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规则的新变化与未来的攻防模式--兼论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影响_排球论文

排球规则的新变化与未来的攻防模式--兼论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影响_排球论文

排球规则的新变化与今后的攻防格局——兼谈对中国排球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排球论文,攻防论文,中国论文,格局论文,新变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国际排联的宗旨是推动排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普及和不断发展,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针对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4年9月24日国际排联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14次代表大会上,就现行的排球竞赛规则做了重大的修改。修改后的排球竞赛规则除“队员号码颜色和亮度都必须与服装的颜色和亮度明显不同”这一条与比赛攻、守无关外,其余几条均与之有关。这势比为增加排球运动竞技性、观赏性,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2 规则修改的具体内容

2.1 选手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原来的规定是,他们只能用膝盖以上部位触球。

2.2 在接发球时取消“持球”这一概念,改为“选手只能击球,不能抓住球和扔球。

2.3 比赛中一个队在第一次击球时,在一次接球的动作中,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连续触球。

2.4 不是试图接解球的选手无意中触网,不算犯规。

2.5 扩大发球区,在9米宽的底线后面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发球。过去队员只能在3米宽的发球区内发球。

2.6 在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比赛中,无障碍区扩大至边线5米、端线后9米,比原来均扩延了1米。

3 分析与讨论

新修改的比赛规则更加适应现代排球发展的需要,将会为缓解排球比赛中的攻强守弱的当务之急起积极的作用。因为它给防守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也必将给防守技术的创新带来契机。正如国际排球联合会规则委员会主席马启伟先生所言,规则的修改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能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挖掘其运动潜能;第二能使比赛更紧张、激烈更吸引观众。

只要能起球,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都是合法的,这样一来,使排球运动原来只允许髋以上部位触球的手上运动,经由膝关节部位允许触球和放宽,直到全面放开由手至脚。脚击球技术将首次引用到排球运动中来,而手、脚击球技术合二为一,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扩大防守区域、防守面积,丰富排球防守技术,更将给排球这项原来只能用手击球和膝关节以上部位被动触球的运动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取消“持球”这一概念,是针对现代排球进攻力量大,扣出的球速度快而制定的。面对这种力量大、速度快的来球,一传、二传在接球、传球组攻时遇到的困难愈来愈大,为了加强手臂的控球能力,缓冲动作、缓冲时间相应增多,延长是必然的,为了不使比赛因过多“持球”犯规而终断,取消持球是适应排球发展需要的。

一个队在第一次击球时在一次接球动作中,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连续触球,如运动员在手上传球时失误,而球触击身体其它部位弹起了,是合法的,但此规则只限于一传队员。

不是试图触球的选手无意中触网不算犯规,也是为增强比赛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中断次数而修订的。

扩大发球区,在9米宽的底线后面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发球,突破了过去运动员只能在3米宽的发球区内发球的限制规定,增加了发球的选择面,并且给对方的一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防守的压力。

在世界性大型比赛中,无障碍区扩大至边线6米,端线后9米,有助于运动员从场外救起更多的险球,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

从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适应攻防“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这个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地应用这个规律将有利于推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1964年修订拦网规则:允许过网拦网,大大增加了拦网在比赛中的作用。1976年决定拦网触球不作为3次击球中的一次,1984年制定在第一次击球时,除用手指进行上手传球以外,允许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身体不同部位可以连续触球。给防反战术的组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次修订的新规则,则是在深层次的全面地为解决目前攻守失衡这一问题上做出的重大举措,势必为改善攻强于守的格局、推动排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增强排球的观赏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4 规则修改后对中国排球的影响

众所周知,规则的制定对比赛双方都是平等的。那么这次修改规则如果说对防守有利,则各队均能受益,关键是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其可以利用的因素为已服务。

中国的排球运动员虽没有欧美特质的高身材,和南美运动员超人的弹跳暴发力,但却灵活、敏捷、柔韧性好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八十年代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女排曾引导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造就出像郎平、张蓉芳、周晓兰、汪嘉维等一大批著名的世界级优秀选手。可以说我国排球运动员所具备的能力和身体素质综合评定是属上乘的。修改后的比赛规则取消“持球”,在同一击球动作中不判“连击”,扩大场外防区,应该说与我国排球运动员的特点是相符的,因为我国排球运动员有着较强的判断取位、迅速移动和控制球的能力,可以说对中国排球的发展有益的,但可以用膝以下部位触球这一条制定,则可能对欧洲及南美运动员更为有力。因为允许膝以下部位触球当然包括脚的触击球,而在欧洲及南美大部分地区的足球运动极为普及,这些国家的排球运动员在防守中融入脚的参与,很可能在今后排球比赛中起到较好的功效,扩大发球区这一条的修订,对我国排球所善长快攻打法也有不利的一面,当今世界排坛跳发球技术被普遍采用,欧美运动员凭借高大的身材,良好的弹跳,应用娴熟的跳发球技术加上发球区发球点的可变,则更能发出愈来愈具威力的球,使对方难于一传到位,难于组织起快速多变的战术,因此可能对我国排球快速多变的战术打法有一定的影响。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扬长避短,抓住规则改变为一契机,创造出新技术与战术,有超前的意识,将有助于我国排球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国排球的再度崛起指日可待。

标签:;  

排球规则的新变化与未来的攻防模式--兼论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影响_排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