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_市场经济论文

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_市场经济论文

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模式论文,现代市场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原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我国既要借鉴其经验,又不能全盘照搬,而必须从特殊国情出发,选择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宏观调控模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模式 政府主导型 自由式 市场调节 国家干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模式,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新课题。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我们既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有益经验。本文拟通过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不同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揭示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探求一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模式,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德、日、美的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无论是自由市场经济,还是社会市场经济,都已超越了自由竞争的初始阶段,进入了有序的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以及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同,宏观调控的模式也各具特色。为了借鉴其经验,下面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原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宏观调控模式进行剖析和比较。

1.原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所谓社会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调节与国家有效干预结合的市场经济。德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竞争是实现经济繁荣的最佳途径,因而主张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让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又反对旧自由主义者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因此,社会市场经济是市场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的有机结合,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为核心,通过国家适度干预,保证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在这样的体制下,德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是:

第一,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摒弃中央集权的统制经济,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运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但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为了建立市场竞争秩序,防止不道德竞争,以达到经济权力分配上的公正,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最主要的有《关于不正当竞争法》、《反对限制竞争法》等。

第二,国家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有效的调控,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稳定的价格、充分的就业、外贸收支的平衡、经济的持续适度增长。这一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的,其中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联邦银行对货币量的控制与调节主要通过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来实现。此外,联邦德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控:一是调节经济周期,二是调整经济结构,三是保障社会经济健康运行。

第三,充分保证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权,既赋予企业自主决策的自由,又使其承担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和经营主体。

为了保证企业独立自由地进行经营活动,大中小企业只按法律法规向政府交纳税赋,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管辖。为了防止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造成混乱,也规定了企业在有处置其财产自由的同时,又必须承担义务。

2.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所谓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是指经济的运行和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但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的模式。日本的采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是凯恩斯理论及其在日本的代表官厅学派。他们认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宏观调控的中心问题是针对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市场失败”采取对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现实中出现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进行调控,以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同时政府以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进行导向,并依靠财政、金融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具有自下而上的官员主导型决策体系。

日本宏观调控的主体虽然是政府,但民间组织,特别是企业集团的影响力,在6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加大。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决策体制由三部分构成:(1)自下而上的“禀议制度”;(2)官民合一的审议会制度;(3)存在于政府与企业间的民间组织和团体。 日本政府宏观决策的方式,主要是协商讨论,政府和财界在相互磋商中形成国家目标,企业保证完成目标,政府则为企业完成目标创造条件。

第二,实行有效的政府计划指导。

日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最终由私人企业作出,但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其中产业政策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强有力的工具。日本的计划基本上是诱导性的,计划的宗旨是指明经济走向,表明政策主张,为企业提供信息,协调各方面利益。计划主要有三种,即经济企划厅的中长期经济计划、经济企划厅的年度经济预测计划、国土开发及地区开发计划。

第三,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保证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行。

日本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其中经济手段,特别是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是最基本的。日本的财政体制是有限分权制,即地方握有的财源和事权以不妨碍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为限度,中央虽然保持对财政的控制,但又不包揽地方事权,从而有利于形成既有中央集中又有地方合理分权的良好局面。从金融手段看,战后日本的金融体制是典型的政策金融体制,其政策工具包括“窗口指导”、“官定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政策性金融。因为这种政策性金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公开性和有像性,所以对资源配置和调控经济具有较大的作用,同时又不会给财政增加负担。行政手段在日本的宏观调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通常包括行政法规、行政命令和行政指导等内容。行政指导是日本行政手段调控的重要特点,其主要方式之一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官民协调恳谈会。

3.美国的自由式市场经济模式

所谓自由式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政府干预较少、以间接性需求管理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干预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应遵循一种自由放任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实行的是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的自由调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反危机的出路在于加强国家干预。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提倡自由放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实施了经济复兴计划“四条纲领”,带来了美国经济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80年代末,美国经济又开始衰退,新自由主义面临危机,于是又出现了干预与自由相混合经济理论。克林顿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混合。从总体上看,美国自由式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特点是:

