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扩大农作物的浇灌范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灌溉工作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概述节水灌溉技术及其主要应用方式,探寻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节水灌溉的推广提供帮助,并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应用;发展
1节水灌溉技术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乃至人们生活当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并且无可替代,随着用水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水资源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紧张,对于水资源的需求特别大,从现实情况来讲,我国水资源比耕地资源更紧张,迫切需要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灌溉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节水工程的技术研究、节水管理的相关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使用等。目前,节水灌溉存在专业性差,人才缺乏,意识淡薄等情况。
2水利工程中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那些陈旧形式的灌溉技术相比较在水资源的节省方面效果更好,现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倡导节约资源,进而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非常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并且最近的今年时间里,节水工作越发的被人们所重视,也带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当下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2.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主要应用的技术设备是加压水泵与动力机,原理简单,由喷灌机中的加压水泵给水流以压力,然后带动卷盘运转,将水流从管道中喷入农田中。通常如果农田需要灌溉的面积很大的情况下就会采用这一灌溉方式,将喷头安装就位,且对灌溉的线路规划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灌溉操作非常简单,农民只要控制喷灌机的压力即可对整个农田进行合理灌溉,其管理方式非常便利,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好方法。
2.2滴灌技术
滴灌形式的实质就是使用塑料材质的管道将水进行引流,送达至农作物的根系部位进行灌溉。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升水源的利用率。滴灌与喷灌两个形式相比较,很明显前者在节水方面更加的优秀,并且可结合肥料的添加,增强施肥的效果。被人们经常使用在果蔬、经济型农作物的种植上。
2.3渠道防渗技术
应用渠道防渗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其见效快、效果好,且有效时间长,但应用该方法需要一定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农田灌溉渠道中进行施工改造,通过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来使农田灌溉用的渠道防渗效果得到提升,减少因为渗透而浪费的水分,提升灌溉工程的节水能力,还可以应用防渗薄膜等防渗材料来进行渠道防渗,当然在水库中也可以应用这类防渗技术,这样对于整个灌溉系统的节水效果提升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有资料显示,现代农田灌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之后,渠道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相比之传统的土渠输送有了很大的提升,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之后其输水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改观,这有利于农田生产季节化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这已经成为国内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节水灌溉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探讨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国家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大多数人的认可之下,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很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同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当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是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3.1因地制宜,实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为了能够使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内得到更加广泛的影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并将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因地制宜的方针。多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高效的决策,同时还要对节水灌溉技术开展更加严格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此技术在实际运用期间可以有效推广。对于节水灌溉技术而言,不仅仅使技术性问题,而且还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此项技术未能让人们得到一定的好处,久而久之,农民将会对其失去信心,同时也就严重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动的进度。所以,在实际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内农业分布地形等,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最终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节水灌溉措施。这样一来,才可以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其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根据情况进行灌溉方案的优化和改进,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灌溉安排,也就是找到农作物生长耗水关键期,进行用水指标的合理化调整,以改善灌溉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区的水文情况、作物生长条件来进行节水灌溉研究,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反复研究后才能进行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的规划和应用。
3.2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推广农业节水措施。
要不断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进行改革,使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节水灌溉更加高效节能。改革农田节水灌溉模式,如采用滴灌、或喷灌等灌溉模式,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标准化运行,使水资源充分得以利用。与此同时,要推广农业节水工程,采取措施解决灌溉效率低下问题。在建设农业节水工程过程中,要注重设备及施工管理。要针对设计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如地面管道开裂、阀门开关不严等问题,要请专业工作人员定期维护维修,禁止私自改装调控。加强管理力度,定期清理泥沙,保证节水灌溉设施的供水安全。
3.3加强宣传,提高种植人员的应用意识
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当前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基层种植农业人员无法熟练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接纳程度较低。因此,当地相关农业部门应积极向种植人员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有利影响和效果进行宣传,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帮助种植人员规划长远的浇水灌溉体系,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3.4增强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积极发挥带头和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合理设置工程建设资金,进一步提高惠民补贴力度,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要与社会各界以及农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投资水平。此外,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使得资金的使用方向得以明确,重点补助农业生产效益较高的县区,并对重点工程(例如灌区续建、节水改造、水库加固等)增加资金投入比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大,同时我国也是人口大国,需水量之大给我国水资源带来很大压力。为解决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必须通过节水灌溉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以此满足人类和农业用水需求,并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盼,杭天飞.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7(12):52-53+59.
[2]柯新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5):100-101.
[3]李融雪.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探索[J].建筑知识,2017,37(01):121.
论文作者:解正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论文; 防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