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测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程度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解
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是一个描述流通产业组织的规模、结构及其效率问题的动态概念,兼具“量”与“质”两个方面。从质的角度讲,流通产业组织化是指伴随整个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寻求合理化的过程,是流通产业组织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合理配置流通资源、提高流通绩效、推进流通产业和谐发展的过程。对流通组织化的理解应包括流通组织化的内在动力和运行方式,组织化程度的价值判断等问题。
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驱动因素应该是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流通领域的各个经济主体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就会运用“组织”这个第四生产要素来推动流通产业的变革,使得资源分配更加优化,流通效率得到提高。讨论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动因,就是为了理解流通组织为什么和怎样发展。商品流通是形式,产品实现是本质,商品流通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产品的市场实现问题[1]。从某种角度讲,市场实现之所以发展缓慢,是由于组织的交易费用过高,而市场的发展亦表现为组织本身的优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流通产业组织化的运行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组织”,二是“被组织”,其区别在于流通组织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否存在外界的特定干预,譬如政府的作用等。其实任何组织的运行过程,都是自组织与被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流通产业组织的形成与变革也是流通产业自组织与被组织两种因素的耦合,而其中流通产业自组织力量始终是组织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流通产业组织化的过程事实上也正是各个组织化主体不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含义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实是竞争的概念。产业组织的核心是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效率[2]。合理的组织化程度应能够保障有效竞争得以充分开展,所以流通组织化程度的合理性可以通过有效竞争这一尺度来把握。组织化程度过低,竞争是发散的、无序的,市场交易成本很高,导致流通的低效率;而组织化程度过高,又会引发垄断而使得有效竞争无法展开,从而造成另一个层面的流通低效率。这就涉及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的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看,流通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企业单体规模大并不一定表明流通组织化程度高,因为如果企业规模无限扩张,也必然带来流通费用的不断上涨,如果销售额的增加抵补不了费用的上升,就会导致流通低效率。如目前国内一些已建成的大型购物中心,由于规模过大,超出了零售商圈所能容纳的购买力,且运营成本过高,造成企业经营亏损,这反而有悖于流通组织化的本意。
从产业的角度讲,也有一个上下游不同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的和谐问题。如果产业间组织化程度差异过大,比如零售业的组织化程度过高,而批发业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就会导致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中具强势地位,进而可能利用其对流通的主导权“反噬”上游批发业甚至制造业的利润,使批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在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妨碍有效竞争的展开。“通道费”就是这个问题在现实中的反应。目前国内个别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利用自身组织化程度较高所形成的买方垄断力量,向供货商收取不合理的所谓“通道费”(进场费、促销费、店庆费、特别位置费等),或者低价采购高价销售,谋取垄断利润;或者低价采购低价销售,形成零售倾销,使得行业内有效竞争不足,又在行业之外损害了上游供货商的利益,也间接使下游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当然,随着买方市场态势的形成,流通主导权由上游生产向下游销售的转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整个流通业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环节上升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产业,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流通主导权的转移和先导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在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上,一方居于强势地位,而另一方属于弱势群体,更不意味着强势地位的企业可以无偿占有弱势群体企业的利益。所以,流通的组织化也有一个产业间合理化程度的问题。
对流通组织化的合理化程度的把握应该是有效竞争,要处理好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的关系。在流通组织化合理化的基础上,逐步向流通组织化高度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正确认识组织的合理化和组织的高度化两个层面的关系,使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整个流通业的发展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相伴随。
二、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指标和测量
以上主要是从定性的层面上讨论流通组织化的问题,而本文的重点则是怎样从定量的角度考查流通组织化程度,或者说是流通组织化的定量分析。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可以下述指标为观测点来考察和度量。
(一)集中度
集中度是反映某产业规模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产业竞争状况的一个数量指标。集中度的测量一般采用概括性指标,即前m个企业的集中率,m取值一般为4或8。如果行业的集中度CR[,4]≤30%或者CR[,8]≤40%,即属于竞争性行业;如果CR[,4]>30%或者CR[,8]>40%,则该行业具有寡头垄断的性质。
流通产业集中度是指流通领域中少数较大的流通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它能较好地反映流通产业中市场垄断或竞争的程度[3],因而可以把集中度作为衡量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流通产业集中度越高,则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也越高。
我国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起点较低,但整个产业的集中度上升较快。以零售业为例,随着零售企业间的重组和兼并,零售四强、十强和百强的销售规模逐年增加。如果以集中度指标CR[,4]、CR[,10]和CR[,100]进行计算,可以发现集中度一直在持续走高。以CR[,4]为例,2001年仅为1.07%,2006年已经达到4.09%,6年内增长了3倍多。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美国零售行业的集中度走势比较平稳,缓中有升,CR[,4]、CR[,10]和CR[,100]都远远高于中国的同期行业水平。这说明美国的零售业组织化程度已经比较成熟,相比之下,我国的零售集中度还处在显著上升阶段,说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流通业的组织化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企业数量和规模
企业数量和规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如果流通企业数量过多,且规模普遍偏小,则集中度低,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4];如果企业规模得到提升,产业内企业数目合理,能形成有效竞争,则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较高。
