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中外比较与中国发展模式_城市化水平论文

城市化:中外对比与中国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中外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2)04-0061-05

迈入新世纪,人类将开创一个新的城市纪元。“全世界60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将居住在城市,这在人类有史以来是第一次”[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变化,城镇人口比重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2.5%提高到1998年的30.4%,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同世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仅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5%),甚至还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7%)。为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新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战略抉择。然而,由于时空的差异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特点,盲目追求城市化的量化指标,照搬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将不利于中国城市化积极稳妥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外城市化特点进行深层次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1 人口总量的对比

1.1 人口总量水平决定着城市化的聚集形态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2.68亿(不包括台湾省),占世界总人口约1/5,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存在的特殊国情,它将决定着人口聚集形态。从表1可以看出,在世界20个最大城市群中,中国上海列第5位,北京第8位,天津第15位,但三城市总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7%,与世界其它国家首位城市同类数字有很大的差距(印度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总人口9.39亿[2],同类数字与中国接近)。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首位城市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人口众多,在城市化进程中,凭借一些超大城市的集中聚集是不现实的,也无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只有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分散聚集,才是可行之道。

表1 1990年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人口比较

序号

城市名称

 城市人口

 全国总人口

 占全国人口

 (万人)

 (万人)之比(%)

1东京

   2501     12354    20.2

2纽约 1606 24870*

6.5

3

 墨西哥城1509 8451 17.8

4圣保罗1485 1484810.0

5上海 1345 115531

1.2

6孟买 1222 850641.4

7

 洛杉矶 1146 24870*

4.6

8北京 1087 115531

0.9

9

 加尔各答1074 850641.3

10 布宜诺斯艾利斯   1062    

3255   

32.6

11 

 汉城 1059  4287

 

24.7

12 

 大阪 1048 

  12354 8.5

13

里约热内卢

 952 14848

6.4

14 

巴黎  933  

  5672  16.5

15 

天津  925 115531

0.8

16   雅加达 925  

  18281

 

5.1

17

莫斯科 905  

  14740

 

6.1

18

  开罗  863   5631  15.3

19

 新德里

   817

85064

1.0

20   马尼拉 1976078

3.2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1994年增订本,人口部分,纽约,1995年。带“★”号数据来源:L·S·伯内著.北美的城市发展与人口分布:一道多姿多彩,且尚未修饰的风景线,主报告32,城市与社区研究中心,多伦多大学,1995年。

表2 1998~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趋势

时间

全国总人口

城市总人口

城市每年新增

城市化水平

(万人)

 (万人)   人口(万人)(%)

1998

 124810*

 37942*  -

30.4

1999

 125808

 39504  1562

31.4

2000

 126815

 41088  1584

32.4

2001

 127829

 42695  1607

33.4

2002

 128852

 44325  1630

34.4

2003

 129883

 45979  1654

35.4

2004

 130922

 47656

1677

36.4

2005

 131909

 49356  1700

37.4

2006

 133025

 51082  1726

38.4

2007

 134089

 52831  1749

39.4

2008

 135162

 54605  1774

40.4

2009

 136243

 56405  1800

41.4

2010

 137333

 58229  1824

42.4

带“★”号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表3 美国和加拿大人口变化比较

项目

 

 美国 加拿大

198019901981

  1991

全国总人口(百万) 226.5

 248.724.4 27.3

大都市人口(百万) 172.7

 192.713.6 16.4

城市化水平(%)76.2

 77.555.7 61.1

资料来源:L·S伯内著.北美的城市发展与人口分布:一道多姿多彩,且尚未修饰的风景线。主报告32,城市与社区研究中心,多伦多大学,1995年。

1.2 人口基数大限制了城市化的推进速度

显然,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步,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居民数量都是巨大的。表2是以199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基准,假定全国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按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出城市每年应增加的居民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国每年增加城市居民数达1000多万,且逐年递增。到2010年,当城市化水平达到42.4%时,当年城市应新增人口1824万人。每年吸纳如此庞大的新增人口,对处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城市来说,其负担是沉重的。相反,表3表明美国在1980~199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3个百分点,城市只新增2000万人口;加拿大在1981~1991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5.4个百分点,城市新增人口才280万。由此可见,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城市化道路无疑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2 城市化机制的对比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人口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的聚集,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的,存在着“拉力”或“推力”作用,而且“拉力”和“推力”的作用强度亦有变化。

2.1 “拉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加速器

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中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迅猛发展,从而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形成“拉力”效应。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均是在这种“拉力”效应作用下兴起和加速发展的,在1801~1851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6%上升为45%;美国的同类数字由1800年的6.1%上升为1890年的35.1%[3]。

就城市而言,“拉力”效应更能显示出其主动性的一面。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迅猛发展,工业活动需要集中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2.2 “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助燃剂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同时,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服务设施条件明显高于农村,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推力”效应。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处在“推力”机制作用下(或者“推力”效应大于“拉力”效应)。中国有9亿农村人口,每个农业劳动力只有1hm[2]耕地(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18hm[2])[4],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具有向城市流动的强大势能,90年代以来的巨大民工潮便是这种势能的集中爆发。

“推力”效应对城市来说是被动的,“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助燃剂,适当的“推力”能增加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促进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之,过大的“推力”势必造成城市的恶性膨胀,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溃乏,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化水平也仅是有其“量”而无其“质”。

3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对比

3.1 制度因素导致城市化水平不具绝对可比性

世界各国城市设置标准差异很大(表4),中国的一个小城市在国外已属于大城市的范畴了。同时,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也与国外不同,国外以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城市人口,而中国则按非农业人口统计。据调查城市非农业人口一般只占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50%~75%[5]。

