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天津医院 陕西汉中 7244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会阴侧切手术的产妇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效果、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好于对照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愈合效果;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84-02
会阴侧切是针对阴道分娩的产妇因多种原因生产困难而行的手术,其可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减少分娩时间过长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伤害[1]。然而生产结束后会增加产妇的痛苦,影响产后身体恢复,若伤口愈合不佳,则影响下次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2]。故为促进产妇会阴切口愈合,减少会阴切口感染,本研究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会阴侧切手术产妇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9±3.1)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2±0.5)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9±0.3)次;新生儿体重2986~4122g,平均体重(3418.2±569.8)g。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2±2.9)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9±0.3)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8±0.4)次;新生儿体重2964~4107g,平均体重(3404.5±573.6)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如:缝合结束立即擦拭伤口;每天2次使用皮肤康液进行清洗切口、肛门及外阴;督促产妇保持个人卫生,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清除分泌物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列举成功康复的病例,增强产妇护理信心。(2)健康教育:针对侧切的必要性、护理方法及护理有效性进行基础宣教,消除产妇的认知误差。(3)切口护理:每天根据医嘱对产妇切口、肛门及会阴处进行擦洗换药,并严格进丁、蛇床子、丹参、苦参、红花、黄柏、桃仁等中药进行熏蒸,进行中西不同方式理疗时严格控制温度,以免烫伤,同时注意产妇其他部位的保暖,促进伤口愈合。(4)饮食调理。根据产妇个人喜好及身体情况制定食疗计划,督促产妇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禁止食用产气及影响伤口愈合的食物,保障产妇机体营养供给护理,促进身体恢复。
1.3 评价标准
于护理干预3d之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效果、感染率及住院时间。愈合效果评定:切口愈合良好,无其他不良反应为甲级;切口愈合尚可,但出现血肿、积液、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为乙级;切口化脓,需再次切开为丙级[3]。感染判定:(1)患者体温超过38℃,伤口溢出脓性分泌物;(2)会阴部疼痛,切口红肿疼痛。满足其中一条即判定为感染[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愈合效果
研究组产妇护理干预后会阴切口愈合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效果对比[n(%)]
2.2 感染率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感染2例(3.1%),低于对照组的9例(1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4.866,P<0.05)。
2.3 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3±0.4)d,低于对照组的(5.6±1.1)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8.955,P<0.05)。
3.讨论
经阴道的分娩是符合生理分娩途径的自然分娩,分娩后产妇能迅速恢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5]。会阴侧切手术有效促进产妇阴道分娩顺利,但因多种因素导致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效果差,增加产妇分娩后的痛苦。吴春燕[6]等学者经临床研究分析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切口护理、饮食调理等方法,结合中西理疗方式,使产妇接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身体快速恢复[7-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效果好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健康教育,有效减轻产妇因认知不足引起的恐惧心理,针对性心理疏导增强产妇护理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同时频繁的沟通交流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增强护理信任度,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减少护理不当导致的切口感染;护理人员处理伤口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因护理差错导致尿道及肛门处的真菌感染,增强药物杀菌、抑菌效果,减轻切口疼痛肿胀程度,利于愈合;微波理疗有效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加速伤口愈合;中药熏蒸活血通络、散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细菌滋生,且方便、经济;中医饮食调理保障了产妇机体进行和营养吸收,增强产妇免疫能力,促进各机体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发生几率,多种护理方法协同作用,共同减少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产妇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率的降低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加快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付成华,刘劲红.中药熏蒸对会阴侧切切口水肿产妇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01):129-130.
[2]官兴美,张蓉梅,范丽娟.分娩室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09):1519-1520.
[3]陈丽,李妍,肖红,等.PDCA循环法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893-895.
[4]周优芬,胡伟位,胡红梅.会阴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护理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4):411-412.
[5]赵金荣,王海波,周爱玲,等.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因素对照分析及预防[J].河北医药,2015,37(04):559-560.
[6]吴春燕,陶兰,钱秀君.系统化护理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9):2546-2547.
[7]尹洪花,卢艳霞,朱丙烟,等.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1):158-160.
[8]张霞,王莉莉,孟云,等.联合重点护理对顺产产妇侧切后尿潴留及感染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299-3302.
论文作者:梁丽华,王宝丽,王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产妇论文; 切口论文; 会阴论文; 感染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