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博[1]2016年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生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处于一切发展的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应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实践经验,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论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中国农业发展实践为基本研究对象,尝试以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村合作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关注的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共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农业发展思想为主体开展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结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基本经验,概括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本论文由引言、五个篇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概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集中围绕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等四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发展理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价值。第二章主要是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为专题,梳理了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成果,并阐述了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第叁章主要是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围绕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主要问题,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基本原因。第五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城乡协调阐明今后的发展方向。结语主要是对论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作出简要总结。
李志勋[2]2007年在《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更加完备的物质保障、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更加发达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经营形式、更加现代的发展理念和更加先进的新型农民,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形成的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叁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我们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新旋律。根据农业生产科学、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甘肃省平凉市泾河川区为例,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现代农业的科学涵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分析了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泾河川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内容,简述了国内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述评,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理论。本章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重点对现代农业的内涵、主要特征和类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叁章,泾河川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章介绍了泾河川区概况、资源状况以及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泾河川区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利条件,为泾河川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制约因素分析。本章提出了泾河川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目标,并从叁个方面对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模式及其选择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在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上,应坚持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具体运作上,可选择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原则、发展展布局等方面对泾河川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推进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对策。作为对策研究,本章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抓好技术和体制创新,加大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第七章,总结。笔者给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泾河川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对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的基本对策。
张军[3]2003年在《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讲,挑战大于机遇。 新中国农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进一步发展,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建设现代农业进程,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本文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性和基本要求入手,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某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性和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第叁部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国际比较 第四部分: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建议
朱玉龙[4]2017年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叁农”经济的稳定与高效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和利用问题,从2004年至今已经连续14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富农的新政策,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土地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由此出现了农村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当前农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在稳定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解决土地“叁权分置”和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效率一直不高,在实践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阻碍因素。因此,进行中国土地流转问题和目标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而且有利于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土地流转中土地地租、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规模经营、法律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马克思土地地租理论及其土地产权效益的平衡化对我国土地流转的作用;总结了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集体经济,农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高度概括了习近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叁权分置”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和进行农村改革的关键在于进行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坚持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促使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等经营方式的创新化,尽快建立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叁化”带“叁农”,用产业发展的最新理念来经营农业。同时,运用西方土地产权的增效、激励、约束和匹配功能,农业经济学的土地级差地租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发展和增长方式等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以解决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完善土地流转体系,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发展。其次,研究了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在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二叁产业发展、法律诚信规范化、社会保障完善等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市场化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低和经营者利益差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城市发展、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土地交易市场的建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前提,“两权分离”到“叁权分置”的多元化土地流转方式,从而推动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企业带动型)、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揭示了土地流转对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资源配置和农业经济与社保体系建设的作用等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第叁,首次系统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的成效与问题,剖析了不同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功能与可持续能力。系统分析了1978年十一届叁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土地流转对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土地非粮化利用、市场中介和土地银行匮乏、土地利用监督机制缺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业补贴与土地经营权分离、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化社会化服务欠缺、农民技能素质低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转包、出租、转让、抵押、互换、入股、信托等土地流转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探讨和研究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等9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特点、作用及前景,通过其缺点与长处、功能与作用、适应区域与范围、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大户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较弱,更适宜近期的土地流转;集体经营、能人经营、协会经营型、企业带动型生命力可持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更适宜中、近期的土地流转;而家庭经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可持续能力,适宜中、远期的土地流转。