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汉口医院 ;湖北武汉430012)
[摘要] 目的:通过对绍兴市人民医院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特点,探讨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25 例正常人血清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 观察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及诊断为SLE 的患者中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100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以SLE患者为多数有53例,占53%;诊断为SS,ITP,RA的患者则分别占10.7%,9.7%和9.7%。结论:抗核抗体谱的检测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性诊断作用。对SLE的诊断中,抗ds-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进行联合诊断,能提高SLE血清学诊断率。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谱;SLE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重要标志物。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检测是AID的筛选试验,而免疫印迹法特异性抗核抗体谱检测对AID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与治疗监测、病程转归与预后判断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往文献大多对荧光法抗核抗体与印迹法抗核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但是在常规工作中,作者发现荧光法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有时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不符合。为探讨IIF—ANA与LIAANAS的相关性,本文对100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对AID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标本 对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医院住院及门诊共100例诊断为各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的血清标本,在检验科进行ENA多肽抗体检测,将其结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其中SLE 46例、RA 21例、SS 8例、MCTD 8例、ITP 10例、PSS 3例、局灶增生硬化型IgA肾病3例、多发性肌炎(PM/DM)1例,共100例病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男10例,女90例,男女比例为1:9,年龄120~79岁,平均年龄为37.1岁;其中20~60岁之间的患者有82人,占82%;另取25例体检中心正常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
1.2 试剂 试剂盒购自北京欧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ENA自身抗体谱,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方法 数据各种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3例患者的EAN多肽抗体检测 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ENA多肽抗体14项中,分别视疾病不同而有1至7项不同抗体阳性,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25例正常人对照却未检测到ENA多肽抗体。100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以SLE患者为多数有53例,占53%;诊断为SS,ITP,RA的患者则分别占10.7%,9.7%和9.7%。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多项ENA多肽抗体存在阳性表现,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可达到82.71%,其次为SSB、Nukleosomen、Histone,分别占38.39%、34.95%、32.16%。在诊断为SLE的患者中,SSA抗体、u1-rRNP、Nukleosomen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52%、50%,抗Sm抗体、dsDNS阳性率为43%、39%。在SS患者中,SSA抗体阳性率为100%,SSB抗体阳性率有92%,其他抗体则阳性率较少。
2.2 SLE患者的各ENA多肽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关系 在56例SLE患者中,统计各ENA多肽抗体的阳性率,并且探讨当ENA多肽抗体呈阳性时,抗ds-DNA抗体同时为阳性的分布情况,见表3。
2.3 SLE患者的各ENA自身抗体与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通过对56例SLE患者中9种ENA自身抗体与抗ds-DNA抗体关系的分别比较,探讨各结果与抗ds-DNA抗体有无显著性差别,探讨联合检测能否提高检出率。
3 讨论
在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SLE 53例(占53%)、RA10例、SS12例,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其中男10例,女90例,男女比例为1:9主要好发于女性,且以20~50岁之间的患者为主,占63.1%,与文献报道相符。
文献报道中抗ds-DNA是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出率较高,而其他结缔组织病检出率则极少,也不出现于健康人群中,是诊断SLE的金标准之一。本文整理的数据中,诊断为SLE的患者ds-DNA阳性率为39.0%,与文献报道相符,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在53例SLE患者中,ENA多肽抗体与抗ds-DNA抗体同时为阳性的比较中,Sm抗体与抗ds-DNA抗体阳性的重叠率较高,表明Sm抗体与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较一致。本分析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疑问需继续探索:(1)Sp100检测阳性率较高,且弱阳性率较高(过多的弱阳性提示能否对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阳性率高是受药物治疗的影响,还是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结果;(2)有些患者10个月内多次检测,显示自身免疫标识物会发生改变,其改变受何因素影响,有何规律可循;(3)造成(1)、(2)出现的原因是否与试剂的质量有关系?(4)临床对PBC诊断主要依靠AMA-M2指标,但对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I、II、III型认识模糊,缺乏更详细的诊断,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陈舒,何蕊,吕进等.50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与临床血液学检测的对比性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5):610-612.
[2]齐为民,郭力,姜南燕等.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抗核抗体的分类测定[J].免疫学杂志,2000,16(5):395-395.
[3]徐兆珍,贾秀志,周海舟等.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1,34(1):73-76.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抗体论文; 患者论文; 多肽论文; 性疾病论文; 阳性论文; 自身免疫论文; 免疫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