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材观,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基础上,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无论教材怎么编写,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脱离这个核心。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学科的法规性文件,是学科各个环节的依据。“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因此,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把握课标精神精髓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用好用活教材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便利而又有效的途径。用好用活教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完善教科书的内容
教科书尽管是专家编写的,但在内容上也可能存在不足,教师要通过再创作使之更加完善。
2.变革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思品新教材大都是以版块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例如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很多课大都在“生活在线”、“探究平台”、“拓展天地”三个版块下设置一连串小的主题板块。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节课都按版块顺序去教学,效果并不最佳。教师可以以基础知识为依据对这些版块进行整合,使教材作为文本资源的价值大大“升值”。
3.积极尝试自编教材
教材不仅仅指教科书和教参,还包括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乡土教材等补充资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依据本地资源特点、校情、班情自编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教材就会形成以教科书为主体、自编教材为补充的多种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文本资源的作用。
三、注重捕捉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既体现“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思想品德课建构的基础”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易懂,其思想教育效果会更佳。
例如,在教学《做人要自尊》时,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爱慕虚荣”现象,开展“直面我的虚荣”的小组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得出了“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这一结论。
再如在教学《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引入“游戏机”大讨论、“网吧问题”大讨论等,学生思路迅速得到拓展,甚至有些平时很少参与讨论发言的同学也觉得在“游戏机”“网吧问题”上他们挺有发言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大讨论中,大家懂得了玩电子游戏和上网都应当适当,否则就会身陷不良诱惑,无法自拔,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之,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究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让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源泉,做到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四、充分整合课程资源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成长。这也是与传统教学不同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注重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注重演小品、讲故事、搞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利用,还注重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利用。
如教学《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以《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遇到的种种诱惑为主题,创设情境,制作成课件,也会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总会发现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我们在使用现有的资源同时,也要不断发现、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课程资源。这样,就能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论文作者:董桂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资源论文; 教材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