第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检验标准、基本原则和目标模式。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经营的成果经验,确定了我国土地流转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是否有利于农民增收、是否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是否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等4项检验标准和坚持农民自愿、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土地农用、兼顾公平和效率、坚持适度推进等6项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近期、中期、远期和未来土地流转的总目标和目标模式,其中未来总目标模式为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甚至跨国现代农业集团经营模式,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将会占据一定的份额;总目标为职业农民约占总人口的10%,农村土地全面流转、规模经营面积5000-20000亩/个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智能规模农业占全国农业生产总量的80%,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人均粮食产量500kg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100%,粮食净出口量占5%以上,智能化生产覆盖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达80%以上、农民收入翻两番达到9万元。近期土地流转呈现多元化模式并存,家庭农场、专业化合作社、能人经营、企业带动型等模式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种粮大户、集体经营、协会经营型等模式,大规模的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经营模式则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达到40%~50%、规模经营面积平均500-1000亩/个以上,市场化水平达4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50%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3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50%左右。中期目标模式为日益发展成熟的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等中等规模以上的土地流转模式占绝对优势,大规模的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得以发展,所占的份额将逐步扩大,现代化农业跨国公司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兴起和发展;发展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流转率达到65%以上。通过股份制或市场的有偿转让等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10000亩/个,市场化水平达到7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80%,智能化覆盖率30%以上,形成以知识创造为中心的技术生产体系,实现科技化农业生产,使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50%左右、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翻一番,形成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远期目标模式为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将升级换代,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所占的份额将首次超过中等规模以下土地流转模式的总和,出口创汇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日趋成熟;发展目标为全面实现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85%以上,市场化水平达到90%以上,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5000亩/个,农业生产全面实现生态化、智能化的特色现代化农业,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75%以上,信息化覆盖率100%,智能化农业6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5%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80kg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150%以上,形成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良性生态循环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及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群体。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与目标模式,研究提出了深化改革、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反哺乡村、工业支援农业、发展规模经济与智慧农业等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以及强化农民技能教育、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二叁产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资本化运作、完善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流转市场与流转银行、拓展经营权实施保险制度、科教服务引领产业品牌化与标准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法律诚信机制和推进“一带一路”跨国现代农业发展等11条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和激发我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壮大。
周尤正[5]2014年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文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是农村的小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础的是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农业发展规划。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时期。因此,分析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探寻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借鉴西方农业发展理论及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回顾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理论先导和创新成果,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历史经验,借鉴了国外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本文针对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叁中全会所作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推进城镇化等几个重点领域从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些基本认识,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虽然这些认识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当前农业发展中急需去规划、实施和突破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篇论文的结构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基础知识和有关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逻辑思路和创新之处;其次对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界定;最后对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影响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重大关系及相关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第一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来源。本章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而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则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难探索和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先导。尽管毛泽东晚年的一些探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失误和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主要回顾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本章首先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与时俱进的角度,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其次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第叁章“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主要介绍了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具有的中国特色。本章首先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其经验,又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路径;其次对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因、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指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前苏联的失误和偏差,通过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四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本章首先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指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形式是企业化;其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指出每一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服务社会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产业引导等基本措施。第五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农地流转规范化”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即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本章首先从涵义、特征、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探索流转模式、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第六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化”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问题,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章首先从当前我国农业经营面临的挑战的角度对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最后,着重对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发展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思路,并结合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对策的探讨。