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论文_曲林丽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论文_曲林丽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应用的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人。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施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疼痛护理干预,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结果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患者满意度较高,治疗效果很好,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病情,缓解效果疼痛,提高治疗满意度,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创伤骨科;疼痛;护理干预

引言

人们一旦受到外界伤害很容易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是创伤骨科患者,骨折患者因为身体剧烈疼痛导致受伤部分功能丧失,而且愈合速度较慢,时间较长,疼痛将会存在于整个愈合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长期的卧床休息,由于疼痛折磨导致患者很容易产生惧怕感,对各种生活活动产生畏惧,同时经常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程度,不利于治疗。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这样才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专门选取了100创伤骨科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为以后的治疗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18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8±7.2)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人。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分布在21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6.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分布在18岁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5.2)岁。两组患者自然资料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5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行基本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注意做好病房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顺畅,光照适宜;及时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疾病知识的普及,叮嘱各个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

在手术之前做好患者病情的评估,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

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以往的护理经验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一旦患者病情出现严重变故时,医护人员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对其实行最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仔细询问,了解患者心中的顾虑。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普及手术知识,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顾虑,语气和善,有问必答,及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教育,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增强治疗信心,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后护理

在手术完成以后,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大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要引导病人家属去鼓励和安慰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除此之外要做好病房的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勤换洗被褥,保证患者的良好心情,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3).止痛护理

首先是术前镇痛:在进行手术之前用止痛药进行区域阻滞,根据病情控制好摄入量,避免手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疼痛。例如可以在术前8小时服用400毫克的西乐葆。其次是术中镇痛:用止痛药对伤口进行阵痛。最后是术后镇痛:手术之后同时进行区域阻滞和药物阵痛。

(4).功能锻炼

在手术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四肢手术特别要注意肢体的运动,根据情况控制好运动量。这样才可以避免肢体出现肿胀以及憋痛感,不仅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疼痛。

1.3观察指标

(1).根据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来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剧烈疼痛、疼痛、一般疼痛、不疼痛。

(2).使用Barthel指数分析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满分100分。

(3).评价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χ2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对照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的人数有26人,占总数的52%,观察组患者中有45人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占总数的9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相近,无显著差别。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疼痛程度改善极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比较

经过Barthel检验后可知,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指数评分为(56.2±7.5)分,其治疗满意度为76%,而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指数评分为(75.6±11.3)分,其治疗满意度为95%。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更高。

3 讨论

骨科患者绝大多数都是突发性事故造成的伤害,必须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疼痛剧烈,同时对疾病了解甚少,导致思想压力极大。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怀疑的心理,很不利于临床治疗。创伤骨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一旦麻醉药失去药效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手术之后的2到3天内,如果情况严重很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呕吐、血压升高等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手术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疼痛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不良心理,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50人中有45人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治疗满意度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由此可见,在对创伤骨科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实行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治疗效果,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轩宗香,赵亚丽.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应用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03):227-228.

[2]张晓茂.浅谈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3860-3861.

[3]王俊.廖鹏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38.87.

[4]黄天雯.何翠环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3(46):222.

[5]杨金星.杨欣建等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3):199.

论文作者:曲林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论文_曲林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