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183;连锁#183;大发行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发论文,行商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经营道来已久,发行集团亦然;在这两个事件之前,还有一个大中盘,大中盘更早,被呼吁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三件事,单独看,似乎不相干,但连在一起看,却又像一条线,把我国图书发行业的改革串在了一起。这三件事是我国图书发行业近十年来改革和发展的三个标志,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对我国图书发行业开出的三个药方。这三个药方不是同时开出的,而是一个一个地开出的,是在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背景下开出的,它们就像一条线,串起了我国图书发行业近十年来的进程。
假如说,连锁经营是最后的一个药方,那么,这个药方又不成了怎么办?现在,已经有人开出了一个更新的药方——股份化。股份化是不是灵丹妙药,可以一揽子解决图书发行业存在的问题吗?我国工业企业的改制,搞了股份化,也并不是搞一家,活一家,也有搞股份制垮了的。要找出我们的症结,从产业深层挖掘原因,而不是把问题仅仅归结为产权。假如仅仅是产权问题,那倒好办了,大不了私有化,也用不着这么多人费尽脑汁开什么药方了。
谁是产业的组织者
连锁经营不好吗?集团化不好吗?大中盘不好吗?都好,在理论上讲,好之又好。那存在什么问题呢?问题是现实总和理想不一致,现实像喜马拉雅山的冰雪难于被理想的阳光溶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搞活大中盘的呼声,最终被各省的批销中心建设和大卖场建设所淹没。做大做强的集团化号角,最终也被限定在各省的行政边界之内。在一省的范围内,集团化怎么搞,最终圈定在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集团化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是我国发行集团的活的灵魂,没有了连锁经营,集团将只剩一个行政的空壳,各个书店之间将如一盘散沙。集团离不开连锁,但也正因此,连锁也离不开集团,离不开以省为界的行政壁垒。
地方割据成为改造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则和组织形式的最有效的武器。在西方,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国范围内,市场的规则是平等的,在各个行政区域间是没有壁垒的。难以想像,一个省可以培育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发行集团,无论它是连锁的,还是非连锁的。把一个产业限定在一个省或一个州,实际上是把一国统一的大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各自封闭的小市场,把产业压制在一个狭小的规模上,保护了落后,限制了扩张和发展。
大中盘、集团、连锁,只要在一省的范围内,什么都好说,一旦跨了两个省,就难如登天。换句话说,我国图书发行业的组织者是“省”,是一个具有鲜明行政属性的“省新华书店”。“省新华书店”是我国图书发行业的真正的“主体”,是所有政策的真正的左右者、执行者、改良者。
所有的改革都落向了“省新华书店”。大中盘的呼吁,强化了“省新华书店”的物流功能。集团化的改革,强化了“省新华书店”对省内各级新华书店的控制权。连锁经营的发展更是在业务上建立了以省为范围的各级书店的内在联结。“省新华书店”在历次改革中得到固化,坚如磐石,已经成为我国图书发行业现有格局的主导者和不可动摇的力量。
在现有格局下,跨地区的连锁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在中国目前,不具备产生大发行商的条件,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依然被分割为以行政划界的各省的小市场。
集团、连锁和中盘的统一
集团是靠资本的纽带联结起来的若干企业的集合,是为集团母公司服务的,是以母公司的利益为转移的。母公司可以扩充业务,并购其他的发行公司,也可以出售、转让集团名下的子公司。一个商业集团不一定是连锁的,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在我国的发行集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连锁的形式,集团和连锁天然地合二为一,成为了集团式连锁。
集团式连锁是传统的“省新华书店”在市场体制下的新的存在形式,其本质属性依然是“省新华书店”,其基本机理是在一省范围内建立一个自我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发行体制。从批发到零售,从商流到物流,从设施到人员,从资金到信息,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实现对省内市场的垄断。
对外省市场的辐射是存在的,但主体在省内,因为其基本的出发点被限定在本省范围内。集团式连锁借助行政及其区位优势,可以迅速地建立强大的内聚力,形成对省内市场的绝对或相对垄断。可以说,集团式连锁把“省新华书店”真正推上了市场主体的位置,实现了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实现的独立化“人格”,成了主宰发行业的第一力量。
集团式连锁与一般性的连锁经营不同,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有:
(一)以行政边界为连锁边界
以省为界成为我国集团式连锁的最重要特征。各个省自成一统,互不相涉,小富即安。“连锁”把省内新华书店“连”为一体,把省外新华书店“锁”在界外。发达省区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市场广大,连锁经营会极大地促进本省图书市场的发展。但落后省区,由于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市场狭小,连锁经营会增大图书流转成本,削弱对市场的引导。
(二)集团凌驾于连锁之上
