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剖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本科接诊的10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将104例入选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52)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52)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32±1.39)h,明显比对照组的(26.81±1.42)h缩短,P<0.05。研究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92%,比对照组的15.38%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8%,明显比对照组的86.54%高,P<0.05。结论:积极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患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胃肠功能,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应用价值;综合护理干预;腹部手术
对于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病患来说,其术后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即为粘连性肠梗阻[1]。因此并发症可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还应加强对腹部手术病患进行临床护理的力度。此次研究,笔者将以10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患(接诊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为对象,着重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患104例,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5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17-74岁,平均(40.8±6.2)岁;脾手术者,4例;胃部手术者,17例;肝胆手术者,9例;肠道手术者,15例;腹膜手术者,2例;阑尾炎手术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16-75岁,平均(41.1±6.9)岁;脾手术者,3例;胃部手术者,16例;肝胆手术者,8例;肠道手术者,14例;腹膜手术者,1例;阑尾炎手术者,1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类型和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2]:(1)于患者病情稳定后,视其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指导做适量的肠被动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正确指导其做上肢运动,包括上举、屈伸、拉与握等,每次做15-20遍,每日2-3次。此后,再指导患者做呼吸运动:协助取平卧位,告诉患者先用鼻吸气,然后再缩唇缓慢呼气,并在呼气的过程中数数,当数到7时发生噗声,每日4次,每次需连续做2次呼吸运动。与此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做下肢运动。鼓励患者术后及早下床活动,针对不能下床活动的病患,需按时协助翻身,并予以拍背处理,指导做适当的床上运动。(2)采取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的方式,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科学的按摩,每日2次,每次20min。严格遵医嘱对患者辅以肠胃减压治疗,注:减压期间,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并确保吸引顺畅。术后第3d,取适量开塞露,对患者的肛门进行刺激。(3)向患者解释术后出现切口疼痛等不适感的原因,并将疾病相关知识详细告诉患者,以帮助其纾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告诉患者本院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促使患者能树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其心中的不安与困惑。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多用温和的语言安抚患者,让患者能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4)禁食期间,遵医嘱对患者施以肠外营养,并于其肠功能恢复之后再指导使食用流质食。术后第10d,可指导患者食用适量的软食。叮嘱患者饮食尽量清淡,可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与纤维素的食物,不食辛辣与刺激性的食物。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统计粘连性肠梗阻发生者例数,并利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各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问卷分值最高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等级的分值为90-100分,一般满意的分值为75-89分,不满意的分值为0-74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析
观察发现,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32±1.39)h,对照组为(26.81±1.42)h。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显著(t=19.3265,P<0.05)。
2.2 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析
从统计数据上看,研究组中仅有1例病患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占总比例的1.92%;对照组中共有8例病患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占总比例的15.38%。经比较,研究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X2=5.9602,P<0.05)。
2.3 满意度分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8.08%,比对照组的86.54%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现阶段,腹部手术作为临床上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在多种疾病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虽能有效抑制患者病情的进展,但也增加了患者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3],使得其预后效果降低,病情恢复时间延长。现代研究发现,于腹部手术病患治疗期间,加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力度,可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帮助改善预后[4]。综合护理干预乃比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方式,能向患者提供更细致性、更全面以及更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并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较高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实现科学施护的效果[5]。有报道称,于腹部手术治疗中,对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其胃肠功能,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6]。本研究结果表明,5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病患,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研究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92%,比对照组的15.38%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8%,明显比对照组的86.54%高,P<0.05。
总之,积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患进行护理,可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军平.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67-367,368.
[2]张小英.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441-4441,4444.
[3]郭晓.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76-576.
[4]阚蓉,梅亚萍,张蕊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183.
[5]赵荣新.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109-110.
[6]王燕萍.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237-238.
论文作者:刘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腹部论文; 病患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