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富[1]2000年在《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文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过三载,但人们在谈论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时,往往谈论的只是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一时间减负成了热门话题,而对于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创造力的致命缺陷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创造力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本文探讨了创造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我国教育现状,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课程结构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原因,针对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实施教学创新、发挥考试导向作用、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设想。 创造力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去倡导和培养每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溶进一个民族的血液之中,其结果必然会有大量的创新成果涌现。为此,本文提出了将创新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的重要观点,通过德育机制培养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又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万佳颖[2]2017年在《课堂互动中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载体是人,人的创造力培养是一切知识创新的源泉。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人才,是最有可能掌握知识资源进行创造的人选。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决定一个国家知识创新在世界教育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从各个角度探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作为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最直接、最基本的形式,是影响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互动过程,它作为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最直接、最基本的形式,是影响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论文以小群体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交往沟通理论为基本依据,以研讨式教学为例,具体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探索性的研究了课堂互动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论文首先从创造力的构成因素入手,具体分析了研讨式教学的互动性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关系,其次深入阐述了课堂小群体互动社会运行机制中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同辈群体、集体评价对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功能,最后基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目标的需要,从群体结构、评价体系、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当下我国研讨式教学模式功能的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包括课堂互动中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生创造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讨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方法的说明、研究的逻辑框架和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的理论和核心概念的介绍。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的介绍。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是一种群体互动,研讨式教学以小群体为学习单位,因此本文主要以小群体互动理论视角即小群体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线索对研讨式教学对研究生创造力培养问题进行理论梳理。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介绍,主要包括研讨式教学、研究生、研究生创造力和课堂小群体互动。第三章主要是关于研讨式教学与研究生创造力关系的介绍。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创造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介绍。创造力的构成因素主要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个结构共同构成并影响了创造力的发生发展。第二部分对研讨式教学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关系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了研讨式教学的互动性对研究生创造思维、创造风格、创造动机、创造人格、创造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及研讨式教学对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现状。第四章主要是从本质上分析了研讨式教学即课堂小群体互动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首先,本章对研讨式教学与课堂小群体互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研讨式教学在课堂互动教学中主要是一种课堂小群体互动,且研讨式教学相关规定客观上保障了课堂小群体互动的效果。其次,关于课堂小群体互动社会运行机制介绍,认为小群体互动主要受群体自身结构因素和课堂教学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以互动为核心,通过学习群体的构建形成了课堂小群体互动的内部系统;同时通过教师对群体目标任务的确定、对群体的监督指导和评价形成了影响群体内部结构的外部系统。再次,对影响课堂互动效果的群体结构因素和影响课堂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互动方式、教师领导方式、课堂气氛和同辈群体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D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小群体互动学习对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效果进行调查,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五章针对研讨式教学存在的跑题现象、搭便车现象和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激励性等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提出了建构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和对小群体互动过程的监控与干预、加强学生对研讨式教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同伴协作意识等具体的措施。最后,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一,课堂互动中的研讨式教学实践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造力的重要教学模式。第二,群体的结构因素和课堂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互动方式、教师领导方式、课堂气氛、同辈群体等社会因素是影响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社会因素。第三,针对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措施。
乔惠芳[3]2010年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还有死角和漏洞。譬如,高校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影响了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工作能力的施展,甚至影响了她们的成才和就业,并由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审视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女大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其谋生和就业的保障,而且还保障其政治上有地位、人格上有尊严、发展上有后劲、生活上有幸福。在高等院校,一般来说,女大学生的智商、情商并不比男生差,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们的创造力的培养及其达到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呈现出相对弱势,影响了其自信、自强,成为了她们健康成长的一大桎梏。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不和谐音符与和谐社会的主流格格不入,与以人为本的主旋律极大不合拍,与科学发展观激烈碰撞,与社会主义的宗旨极不相容。一句话,此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本文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理论为支撑。其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依据。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智力、体力等方面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能够承担起多种社会职能而非单一社会职能,最终实现奉献与回报的有机统一。本文以社会调查与实证数据为基础。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研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对于成文大有裨益。本文以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论证为内容。这是文章的主干部分,是研究女大学生创造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联系的集中体现。本文的理论创新。笔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观念、介体、环体、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基本路径。
潘仪[4]2009年在《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已经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教育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新课改将改革的重点放到了课程改革上。随着对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课程,研究课程的文化建构性成为学术的热点,课程文化的概念被引入。文化对创造力发展和发挥有直接的影响。课程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个种类。课程文化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从研究课程文化的内涵入手,对课程文化作出全面地、透彻地解析。主要从研究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得出课程文化的定义,以及课程文化的特征,最后分析了课程文化的构成要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课程文化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关系。论文分析了创造力的内涵和特征以及课程文化是创造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原因,诠释了优良的课程文化对于创造力的作用。第三部分,论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文化所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描述了传统课程文化观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不利因素,第二部分指出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中阻碍创造力培养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论文从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来阐述推进学生创造力开发的课程文化体系的运行。分别要塑造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课程物质文化、构建具有人性色彩的课程制度文化和重塑倡导创新精神的课程精神文化。