第七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动力:农村城镇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推动力,即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发展。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些重要举措。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多元化的视角、全文既注重经典文献分析,又注重对当前重大政策解读,既回顾历史经验,又观照国外发展道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二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成果选取几个重点领域,分章节进行梳理和探讨,力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冯虎林[6]2007年在《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都市农业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及市郊空间特殊形态的农业。特别是在我国,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极为迅速,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市农业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郑州市作为农业和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客观要求、基础条件和明显优势。目前,都市农业已经成为郑州市农业发展的主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叁年来,结合工作实际,查阅了大量文献,收集整理了郑州周边数十家典型都市农业园区相关资料,细致研究了郑州市农业相关政府文件资料。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案例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实践进行了较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并重点分析提出了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建议。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含义和主要特征;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功能和作用,并且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都市农业发展的特色;根据这些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其次,介绍和分析了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现状。郑州市都市农业表现形式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开发区、现代休闲农业、休闲农庄、旅游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农副产品产业化精深加工业、创汇农业等。郑州市已经建成了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6个,大型的示范园区有17个;产业化生产经营的蔬菜生产发展非常迅速,谎称区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温室大棚面积达到8万亩;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人数在千人以上,超过500亩的苗木企业有20多家,形成了由郑州特色的花卉苗木产业;以樱桃为主的果品产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面积达到近9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相当火药,拥有丰乐农庄、黄河大观、黄河庄园、四季同达生态园等几十处农业休闲旅游场所;崛起了如思念、叁全、金苑、叁鹿花花牛等几个品牌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第叁,通过对郑州市都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全面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四家典型都市农业龙头企业。选取的四个案例分别是:郑州市丰乐农庄——示范园区和旅游观光型龙头企业,郑州鸿宝园林——苗木花卉型龙头企业,郑州思念食品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河南花花牛实业公司——奶产业型龙头企业。比较系统地分析了郑州市都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出了不同园区建设状况的效益分析,为郑州都市农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经验。第四,重点提出了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对策。通过在一线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先进地区都市农业对郑州市发展的启示,提出了郑州市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而且深入分析了以“工业理念”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具体策略,最后对本研究中所得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邓卫平[7]2015年在《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财政支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根据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内涵指标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World Bank WDI Database(1960-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位于世界中等水平。进一步的比较发现,中国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产出效率、农业的集约化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9.5%、63.6%、41.1%,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甚远。农业科技水平、产出效率和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进一步,通过对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分析,本文系统分析了财政支农影响农业现代化的传导路径。这种路径表现为一方面,财政支农从投资的角度增加了农业的产出,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另一方面,财政支农通过发挥杠杆效应和乘数效应,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第叁,财政支农中导向性的发展策略,包括与之相伴的阶段性农业扶持政策,在不同阶段对于环境保护、集约化发展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后两者,正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表现。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农业科技化、农业效率、农业集约化与农业生态化这四大本质特征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曾经写入财政支农的具体规划中。在对财政支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国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检验了财政支农的叁种方式对农业现代化的四个维度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农方式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叁项费用以及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对农业科技化、农业效率、农业集约化以及农业生态化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这从实证的角度有力的支持了财政支农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结论。接着,本文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目标,分析财政支农的发展和变化。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财政支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拐点在农业GDP占GDP总量5%-8%之间;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美国、日本、欧盟等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约为50%左右;用PSE方法来评价各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内部结构趋势发现,从长期来看,生产者支持等值是下降的,消费者支持等值是提高的,一般服务支持等值则呈现出持续波动的状态;WTO规则客观上要求建立更完善、有效、符合国际规则的补贴政策,财政支农需要逐步从以农业直接补贴为代表的黄箱政策向以技术补贴、环境保护补贴为代表的绿箱政策转移。这些结论与本文机理和实证的研究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最后,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从财政支农规模优化、财政支农结构优化与财政支农目标绩效叁个方面提出了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农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张胜利[8]2014年在《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中国休闲农业呈现“井喷”发展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把握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此为选题进行了四年的系统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大陆30个省市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基础数据,探索了休闲农业相关数量指标及其统计规律性,并实现了对全国休闲农业分布密度的科学分区。依托湖南省面上调查的数据,分析了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经济学特征和地域分布特征。依托对2229个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个案调查数据,分析了休闲农业经营业主特征、生产性项目和服务性项目的成本/收益情况,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同时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理性依据。对中国休闲农业的质性研究发现:1、中国休闲农业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提出了中国现代休闲农业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萌芽催生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2、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共性特征分析表明,休闲农业是整合第一、二、叁产业的服务“叁农”的朝阳产业,通过巧妙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休闲农业成为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3、从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整体宏观环境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尤其是在筹资融资、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品牌传播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更为突出;4、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明显的:一是创意策划品牌化,二是服务人本规范化,叁是产业经营联盟化,四是技术集成模式化;5、对中国休闲农业的战略研究,形成了叁大基本战略思路:基于城乡统筹的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战略;基于地域分异的休闲农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基于文化价值论的休闲农业品牌文化战略。发展休闲农业的宏观管理策略,必须通过构建休闲农业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和共性服务平台等方面着手。其中,休闲农业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重点应考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土地制度改革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考虑加强政府促推休闲农业的项目建设。