第一,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

美国垄断资本实力之强大和控制之严密,在西方国家中十分突出。但是,其国家垄断的行业则很少,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大,而且目前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将其纳入市场竞争的范围。因此,美国经济的运行基本上是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要素资源,政府只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和运用财政及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第二,在市场作用基础上,国家在宏观领域对社会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进行调节。

生产领域倾向于不用全国性计划来约束垄断企业的活动,也不搞国有化;分配领域虽然也通过税收进行调节,但又注意不妨碍企业的积极性;虽然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但又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无所不包。

第三,法律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法律制约着一切企业的行为。企业虽然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但是必须按法律的规定经营。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管理也必须依法进行。美国已形成了一个极其完备的法律体系,政府通过这些法律,消除垄断资本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扰乱正常经济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的利益。

第四,制定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是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方面。

美国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贸易政策等等。此外,政府还运用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发展,通过向企业订货的方式引导和激励企业投资和生产,并进而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以影响和引导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从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在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二、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上述三国的宏观调控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宏观调控模式。对这些宏观调控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借鉴其成功的和有效的经验及措施,对我国选择科学的宏观调控模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从对上述三国宏观调控模式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其共同之处包括:(1)以私有制为基础;(2)既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重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3)综合运用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与此同时,三国模式又有着一些不同之处。德国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以私人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为核心,通过国家适度干预来保证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它一方面利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谋求社会公正;另一方面又力求通过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强化竞争,讲求效率。同时,德国还利用财政政策和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日本的市场经济与原联邦德国相比,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更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日本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是通过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诱导实现的。这种计划是指导性的计划,它是依靠各社会阶层、集团的合作来实现的。在这里,国家设有全国性的计划管理机构,负责收集市场信息,编制年度和中长期的国家计划,从而使市场经济同计划指导、集中和分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高效率的机制。它既保存了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同日本相比,美国对经济的干预比较重视经济立法和制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作用,而排斥国家计划的作用。首先,美国重视对经济实行政策调节,即运用金融、财政、法律等政策干预经济,尤其是侧重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总量进行调控。此外,美国排斥国家计划。美国既没有专门的国家计划部门,也没有国家的年度或中长期财政预算来引导社会投资与消费。

从对以上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剖析中可以看出:

第一,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市场的重要标志。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看,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阶段,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并非是完全可以自动平衡的经济。它也不能解决总体性的经济波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非自愿的失业等问题。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过较大的破坏。由此不难看出,从崇尚自发的市场调节转变为普遍推行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既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标志。所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也必须实行宏观调控。

第二,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应以本国国情为依据。

上述三国各具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反映了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也与各国的国情相适应。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宏观调控模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即使同一国家的模式,不同阶段也不尽相同。如前所述,美国20世纪30年代前与30年代到70年代的宏观调控模式不同;而70年代与80年代的宏观调控模式也不相同。

我国无论是在社会制度,还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于资本主义各国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审慎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宏观调控模式。对国外经验的态度应做到,一要借鉴,二不照般。我国选择宏观调控模式必须注意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为此要坚持以下重要原则:(1 )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 )必须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3)必须同参与世界市场竞争需要相适应。

第三,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是既能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模式。

因此,中国应选择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计划为导向,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模式。为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做到:(1)重新规范政府行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塑造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的宏观调控主体。(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建立机制完善、规划健全、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3 )重塑微观经济主体,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第四,加强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必要时辅之以行政手段。

从战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可以看到,虽然各国国情不尽相同,但它们却都比较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尤其是通过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在宏观调控手段问题上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来实现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和经济的顺利运行,同时适当地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开创性事业,上述的比较和分析说明,要建立这样的经济体制,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运用好这两种手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

标签:;  ;  ;  ;  ;  ;  ;  ;  ;  ;  ;  ;  

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