资料来源:2001-2006年《中国零售业百强》和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销售额数据来自美国2001-2006年零售商150强排名,零售业销售总额数据来自美国普查局(U.S.Census Bureau)。
图1 中国、美国零售业集中度指标走势图(单位:%)
流通企业可以在单店扩大和分店复制中实现规模扩张。单店规模的扩大要受制于当地的市场条件,企业无限扩大势必造成规模不经济。与单店扩大相比,流通企业的分店扩张却蕴含着巨大的规模经济能量,以至于在现实中还很难发现规模扩张的不经济现象[5]。如零售巨头沃尔玛,其分店扩张至今还在进行且没有停止的迹象,分店扩张的极限在哪里还不好定论,以至于引发流通企业规模边界是否成立这样的疑惑。尽管企业扩展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但是还是可以对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做出量的描述。
从国内流通企业的整体发展规模看,尽管近些年来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单店规模仍然偏小,代表流通业企业规模水平的限额以上流通企业的数量和销售额比重仍然偏低。如图2、图3所示。
2006年我国全国百强零售企业销售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742.57亿元,百强企业平均年销售额跃升至87.43亿元。而美国2006年零售百强销售总额达到15.6万亿美元,占美国当年零售业销售总额的40%,其中,仅沃尔玛一家就贡献了其中近22%的销售份额。从同期横向比较来看,我国流通企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单体店铺的销售额偏低,市场集中度不高,流通组织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产业壁垒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相对费用水平和特有资源会形成一种进入壁垒的概念(贝恩,1956),而对于流通领域的市场准入来讲,贝恩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量等因素事实上都难以构成进入壁垒的限制性因素。因为商业店铺不像工业企业那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差异,豪华大店也好,简陋小店也好,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它们都有各自的市场空间,所以流通产业是天然的低进入壁垒产业。而作为特有资源的政府进入管制,“管资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并提出政府应制定适度的市场壁垒政策和进入市场的行业标准。事实上许多西方国家正是通过政府的规制对大型零售店的市场进入予以严格的控制。如英美等国的城市规划委员会把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加以控制,日本的“大店法”对大型百货店开业资质的限制更为严格。
资料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
图2 2001-2006年全国零售百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
图3 2001-2006年全国零售百强前十位销售额占零售百强比重
相比之下,我国对外资商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资格,可以说掌控不严。国内零售业自1992年起开始施行开放政策,到1999年底,由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进入的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企业只有21家,但实际上由地方政府违规审批而进入中国的外资商业企业却多达近300家。即使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商业在境内开店数量、股比、地域方面也仍有限制。但由于掌控不严,一些外资企业以“假合资”、“假内资”、“假中资”等手段变相进入,零售业的进入超过了中国入世的承诺,并且在中国零售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在加入世贸的保护期结束后,外资商业进入没有了制度性障碍。2005年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有1027家,是前12年批准设立总数的3倍。而且自2006年3月起,绝大部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审批权从国家下放到地方,标志着外资进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从而也就导致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呈不断上升趋势。如图4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
图4 2001-2006年外资企业销售额占全国零售百强比重
在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呈现不断弱化的政策环境下,国外商业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对国内市场“你追我赶”的“开店竞赛”起了示范作用,大量小额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过度进入引发过度竞争。2006年度被媒体曝光的零售企业关门停业事件达60多起,说明流通领域的低组织化程度加剧了零售业的市场经营风险。
(四)连锁化程度
连锁经营被誉为流通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是大规模流通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中小流通企业居多数的大国市场而言,流通的组织化主要应通过发展连锁经营的形式来实现。近年来,连锁经营形式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显示,在2003-2007年的五年中,从总体规模看,“中国连锁百强”的总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3的6.0%提高到2007年的11.2%。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已突破一万亿,达到10022亿元,门店总数达到105191个,使得我国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已增加至17个。
但目前国内流通业的连锁化程度仍处于较低阶段,连锁化经营的质量不高,特别是近年来,陷入了一个“门店数快速增长,单店销售额下降”的投资规模上涨、投资质量下降的局面。2006年连锁百强的门店数比2005年增长了80%,达到69100个,但是销售总额却只增长了20%,单店平均销售额急剧跌落到0.12亿元,甚至低于2001年的水平。如图5所示。
资料来源:2001-2004年度中国连锁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图5 2001-2006年我国连锁企业100强销售额和单店销售额走势图
就单体规模来讲,我国2006年零售业巨头国美电器的商品销售总额为869亿元人民币,门店数量达到820个;而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2006年的销售收入达到3511亿美元,店铺总数为6534家。而且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仍以区域市场为主,在全国扩张的流通企业集团并不多,比如百联集团仍以上海以及江浙为主要覆盖区域,而大商集团的门店则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所以连锁企业一方面要增加网点,在已有市场内实施“精耕细作”,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市场开发延伸自己的经营网络,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
(五)大型交易市场规模
交易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大型交易市场的数量,与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关系密切,如果一个地区的流通组织化程度高,则表现为该地区会拥有较多数量的交易市场来支撑高效率的商品交易。在我国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必须摒弃那种认为交易市场是传统的甚至是落后的交易方式的偏颇看法,商品市场迄今为止仍是那些无力自建分销渠道的广大中小企业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有效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通过商品集聚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功能,即使是某些大企业也需要这种交易组织形式。当然,商品交易市场本身也需要规范经营和集约发展,也需要升级换代。因此,现代意义上大型交易市场的规模,应该成为判断流通业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从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大型市场数量在逐年增加,2006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达到3876个,比2005年的3323个增长了16.64%,成交额增长了23.71%,但交易市场的单位面积成交额增加不大,如图6所示,说明市场交易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6 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平均成交额统计图
