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张军兰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不同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8.8%(79/80),术后检查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建议优先选用。

【关键词】 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44-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类急症,产后大量出血可能会危及到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与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等均有关,临床对该类病症的处理可分为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在处理较为棘手的情况下,多采用手术方式,其基本原则为尽量选用效果好且损伤小的术式[1]。本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该类病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0例,产后2h内出血量在500ml以上(剖宫产产妇在1000ml以上),经缩宫剂等治疗后无效,转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患者年龄范围为22~41岁,平均年龄为(27.9±3.6)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为(38.2±2.9)周;孕次为1.4次,平均为(2.6±1.1)次;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7例(占71.3%),胎盘因素16例(占20.0%),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3.8%),其他4例(占5.0%)。

1.2 方法

1.2.1术式选择 所用术式包括B-lynch、Hayman、Cho及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缝线为W3709,详见表。

1.2.2治疗经过 行B-lynch缝合术,先将子宫托出腹腔,查看压迫子宫后出血情况,出血明显减少,下推膀胱腹膜,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入路,分别在子宫右侧3cm和切口上缘3cm处进针和出针,缝线经宫腔并拉至宫角3cm处,再依次垂直绕向子宫后壁、子宫前壁,对应缝合,收紧缝线后未见出血,打结并关闭子宫切口;Hayman缝合术,对于阴道分娩患者,从宫颈内口上缘3cm处进针,剖宫产患者则从子宫切口下缘3cm处进针,前壁进、后壁出,绕至宫底打结,左右两侧操作过程相同;行Cho缝合术,出血严重处为第1进针点,前壁进、后壁出,贯穿缝合,另在两侧各选1进针点,一侧从前至后,一侧从后至前,贯穿缝合,未见出血,关闭子宫切口;行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从宫颈内口上2cm和右侧缘内2cm处入路,从前至后贯穿缝合,再从子宫后壁进针,贯穿缝合至前壁相应位置,未见出血,关闭子宫切口。

记录术后2h累计阴道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踪随访,常规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及宫体血运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出血量情况,所获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平均术前出血量为(1025.8±226.5)ml,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术后2h出血量为(31.5±6.8)ml,其中有效止血79例,失败1例,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后宫体收缩差,出血量达到2000ml,经B-lynch缝合术治疗,术后1h出血量再次超过1000ml,被迫改行子宫切除术。随访结果显示,B超检查提示子宫切口愈合及宫体血运恢复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危险性较大,在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应及时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止血,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从手术适应证来看,子宫压迫缝合术主要是捆绑和压迫方式来减少、减慢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引发的产后出血,选择相适应术式,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2]。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B-lynch缝合术是治疗产后出血最常采用的术式,就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而言,除了要合理选择应用时机外,必须明确术中相关注意事项,通常为挤压宫体出血明显减少时再行操作,缝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膀胱,控制缝线距离,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有关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刘劲松等[4]对6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施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有效止血率达到98.4%;本次研究中,80例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后患者患者,经不同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8.8%,与相关文献报道所获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分为B-lynch、Hayman等多种术式,适用于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姜群英,苏雪梅,司马玲,等.简易子宫压迫缝合术在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2(1):68-70.

[2]王丽娜,郑剑兰,肖丽.Bakri球囊联合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16(7):2661-2663.

[3]冯忠民,王绪山,王牧,等.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12(4):311-313.

[4]刘劲松,李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10(1):84-85.

论文作者:张军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张军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