刘冠华[5]2007年在《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开展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然而在创造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只是人类必教性的问题,即创造力如何教育、怎样培养的问题,却忽略了必教性的前提——创造力的可教性。创造力究竟从何而来?创造力是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创造力和教育二者的关系如何?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创造力的来源问题,分析并指出了神秘主义创造观、遗传观、环境观的片面性,得出创造力是遗传、教育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从而充分肯定了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获得提高的可能性。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创造力的发生机制,突破了以往只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或者单纯从某一角度的对创造力可教育问题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文章又从生物学和哲学的角度分析并给出了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的理论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了新的科学依据。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既然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那么,是不是说教育就是创造力发展与提高的充分必要条件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质上,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和提升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压抑和阻碍人的创造力。针对于此,文章最后一部分剖析了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创造力培养和创造教育建设的若干策略,以便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教育的开展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赵丽[6]2014年在《创造力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调查创造力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以漳州市1000名小学高年级(三、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经测评合格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结合多元统计学对性别、年级和学校三大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年级和性别之间的学生创造力水平有一定差异,其中个人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女生的创造力显著高于男生的创造力,五年级创造力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校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办学质量、教学硬件越好的学校创造力教育开展的越好,相应的学生创造力也越强;家庭子问卷结果显示,家庭创造力教育方面对性别无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校依然是创造力培养的主导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习资源等均为提升学生创造力可行的方法;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习惯有助于孩子具备更好的创造力;此外,多观察周围事物、勇于表达自我观点、敢于质疑权威等也是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可行的方法。本研究为创造力教育的开展情况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改善创造力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胡小勇, 朱龙[7]2017年在《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创造力培养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时代,学习环境愈加智慧化。基于智慧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习者也正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智慧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支持作用,并以提升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借鉴创造性认知过程四阶段的观点,构建了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创造力培养模式。该研究进一步采用单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准实验研究,通过三轮实验从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三个方面对创造力培养模式效果进行了测量,并结合访谈了解学生对应用该模式的态度。数据和访谈分析表明,该模式在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燕京晶[8]2010年在《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群体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研究生的创造力明显处于劣势,缺少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兼具学理性与技术性的综合问题。研究生创造力是现代创造力理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在内涵上包括研究生创造行为、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从创造主体与环境的角度看,研究生创造力系统包含着3个子系统:研究生的认知子系统、人格子系统和社会文化子系统。研究生创造力也可分为内隐创造力和外显创造力。研究生的内隐创造力是指与研究生自身有关的一些体现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是指具有的创新的生理机能、智力与非智力品质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研究生的外显创造力是指研究生能够产生新颖而适用的观点、技术等成果,而且这种成果具有改造世界的向导性、确定性、可操作性与可预测性,并且能够得到导师、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研究生创造力的生成符合“刺激-解释-反应”的思维与行为模型,具有一个从内隐到外显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的人格特性、认知风格、研究生导师及其所在科研团队文化都是促成研究生创造力的基本要素。研究生的创造成果在实践中存在着“新”与“和”的境界差异。这意味着研究生的创造力存在着可量化的等级差异。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创造力级差”概念,将研究生创造力划分为3个层次,即较高、一般、较低。将其用于建构评估、激励与提升研究生创造力的可操作性体系。“研究生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级差”概念的提出,充分依托、借鉴了中外学者的现代创造力理论。西方的吉尔福特、托兰斯、加德纳、阿玛贝尔和斯腾伯格等人从物理的层面上深入地探索了人的创造力,尤其是斯腾伯格的“创造力投资理论”对考察中国当代研究生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参照性与启示性。刘仲林等人从情理的层面深入解析了人的创造性及其与文化特质的关联。这从学理上为提升中国研究生创造力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支持。外国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状况是探讨中国研究生创造力的不可或缺的参照体系。美国、德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及其创造力状况表明:他们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不断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拓展研究生教育的筹资手段,形成多渠道融资格局。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创造力及其培养虽取得了较好进展,但也存在着多种问题。以合肥地区理工科大学研究生为样本群的调查表明,我国研究生创造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没有把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目标;二,重分数、轻能力的入学制度;三,陈旧、单一的课程设置和知识教学机制;四,重教学、轻科学研究的培养机制;五,获得导师指导时间日趋减少;六,研究生教育考核的形式化和机械化;七,淘汰机制不健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群的统计分析与部分博士创造力发展的个案调查揭示了,以研究生为主体的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宏观特征和行为模式:一,创新能力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二,科研合作对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意义重大;三,创新团队依然需要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四,学术氛围对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影响。在“现代创造力”理论的视角下,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的拓展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创新性人格、创新动机与制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缺陷。依据上述的系统考量,本文建议在今后研究生创造力的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审美逻辑、实践性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增强意会知识学习;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多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场所;营造宽容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创造力是关联人生、大学与民族的时代性命题,期待着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总结全文,主要有如下创新之处:1.综合运用西方现代创造力理论透视了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的现实问题;2.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群,对研究生创新性科研团队的行为模式和宏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我国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宏观特征。对合肥地区重点高校研究生创造力情况进行了较大样本群的问卷调研,廓清了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相对薄弱的原因;3.通过中西创造力理论的对比和结合,依据审美逻辑、创造之道和研究生创造力级差等概念,指出: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过程中,要改变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过于重视概念思维、形式逻辑分析方法、言传知识的状况,加强意象思维、审美逻辑分析方法、意会知识与实践性智力的开发与培养。从而形成研究生培养中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互补,形式逻辑与审美逻辑互补,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互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的可操作性建议。
