁,我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0年代末已达到70岁,明显高于中等

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我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基数较高的国情,我

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小康标准定为70岁,现已达标。

9.中学入学率为55—60%。

80年代末,高收入国家中学入学率为37%,中等收入国家为54%。

我国小康标准定为55—60%。据计算,1993 年我国中学入学率已达66.

5%,提前达到小康目标。

以上进程分析表明,自1980年向小康目标迈进开始,到1994年全国

接近小康目标的程度为72.39%,平均每年上升5.17个百分点; 如果90

年代后6年平均每年上升5个百分点,全国小康目标可以如期实现。但是

,90年代前4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 居民小康进程平均每年实际

只上升3.75个百分点,以此速度推算, 2000 年小康目标的实现程度为

94%(一般规定综合进程完成90%以上即可视为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因此,在“九五计划”时期必须针对第三产业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过慢

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主要难点,全国上下加倍努力,才可保证全国居

民作为整体如期实现小康目标。

二、城市居民小康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城市小康生活量化标准,结合各省(区)的

城市小康进程测算结果,在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的

基础上,综合判断,得出我国城市总体水平可能提前达到“小康”。

为直观地表达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小康标准的差距,以1980年向小

康迈进时的指标值为0,以小康标准值为100,计算出1994年城市居民实

际生活水平的综合得分,其结果表明:80年代在向小康迈进的征途上,

已经走过了2/3的里程。进入90年代,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

整个华夏大地又一次掀起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浪潮。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

,1997年,我国城市主要指标就可以达到小康标准, 综合进程将完成9

0%(一般规定综合进程完成90%以上,即可视为已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水平将可能提前三年进入“小康”。

分指标看,6项指标已经达到小康标准;7项指标能够达到小康标准

;1项指标本世纪末难以达标。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学入学率、人均日摄入脂肪、人均园林绿

地面积、每周工作日制、预期寿命已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

据有关部门测算,90年代国民经济的年均递增速度以8—9%为佳,

其依据是:(1)可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 使整个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2 )可以不拉大与亚洲“四小龙”

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差距。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580元。经过1992—1994年连续3年超过10 %的高速增

长,1994年我国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元(1990年价格计

算)的小康标准。

我国城市小康水平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主要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990年我国城市13岁年龄人口中入学率为91.7%,而小康水平的中学入

学率定为90%,这个标准超过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了

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从1995年5月始,最迟到1997年5月,我国城市职工每周制度内工作

时间由44小时减为40小时,这样每年的闲暇时间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

家的一般水平,提前实现5.5天工作日制的小康标准。

预期寿命现已达到70岁的小康标准,也超过世界平均61岁的预期寿

命,同时也略高于中等偏上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距离高收入国家的平均

水平尚有一段差距。

随着我国教育、医疗和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中学入学

率和预期寿命将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到2000年可以超过发达国家

平均水平。

2.人均实际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各项营养指标、恩

格尔系数和吉尼系数能够达到小康标准。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1994年城市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已达1920元。按照基本接近前10年平均速

度发展,1996—1997年人均实际收入即可达到2380元(1990年价格计算

)的小康标准。(这种计算依据收入结构现状测定,没有包括住房、价

格和医疗等制度改革中变暗补为明补而引起的收入增长部分)。

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日摄入热量和蛋白质等

4项指标由于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因此, 能否达标的关键在于控制人

口的增长。预计经过努力,本世纪末这些指标可以达标,但部分特大城

市和大城市住房方面任务较艰巨。1994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

7.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55%以上,离小康标准8—10平方米,成套率

60%还有一些距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政府已经十分重视城市

住房问题,开始推行“康居工程”后,城市住房问题可望有较大改善,

预计可以实现小康住房目标。

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1422元,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

的比重为50%。目前这一指标距小康标准还有一点差距。应该指出的是

,我国城市居民个人用货币支付的消费没有包括全部消费内容,其中住

房、医疗、教育、部分服务项目以及食品、燃料等消费由国家或企业以

福利或补贴等形式支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非货币支付的消费部

分增长30%以上,以致如果把这部分消费列入和相应的生活消费支出,

重新计算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居民近5年来恩格尔系数一直在48 %左

吉尼系数是国际上采用的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城市小康标

准值域是0.26—0.3。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特征是收入差距过大和

收入均等化并存。1994年按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低到高排队,占调

查总户数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生活费收入为6262.7元,10%的最低收

入户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644.56元,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

距,由1990年的3.2 倍扩大到3.8 倍。 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吉尼

系数1994年为0.25,根据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我国城市在1995年后

将从高度均等阶段转入相对均等阶段。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难以达到小康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上升缓慢,1994年只达到33%,与小康标准相比,还差7个百分点, 单

项分值只有63.92。若按80年代的增长速度,到2002 年才能达到小康标

三、农村居民实现小康目标进程分析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在我国,城市生活水平明显

高于农村,根据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的80%以上已经达到世

界中下等收入国家的生活水平。因此,中国的小康问题,实质上就是农

民的小康问题。农村能否如期实现小康,是实现全国小康的关键。

所谓农村小康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生活在温

饱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在小康社会的农村,物质生活比较

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人口素质(健康、教育

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治安良好。为表达农村

居民生活水平与小康标准的差距,以温饱值作为测算实现程度的起点值

,低于或等于温饱值为0;小康值为目标值,达到或超过小康值为100;

而在温饱与小康之间的数值则为(实际值-温饱值)/ (小康值-温饱

值),用它反映农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实现程度。90分以上为基本实

现小康,越接近100分表示越接近全面小康。分指标看,1994年5项指标

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水平,5项指标能够达到小康标准,3项指标经过艰苦

努力可能接近小康目标,还有3项指标在本世纪末难以达标。

1.吉尼系数、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人口平均预期寿

命和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标准。

我国农村小康标准中对吉尼系数的值域要求(0.3—0.4)比全国(

0.30—0.35)、城市(0.26—0.30)的标准为宽,主要是考虑我国农村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1994年农村内部吉尼系数为0.34,处