表4 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城市规模分类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中国 50万以上

20万~50万 20万以下

美国 10万以上

2.5万~10万2.5万以下

前苏联10万以上

5万~10万

5万以下

东欧 10万以上

2万~10万

2万以下

中国人口众多,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国家实行严格的“一对夫妻只生一胎”的生育政策。实际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相对而言,农村的生育政策要宽松一些,特别是难于管理的流动人口。因此,在中国不高的城市化水平下隐藏着巨大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流动潮。

3.2 经济因素与城市化的对立统一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城市要发展,城市化水平要提高,必须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停滞不前,城市化水平相当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过低。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4%~0.4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0.85%~3.76%,分别为发达国家同期的1/15~1/10和1/8~1/3[6]。近20年来,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逐年增长。1999年全国城市建设总投入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中等城市如宜昌达20亿元,石家庄为20亿元,苏州为100亿元,广州约150亿元,北京1998、1999年为1200~1300亿元[7]。与此相对应,美国芝加哥市1997年基础设施投资为6.7亿元,1998年为84亿美元[8]。按可比价对比,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已远高于美国同类城市。尽管如此,从表5可知,中国城市(以上海为例)在主要基础设施人均指标方面仍远低于美国城市(以芝加哥为例),反映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缺口仍然较大。如果片面追求城市化水平量的提高,增加城市(主要指大城市)居民数量,势必使稍有改善的城市投资与生活环境转向恶化,进而影响城市乃至国家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表5 芝加哥市与上海市主要基础设施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①City of Chicago:1998 Facts about Chicago;②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1995

3.3 环境因素制约着城市化“质”的提升

3.3.1 水资源的缺乏

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目前用水量为4500亿m[3],年人均用水量2200m[3],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9]。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中国668多个城市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1600万m[3],影响4000万城市人口的正常生活。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在全世界120个国家的大都市中居100位之后[10]。

一方面城市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不断发展,用地规模扩大,相应增加了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硬地率,增大了不透水面积,导致雨水的地表径流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雨水的下渗量、蒸发量减少,反过来又影响了地下水的补给,降低了有效雨量。

水体的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缺水,并且使水质下降。城市水体污染程度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增加。中国长江沿江城市工矿企业每年排放污水130亿t,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五个沿江城市的污水排放量占总数的80%以上,形成“污染带”累计长达800km[11]。

城市严重缺水,不仅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表6是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城市人均日耗水量的对比,显然,中国城市居民日耗水量与世界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并非区域性的,而是普遍性的。如果不顾水环境的制约,盲目加速城市化进程,这种差距必将进一步扩大。

资料来源:杨士弘等编著.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3.2 大气环境的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是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潜在杀手。有关研究表明:疾病及死亡率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超级污染大国”。1995年美国CO[,2]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4.09%,中国为14.06%。1980~1995年中国CO[,2]排放量年增长率为5.27%,远高于美国的1.29%[4],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更为严重,据1998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全球10大污染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1998年,在全国322个环境统计的城市中,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27.6%,93个城市处于国家三级标准,占28.9%,140个城市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43.5%,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1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已由传统的煤烟污染转为汽车污染,而且在进一步发展。

4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城市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1 有选择性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超越了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而转变成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13]。国际性大都市是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中心,是联系世界的枢纽,它能带动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完全有条件集中力量建设一、两座国际性大都市。同时,全国应统一筹划,确保具有区位优势、基础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避免遍地开花,一哄而上。

4.2 积极推进超大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包括两个发展过程:一是外延式发展,即人口向城市集中;二是内涵式发展,即城市自身的现代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现有超大城市12个[14],均为区域内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实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加之20年来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超大城市必须降低人口增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有计划地更新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同时,这些城市正在逐步过渡到后工业时代,传统工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这些城市拥有全国绝大部分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济济,科研力量雄厚,完全具备产业结构升级的潜力。

4.3 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的聚集效应

中国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促使其合理有序的流动是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小城市依附于广大农村,与中心城市又有便捷的联系,物流、信息流通畅,发展前景广,聚集效应大,是农村富余人口转移的重点所在。在中、小城市发展上,不能走传统大城市发展的老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4 逐步稳妥地实施西部人口转移

中国人口95%集中在瑷珲—腾冲线以东,而以西占全国52%的国土面积仅有5%的人口[15],这是由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中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经济极其落后,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贫困县。长期以来,该地区人们为了维持生计,过度垦荒和放牧,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并殃及东、中部地区。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西部地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目前,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仅为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状况,必须逐步稳妥地将该地区农村人口转移到当地的大、中城市或东、中部地区,才能有效地阻止人们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以利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休养生息,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5 确保合理的城市人口增速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整体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城市化进程过快,会制约城市的发展,恶化城市经济与生活环境,降低投资效益;而城市化滞后,又将使城市的发展失去活力。反过来,城市的发展,则有助于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前期,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城市发展不平衡等,有必要确保合理的城市人口增加速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比如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宜快,东部地区则宜缓;大城市重在城市品质的提升,中、小城市则着力于城市规模的扩张。

4.6 完善不同地域层次城市间的协调

中国现有城市668个,在发展进程中,城市形态、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城市各自为政,缺乏分工协作精神,城市发展方针好高鹜远。近年来,全国竟有四十几座城市先后提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必须从国家利益出发,开展不同地域层次间的城市空间体系规划,突破条块分割,超越现有城市区划,克服城市间盲目竞争,促进城市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01-10-30

标签:;  ;  ;  ;  ;  ;  ;  

城市化:中外比较与中国发展模式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