初玉霞[9]2008年在《小学教师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文中提出教师在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推动者,有必要对教师的创造力(或称创造性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成就目标定向作为一种动机取向,影响着个体可能采取的行动。一般而言,动机会直接作用于行为,可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动机产生作用时受到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如对目标情境及个人能力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即认知在成就目标定向和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于自己教学的一种认知。依据班杜拉等的理论观点,教师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基础上,只有认为自己能驾驭和胜任某一教学策略时,才会将其付诸实际的教学活动。据此,本研究假设,小学教师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在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首先以382名小学教师为被试,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创意教学效能感问卷进行修订,使之适合测量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及创意教学效能感。然后,以486名小学教师为被试,施测创造性教学行为量表以及修订后的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创意教学效能感问卷,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手段考察了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和创造力的特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中的小学教师具备恰当的成就目标定向。4个教龄组的教师均以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为主要目标定向;各教龄组在成绩目标定向(成绩接近定向和成绩回避定向)上差异显著。具体地,1~5年教龄组的小学教师成绩目标定向明显低于其他教龄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小学教师的成绩目标定向水平逐渐上升,25年以上教龄组小学教师的成绩目标定向水平最高;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成绩目标定向。2.小学教师具有正面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倾向。自我肯定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余2个维度,且自我肯定水平随教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上教龄组小学教师的自我肯定水平最高;小学女教师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和自我肯定水平高于男教师,男教师的负向自觉水平高于女教师。3.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创造性教学行为。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鼓励变通行为多于观点评价、学习方式指导以及动机激发;观点评价行为表现最少;1~5年教龄组小学教师在动机激发上表现好于其他3个教龄组;在创造力及各维度上均表现出相似的教龄发展趋势,即随着教龄的增长,小学教师表现出越来越少的创造力,25年以上教龄组教师表现出的创造力最少。4.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与其创造力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创意教学效能感在成绩回避定向和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目标定向和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何薇[10]2014年在《大学生创造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创造力是指一个人创立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受智力,人格,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由创造力人格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创造力及其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大学生创造力与其家庭教养、创造力与其学校教育的影响关系”等心理机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品质,以倡导“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证参数和实践策略。本文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线性统计分析。采用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调查资料做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基本数据描述分析(FrequenciesDescriptives)、变量相关分析(Correlations)、多元回归分析(Repression)。主要分析: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回归分析、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回归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分析。并创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美国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AMOS7.0,拟合模型1:“S1父母教养方式——R1大学生创造力积极品质--创造力影响”,“S2各级学校教育——R1大学生创造力积极品质--创造力影响”结构方程预测模型。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本研究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机理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各20种教养方式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有显著影响,对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安慰、宽容、赏识、鼓励、民主、行为参与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与创造力活动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惩罚、羞辱、迁就、溺爱、过度保护、剥夺、否认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与创造力活动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2)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机制是:以行为参与和鼓励为主的积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均有积极影响;以惩罚为主的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均有消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适度的归罪、责骂、专制、羞辱与干涉限制等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创造力人格发展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3)本研究探索了各级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机理机制。研究发现,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各级教育所开设课程均对大学生创造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学前教育中,手工、游戏、体育、节日演出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美术、常识教育有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数学、化学、体育、语文、音乐、品德教育对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历史、英语、物理、地理教育有消极影响;在大学教育及各类社团活动中,大学思政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课、科技类社团、大学课外活动和文娱爱好、大学科技类公选课、大学社会公益型社团活动、大学兴趣爱好型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类公选课、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有消极影响。(4)在各类成长教育影响总评中,父母教养方式,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都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对创造性人格中的冒险性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但本研究由于学校和研究者方面的限制,仅在高校中取样,全部以大学生为被试,代表性不足,结论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自评,缺乏他评、实验等其它方法的交叉论证,其客观性有待考察;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格特征、智力水平、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等,而本研究是从成长环境方面着手,只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还有其他并未涉及因素,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都将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探索和完善。研究大学生的创造力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而本论文仅从家庭教养与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作了研究,本课题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做出以下努力:深入理论探索,找出更多的对创造力起促进作用的原理与方法;深入实践研究,采用更加客观,系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纵向跟踪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数据的普遍性,以期在本领域有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D]. 王列富.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课堂互动中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研究[D]. 万佳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7
[3].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D]. 乔惠芳. 中南大学. 2010
[4]. 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文化研究[D]. 潘仪.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5]. 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 刘冠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 创造力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 赵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创造力培养实证研究[J]. 胡小勇, 朱龙.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8].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 燕京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9]. 小学教师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D]. 初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 大学生创造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养影响研究[D]. 何薇. 西安石油大学. 2014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研究生论文; 创造力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大学活动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