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经常觉得40分钟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们在开展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这一课探究活动时,就觉得存在很多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分析,改进教法。
下面就案例“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在40分钟内却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出现了时间过长的问题。尽管我们的课前准备是很充分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延长时间的教学,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活动没有把握好:
①酒精灯的使用。教师可以强调安全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其余的,如酒精灯的构造、使用方法可以让学生自读教材获得认知,教师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讲述。
②关于食盐水蒸发问题。教师用筷子给每个学生点滴食盐水于手背上时,有点浪费时间,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每小组都有食盐水,学生自己点滴在手背上,代替教师完成这一活动),有效地缩短教学活动时间。
③学生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的活动中,教师应强调食盐水的量要适当减少些,否则学生就会因水多而花费很长时间来蒸发,才能得到盐的结晶,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时间。教师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如到多少盐水合适?怎样让蒸发的时间少?(强调盐水的多少与蒸发时间的关系)。为了调动小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强调:比一比,哪个组能快速析出盐的结晶,这样学生会思考盐水的量少,时间就用的就少,学生也会自然地想到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达到缩短教学活动时间。
④在进行知识拓展这一节时,关于“海水怎样变成盐”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课件或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回家查资料习得,教师不必在课堂上作过多的讲解。如果排除了以上问题现象,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能够在40分钟内完成。
针对上述的分析,我们科学教师该“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值得我们科学教师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学课的特点:就是体现探究式学习。作为教科学的教师要在不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对“探究性教学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这个问题应该去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并非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也并非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关键是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掌握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才是问题的要害。组织好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老师应从多方面把握,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良好的支持。下面就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探究。
例如,在教学“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一定要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机械的学习方式,否则就会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状况。如在盐水蒸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滴盐水,教师不必帮助;又如,教材中有个问题“烧杯底有未溶解的食盐颗粒,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完全溶解?”,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可以自己操作完成并得出结论,教师不必讲述和引导,只需听每个小组汇报其结果就行了。
二、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能不能把盐水中食盐和水分离?”,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来说就想知道问题的结果,于是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应提出用少量的盐水加热蒸发,蒸发皿中就很快有盐粒析出,这样花费的时间不长,学生又能完成实验,得出结果;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圆满完成。
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要适度开放。
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的开放要适度。因此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也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但不要过度。探究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和所有问题都要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解决;例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需要的食盐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搅拌棒、放大镜、火材等工具,教师都已准备好了,要学生只是利用这些工具,寻找分离食盐水中食盐的方法,既用加热蒸发法,能比较快速的得到食盐水中的食盐粒,而那些准备器材的工作就不需要学生做了。探究是让学生获取,不是让学生在教学中什么都经历;再说学生在自行操作中,不按照教师要求和活动目的去做,任其开展,就完不成任务。如,在分离食盐与水时的操作中,有的小组因食盐水过多,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实验结果,然而,教师又要进行下一步活动,如果让未完成活动的小组停下来,就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让他们继续做实验活动,可能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因为,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的,要把这教学中的宝贵时间让学生经历最有价值的内容,这才是“科学”课程教学中提倡的探究活动。因此,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放是有“度”的,开放的“度”是有限的,所以,探究式的教学并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有限的40分钟,尽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效果,老师的开放要适度。
四、教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不一定都要体现出全过程。
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假设和预测、制定步骤计划、收集第一手资料、归纳总结和表达交流六个要素。在教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 ,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可以是进行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的问题“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吗?”从这个问题的出现,就可以假设和预测;然后,就可以让学生直接通过做实验,把盐水滴在手背上和给盐水加热蒸发,就可以让学生知道结果,就不需要全过程,重视的是第一手资料蒸发得出结论。有了预测、假设和和实验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就能得到问题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处理教学、探究性的教学同样也不需要很多时间,也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五、教师的语言要精炼
新课程理念提出,科学课上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讲究语言技能。现在修订版的科学书上文字减少了,图画多了,通过图文结合,观察与学习,就能明白探究要点,这样,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布置好学生工作;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做必要的指导和强调外,不必过多讲述,或者对简短的文字重复强调等。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是本课知识的拓展部分,课文中有这方面的讲述,只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知道“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习得后,教师不必再讲述。这样,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多,不但能节约教学时间,又能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只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和理论学习,使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找出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得失,就会让我们头脑更加清晰与理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用正确的观念对待问题,用科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解决问题,做一个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开拓者和研究者。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学生论文; 食盐论文; 教师论文; 时间论文; 盐水论文; 科学论文; 酒精灯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