集团凌驾于连锁之上,集团的利益高于一切,各个连锁店实际上是集团的各个行政附属,不具备独立的市场主体权限。由于国有资产的统一性,给予了“省新华书店”全权经营本省新华书店资产的权力,“省新华书店”成了集团利益的集中代表。
统一进货,成了所有集团式连锁的不可撼动的铁的定律。即使在非连锁集团下,统一进货也是一条不可撼动的铁律。集团式连锁的客观动力就在于对发行利润的垄断式占有,而不在于连锁本身。通过连锁,实现对市场的占有,从而获取大批量进货的利益让渡,是一般市场经济中连锁经营的一般形态。我国发行业中的集团式连锁,由于对市场的占有早于通过对各个新华书店的集团化而完成,因而,连锁的实质主要不是市场,而是利益本身。
集团凌驾于连锁之上,实现了图书利润从出版向发行的迅速转移,并同时实现了发行利润从各个连锁店向集团的迅速转移。集团实力明显增强,物流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大卖场建设不断发展。
(三)在一省范围内实现了集团、连锁和中盘的统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唤的大中盘,终于在集团内得以实现,连锁经营也因此而具有了物流基础,连锁经营又使集团具有了在一省范围内开展发行活动的经济基础,为集团把势力覆盖到全省范围提供了日常的组织保证。物流中盘的建立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集团式连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连锁经营是集团式连锁的经济组织形式,“省新华书店”是集团化的核心,是其利益的指向和灵魂。
正是“省新华书店”实现了集团、连锁和中盘的统一,尽管是在一省的范围内。集团、连锁和中盘的统一,在一个省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占主导甚至垄断地位的发行商,这一发行商是其他渠道所不可比拟的。
(四)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独资或国有资产控股
以“省新华书店”为核心的集团式连锁,其资产结构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独资,至少也是国有资产控股,因为其行政特征阻碍了多元化股权的融合。国有非发行资金以及其他非国有资金一般不会也不可能参与集团的经营,它们是从利益的角度切入的,是一种机会投资。
(五)集团结构畸形,头重脚轻
集团、连锁和中盘的统一,形成了一个比较集权的管理结构,利益和权利基本集中于集团,对于基层连锁店来讲,经营主权让位于管理权,基本损失了发展冲动。由于现在的连锁店几乎就是传统新华书店系统在计划体制下存留下来的门市店,因而,这些店之变为连锁店所改变的,几乎就是把20世纪80年代下放的市场进货权部分或全部地上交给省店而已。利益不断向集团集中,连锁店的经营被忽略——也由于各地市场环境的差异,把原来的门市店改造成连锁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利益统一于集团成为了最重要的策略。
在集团的发展中,这一利益倾向不断强化。头重脚轻、结构畸形成为集团式连锁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是集团式连锁的致命伤,它最终将迫使集团式连锁的瓦解。
当成为不良资产的连锁店趋于增多时,当现代化的物流系统难以获得基层连锁店的支撑时,当利益的集中已经难以为继时,集团式连锁将向市场化的集团或连锁转化,一个或几个辐射全国的大型的发行商将横空出世。而这一天的到来,一般伴随有竞争者的出现。
呼唤大发行商
集团、连锁和中盘在一省范围内的统一,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式连锁的内聚力。集团式连锁内聚力的增强,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它抵抗外来资本进入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对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阻力作用也日趋增大。地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的矛盾不断增强,这一矛盾表现为书店集团与出版社之间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
出版社是图书产品的生产商,它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在各个省各自分割的格局下,图书的发行成本大大提高,它要与多个集团达成销售协议;并且,由于集团式连锁在一省范围内的强大的发行能力,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议价能力大大提高。在众多集团式连锁的包围中,出版社从一个图书的总发行者变成了一个图书产品的加工者,图书利润开始大量地从出版环节流向发行环节。图书出版利润的降低,严重影响了图书的创新,一个覆盖全国市场的大发行商,日益成为出版社利益的代表,出版社呼唤大发行商。
谁能够成为大发行商,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图书的流通,谁能够冲破集团式连锁的壁垒,谁就将成为出版社的救星,成为图书市场的主宰者。这样的发行商超越于一地市场,以全国市场为舞台,它可以是连锁的,也可以是集团的;可以仅仅是商流的中心,也可以仅仅是物流的中心,但它代表的一定是全国的市场,是图书流向全国各地的总中枢。
这样的大发行商是全国统一市场的主体,它们的利益与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紧紧联在一起;也只有这洋的大发行商的产生,全国的图书市场才可能实现统一。这样的大发行商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主动地要求全国市场的统一,它们就是全国统一市场的代言人,它们将取代集团式连锁的市场主体地位,而成为产业运动的最重要的组织者。
连锁是个饼
集团式连锁由于其固有的属性,难以成为这样的大发行商,它们中的大多数将依然是地域市场的组织者,但区别在于,其产业链条的直接上游将不再是出版社,而是大发行商。与此同时,集团式连锁的行政属性也将转化为完全的市场属性,即或者变成集团,或者变成连锁——它们对地域市场的垄断性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