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孙丽丽,

鸡东县人民医院 158200

【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 CT 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显著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死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脑梗死;临床价值;CT 诊断

脑梗死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是持续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痉挛引起的脑血管病,发病原因与高龄、高血压、长年吸烟、高血糖、高血脂及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1]。脑梗死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大、进展迅速,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占有较高发病率,目前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控制高血压、调整血糖、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来预防脑梗死;也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自由基生成、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等手段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及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也可以采用介入手术及溶栓治疗[2]。早期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及定位尤为重要,本次研究比较 CT 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54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认为脑梗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7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1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2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1岁,患者平均年龄(61.89±5.3)岁;观察组患者 27 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1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 82 岁,患者平均年龄(62.65±5.8)岁。其中后循环梗死患者 18 例,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 14 例,完全前循环梗死患者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1.2诊断方法 对照组采用颅脑CT的诊断方法,颅脑CT可以显示颅脑不同部位的横断面图像,对颅内出血敏感性高,对头部外伤、肿瘤、炎症等均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检查对人体相对无创伤。本次研究仪器设备采用 Brilliance i CT( 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 ),首先让患者仰卧在扫描床上,采用头先进方式,头部放在头托上,然后让患者双手放平,下颌微微向上抬起,让患者闭上双眼,取听眦线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扫描参数设置 :球管电压为 120 k V,机器电流为 380 m As,颅脑 CT 扫描层厚达 5 mm,层间距为 5 mm,横轴位扫描,记录扫描结果。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核磁共振近年来快速发展,图像信噪比高。对患者无创伤及放射损伤,对人体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仪器设备采用 Multiva 1.5T( 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 ),选择头颈项圈,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的 T1WI、T2WI 及横轴位的 T2FLAIR 以及 STIR。

1.3 观察指标 观察54例脑梗死患者分别行 CT 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为 74.07%,而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为 96.30%,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显著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由于该病特征不具备特异性,往往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今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脑梗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临床上需要探讨出能够简单快速的诊断出脑梗死的 方法,以期达到改善疾病预后的目标[3]。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用于诊断

脑梗死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便同其他医学检查技术配合使用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对患者的任意断面,特别是小脑、脑干等进行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使用较为便捷。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为 74.07%,而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为 96.30%,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显著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潮萍 , 张振华 , 戴士晨 .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价值分析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2(3):120-122.

[2]秦波 , 张兴云 , 王澍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CT 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16, 37(13):1702-1703.

[3]李彬 . CT 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 大家健康旬刊 , 2016, 7 (11):23-24.

论文作者:孙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孙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