休闲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包括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休闲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平台,主动筹建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心、休闲农业研究院所等休闲农业科技创新专业平台,形成对休闲农业相关理论、关键技术、导向性技术的科技创新支撑。休闲农业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建设,通过专家队伍和技术人员培育,构建休闲农业人才资源库;通过对休闲农业管理队伍、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分层次针对性培训,全面提供行业的人力资源水平。休闲农业的共性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必须制订区域性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区域休闲农业有序、规范发展;通过制订针对性的行业规范或技术规程,规范行业行为;通过建设休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行业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高效运作平台。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发展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发展首先要在规范运筹方面理清思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为此,本文提出“六字真言”实施策略、“五大工程”实施策略、“四区联动”建设策略和“叁化配套”建设策略,为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提供思路和策略。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市场,从品牌发展、筹资融资、市场营销等领域,设计和实施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运作策略。对于实行委托—代理制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必须重视以下策略:构建特色化的企业文化;实行分层责、权、利授权;生产性项目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品牌战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管理策略,核心在于综合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刘子靖[9]2017年在《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创收的理念不断创新,农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的相关问题一直都是热点,宏观上讲是国家战略管理的一部分,微观上讲是为了每一户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许多科研学者一直都在探索更好的模式和技术。但是,尽管各方都在努力,农业现代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很多现实问题依然存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产量高却质量低的现状亟待提高。从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来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缺乏规划的指导,处于无序的、盲目的发展状态,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与环境问题,这与当代农业发展的内涵极为不符。本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需要科学技术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农业,是涉及众多领域的复合型大农业,是高度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金融化、科技化的农业,是具有多样性、多功能性的农业,是组织高度集合化、高度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本文具体的研究共有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阐明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一定的综述、总结与归纳。第二章主要是解释了农业现代化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对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些实践探索以及经验借鉴。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背景和现状分析引申至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要素探究和发展评价,针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对策和建议。第六章也即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小结部分,也是对未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构想。
李宝玉[10]2010年在《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对于国家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及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剖析环渤海区域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并研判环渤海不同区域现代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优势指数分析结果划分该区域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区;根据区位特点与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特定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与模式选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环渤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环渤海现代农业研究属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内容,其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农业区域优势导向理论、产业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针对环渤海区域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丰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这为该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国家和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3)以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分级目标,初步构建了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环渤海各省市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农业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科技水平较为突出,对农业的反哺能力比较强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以及滨海区,而偏远山区及缺乏特色的农业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北京的综合指数最高,达到0.79,其次为天津市,达到0.72,山东省为0.64,辽宁省为0.60,河北省最低,为0.595。分城市看,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发达阶段的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有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占5个),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起步阶段。其中,威海市因为发展海洋产业最为突出,其现代化水平最高,达到0.777;最低的张家口市,因为传统农业占据比重大而影响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仅为威海市的一半(0.382)。(4)通过构建比较优势指数,对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产中领域”的种植业农产品、养殖业畜产品以及水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种植规模比较优势和单产比较优势结果,环渤海区域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作物是高粱(1.2)、小麦(1.28)、玉米(1.32)、谷子(1.63)棉花(1.14)、蔬菜(1.24)和花生(1.44)。在畜产品比较优势方面,由于存栏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的相互影响,环渤海区域仅有奶类(1.05)和禽蛋(1.51)具备综合比较优势,应成为今后畜产品发展的重点。环渤海区域水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达到1.43,属于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区,可依托区域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产业。(5)按照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一致等原则,以县为单位,把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和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四种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制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即:都市型现代农业区由北京、天津等共8个大城市的城区和近郊区共59个市辖区组成,应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大中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的优势,发展精品农业、会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70个县市(区),应重点加强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山区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快畜牧业的产业化,同时要重点加强山区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共包括47个县市(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名优特色农产品,建设环渤海区域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工物流基地和现代渔业基地。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208个县市(区),应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6)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加大现代农业投入、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制定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等促进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D]. 闻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 泾河川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李志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研究[D]. 张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朱玉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5].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 武汉大学. 2014
[6]. 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冯虎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7]. 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及实证研究[D]. 邓卫平. 湖南大学. 2015
[8].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胜利. 湖南农业大学. 2014
[9].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对策研究[D]. 刘子靖. 浙江海洋大学. 2017
[10].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D]. 李宝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土地流转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三农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