在较合理区间,符合小康标准。

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反映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服务消

费支出比重的小康标准为10%以上,1994年已经达到12.9%,说明农民

用于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交通、邮电、水电和各种生活服务方面

的支出比重比温饱阶段的2%有了明显提高。 农村电视机普及率的小康

标准为70%,与城市家用电器普及程度相比,这是一个较低的要求,

1994年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达到75.77%,提前达标。

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现已超过

70岁的小康标准,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小康社会,农民安居乐业,应具有起码的安全感,每万人刑事案

件立案件数应低于20件,1994年已经达标。

应当看到,五项提前达标的指标都是权重较低的非重要指标,四项

合计权重仅占25%,其中吉尼系数和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还可能发

生不利变化。

2.用电户比重、安全水普及率、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享受社会

五保人口比重和钢木结构住房比重等,预计可以在本世纪末如期实现小

住房、用电、饮水和交通是反映农民物质生活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指

标。跨越了温饱线的农民一直保持极高的建房积极性,农村住房质量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最为直观的变化。小康标准要求农村钢木结构住房比

重达到80%以上,1994年已经达到70.28%,实现程度为73.73%,根据

农民近年来的房屋更新变化,可以在2000年前完全达标。

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得出“要想富,先修路”的体会,农村公

路建设发展较快,小康标准中85%以上行政村已通公路的要求,1994年

已实现程度为85.7%,已经有81%的行政村通上公路。农村安全卫生水

普及率要求达到90%,1994年已经有85%的农村居民用上安全卫生水,

实现程度达87%。农村用电户比重要求为95%,1994年93%的农户已经

用上电,实现程度达95.6%。

反映农村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是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要求高于

90%,1994年实际为89%,实现程度已达97.5%。

五项可以如期达标的指标权重合计占20%,与已经提前达标的五项

指标权重(25%)合计,共占权重45%的十项指标有把握顺利达到小康

标准,另有55%权重的六项主要指标实现目标的难度较大。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蛋白质摄入量、衣着消费支出3 项指标19

94年小康分值在60—75%之间,在本世纪末实现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艰

苦努力,实现程度可望接近或超过9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小康的核心指标, 它所占权重最大(

30%)。农民收入能否基本达标对农村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具有“一票否

决权”,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实现程度超过90%以上,才可认为农

村基本实现小康。按1990年价格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小康目标

值是1100元,1994年实际为811元,收入目标实现程度为63.9%。 1990

—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速度平均为4.27%, 如果今后6

年每年平均递增4.27%,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43元,小康

目标实现程度为95%左右;要想达到1100元的预期目标值,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每年应当提高5.2%以上。 根据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和农村人

口城市化的进展,要长期保持农民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的速度, 使农

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可能性较小。如何有效地增

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我国农村小康乃至全国小康的首要难点,中央和地

方各级政府必须下真功夫,才能见效。

根据全国小康标准, 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在

75克以上,农村小康的这项营养标准与全国标准一致,因而实现难度较

大。1994年农民每人每天摄入蛋白质65克,4年中比1990年的60 克仅提

高了5克,实现程度只有64%,与小康标准比较差10克。 近几年农民的

食物构成变化不大,仍是以谷物为主,91.4%的蛋白质来自谷物,而蛋

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豆类、肉类、蛋类、鱼类和奶制品等消费偏少

,1994年农民每人消费肉类只有12.7公斤、蛋类为3.1公斤、 鱼类为2.

7公斤,远远不能满足小康营养标准的要求。由于超越温饱阶段后营养

水平的提高速度递减,要如期实现该指标十分困难。

农民衣着消费是反映物质生活的另一项指标,按照小康要求,农民

每年衣着消费支出应高于70元,1994年农民实际用于衣着消费的开支为

57.15元(1990年价),小康实现程度只有70.1%。 根据我们采用双对

数模型预测,2000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比重为7.98%,按农民人均消费

支出950元预测数计算,农民衣着消费支出约为75元左右。 由于该指标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紧密相连,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4.恩格尔系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三

项指标1994年分值低于45%,距小康标准较远,本世纪末难以达标。

1994年农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重为58.86%,比小康标准高出8个百

分点以上,实现程度仅为11.4%。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直接影响蛋白

质摄入量、衣着消费支出的小康目标实际;而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又是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反映。根据计量经济模型预测,2000年农村居

民恩格尔系数约为50.73%,即可认为:如果农民收入可达1100 元的小

康目标值,农村恩格尔系数小康目标实现程度顶多可达92.7%。

劳动力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很大影响,但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199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程度为6.9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仍占15.3%, 小学程度的

劳动力占38.2%,尚有19.82%的6—11岁儿童没有入学或中途辍学。小

康标准要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8年, 目前实现程度只有45

%,在本世纪末达标的可能性较小。

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是反映农村生活环境的指标,由于我国农村

电信事业落后,1994年只有45%左右的行政村已通电话,尚未达到50%

的温饱值,距70%以上的小康标准很远,实现程度为0,预计2000 年达

标的可能性很小。

按照中国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测算,1994年我国

农村居民小康目标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72%,基本与全国居民实现小康

的进度一致。90年代前4年农村小康进度每年上升4.4个百分点,“九五

”时期瞄准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指标加倍努力,我国农村整体水平将可望

基本实现小康,综合分值可以超过90%。*

标签:;  ;  ;  ;  ;  ;  ;  ;  

当前我国居民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的预测与展望_恩格尔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