(六)流通效率
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也必然在流通效率的指标方面有所反应,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带来单位时间内商品流通量增加;单位面积内商品销售额增加;或者单位商品的流通成本降低。我国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组织化程度上的差异,反映在流通效率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据2006年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就单位面积所完成的销售额看,外资零售企业明显高于国内零售企业,外资企业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为2.06万元,内资企业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只有1.4万元。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零售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为2.4次,而发达国家同类企业都在20次以上。以超市为例,国内超市企业的平均净利率为1%,中国最大的超市连锁企业上海联华超市的净利率为1.5%,但沃尔玛的净利率则为3.3%。家乐福的净利润率也在3%以上。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资商业企业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外资零售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一般采用统一采购、统一流程、统一结算、统一信息系统、统一配送模式。国际零售采购巨头一般都采用中央采购政策或组团共同采购,庞大的购买能力使得它们在与供应者的讨价还价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存货周转率,从而提升资产收益率和利润率。以沃尔玛为例,到2006年底,沃尔玛在全球拥有6723家门店,2006财年销售额高达3100多亿美元,沃尔玛有一条从杂货、百货、家电、生鲜非常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其85%以上的商品都由自己的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能达到50%的水平。这样的市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使其在渠道、价格的竞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作为国内最发达城市的最大零售企业集团——百联集团,2006年完成的销售规模是770.95亿元,由于其规模和组织化程度还难以和沃尔玛相比,因而在流通效率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如表1所示:
(七)流通产业集群
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发展,还表现为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流通产业集群从产业协作方面反映了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集群本身应是流通组织化的应有之义。
流通产业集群不仅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而且包括了因为流通产业的引导而聚集在流通产业周围并为流通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企业、金融服务企业及其他中介机构和组织。流通集群内很少有垄断性质的大企业,集群内的中小流通企业间可以横向联合,以取得规模经济优势,集群内部的纵向合作是在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价值链上进行的。正是通过流通产业集群的组织化功能,把众多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和众多的中小流通企业联结成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产销联合体,通过集中化大规模的媒介商品流通和提供相关服务,不仅整合了区域经济资源,而且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风险防范机制,当流通产业集群面对外部市场竞争时,首先应对的是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集群内的各个企业。
资料来源:《义乌统计年鉴2007》。
图7 义乌小商品城加义博会成交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单位:亿元)
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义乌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本地相关产业,使义乌由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制造中心和小商品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并且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流通扩散效应,又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房地产、旅游、餐饮、住宿、仓储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组织化程度很高的流通产业集群。在对义乌小商品市场交易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时可以发现,自1999年起,义乌小商品城与“义博会”的总成交额一直远远大于该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图7所示。
这个差距的产生说明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组织的辐射力,也显示了该地区流通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小商品多为消费品,但消费品的涵盖范围远远大于小商品。小商品城与义博会总成交额基本不包括商品在批发环节多次流转的重复计算,然而小商品城与义博会的总成交额仍然远远大于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说明小商品城与义博会将大量商品销往义乌以外的地区,这个差距越大越能表明小商品批发业的组织化程度及其市场辐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前面七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的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是组织化程度绝对值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我国流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集中度指标在上升,绝对值仍然较低;流通领域过度进入,市场管制和约束还显薄弱;连锁化经营发展迅速,但依然缺乏成熟和稳定;交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仍需规范经营和集约发展;流通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绩效还需进一步提升;流通业的运行效率虽是上升态势,但整体讲还处于低位水平。因此,我国流通业的组织化水平还应有进一步的提升,还应该伴随整个流通业的发展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优化和提高。
从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流通产业集群这七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测量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体现了从“质”和“竞争”角度对流通产业组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这七个方面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囊括了市场、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并且是围绕着市场结构、经营方式和组织效率这样的S-C-P范式对流通产业组织展开考察,弥补了单纯从市场集中度这样的市场结构指标考察的片面性,使得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考察更加全面和科学,也更能反映流通产业组织化的本质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