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历程与特点_图书馆论文

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历程与特点_图书馆论文

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历程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芬兰论文,网络建设论文,历程论文,图书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芬兰是在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国家。笔者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芬兰科学院协议交流的代表赴芬兰访问,与有关单位洽谈合作事宜,并着重考察芬兰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的情况。访芬期间,我们除参观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暨国家图书馆、芬兰议会图书馆、赫尔辛基市图书馆(芬兰最大的公共图书馆)、赫尔辛基经济与商业管理学院图书馆暨芬兰经济文献信息中心等单位外,还重点走访了芬兰全国研究图书馆自动化部暨信息网络中心。各单位负责人安排我们详细了解了计算机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的实际应用、信息网络的利用情况和数据库软件系统。Arne Hedman先生代表自动化部向我们介绍了芬兰全国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LINNEA)及其联合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情况,上机演示了数据库检索和因特网的检索并回答了我们提出的有关问题。赫尔辛基经济与商业管理学院图书馆馆长K.罗克嫩女士还特意为我们召集几所重点大学图书馆的馆长举行座谈会,使我们能够有机会与芬兰同行们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本文根据考察中所了解的情况和有关文字资料,概括介绍一下芬兰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的历程,并分析、总结其特点和成功经验。

1 信息网络建设历程

80年代初,具有网络功能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在欧洲市场出现,其研究和利用在美、日、欧等国和地区有了较大的进展,建立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网络的时机趋于成熟。1984年,芬兰建立了覆盖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大学与科研通讯网”(Funet)。同年,芬兰教育部对各大学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数据处理的各项需要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和评估,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计划,目标是建立全国研究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网络,该网络被命名为LINNEA。

LINNEA网络由三个部分组成:

——局域图书馆系统。芬兰20所大学的图书馆、国家书目部、国家样本图书馆作为网络二级节点,使用统一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软件,软件具备多项功能,如OPAC、PC编目、规范文件控制、期刊管理、采购与财会、外借管理等。

——中央系统即网络中心。它为局域图书馆系统提供服务,如拷贝数据、回溯编目、规范文件控制、馆际互借和联合书目数据库管理等,并作为LINNEA网络与外界网络的联结点。

——通讯网。“芬兰大学与科研网(Funet)”被启用。它不仅联接局域系统与中央系统,而且与外界广域网,如北欧互联网NORDNET、欧洲互联网EARN和因特网(The Internet)相联。

LINNEA网络建设项目由芬兰教育部提供财政拨款,总预算经费为5100万芬兰马克(约1200万美元),它包括为各图书馆购买软件和硬件、安装调试、培训、旧书目回溯转换等费用。芬兰研究图书馆自动化部(TKAY)全权负责整个网络建设的统一管理。经过两年的招标、评选、论证,1988年,教育部正式与美国VTLS公司和惠普公司分别就软件和硬件签订了合作协议,采用VTLS(The Virginia Tech Library System)软件。该软件在HP3000系列计算机上运行,使用惠普MPE XL操作系统。各局域图书馆系统软件和设备的安装从1988年开始,到1993年陆续完成。操作系统和硬件在后来不断更新、升级。截止1994年9月,有24个大型图书馆、500个小型图书馆或分馆入网。LINNEA网络拥有21个数据库,400万条标准机读格式的书目记录,并且每年新增40万册图书和12.5万卷连续出版物的记录。该网络已用于文件传递(如书目记录传递、馆际互借)、联机数据库检索以及信息传送(如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等)。它主要服务于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同时也向社会开放。世界各地的用户可以通过广域网利用它的数据库和服务,当然,非合作单位利用网络须付一定的费用。

网络初步建成后,公共图书馆等其他类型图书馆纷纷参与合作或利用LINNEA网络环境开展自己的业务,因此,LINNEA网络已从原来意义上的大学图书馆网络发展成为面向各类型图书馆的全国性网络。网络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改变了芬兰图书馆过去分散游离的工作格局,各图书馆通过联机编目、联机检索、馆际互借,真正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文献信息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访问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图书馆已陆续完成了馆藏书目的回溯转换,淘汰了卡片式目录,各项主要业务如采购、编目、借阅、馆际互借、检索等都统一采用VTLS图书馆集成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由于联机编目节省了人力,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力量开始从编目转向信息服务和文献开发。

2 信息网络建设特点分析

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有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笔者认为,芬兰图书馆网络建设能够结合国情,较好地处理了资金、管理、技术三大关键环节,采取了以高校系统为主体,以教育科研网为主干,国家投资,统一管理,招标引进软件,资源共建共享的建网模式,自始至终充分体现出合作精神。这也许就是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成功的秘诀。从考察的情况看,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特点和经验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以高教系统图书馆为主体,优先发展教育科研网

芬兰的图书馆信息网络是以高校图书馆网为主干构建和发展起来的。芬兰优先建立高校图书馆网络有以下便利条件和意义:其一,芬兰的国家图书馆是一所大学图书馆即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拥有最丰富、完备的藏书。其二,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必须首先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优先建立高校网,有利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三,高校系统具有地域分布广、管理高度集中的特点,便于统一管理与合作。其四,以一个系统为主体,采取辐射方式逐步扩大网络范围,让其他系统的图书馆直接利用这一网络环境,可避免多系统、多网络重复建设和多头管理的不良后果,达到经济、快捷建网的目的。

2.2 统一管理的建网模式

芬兰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统一管理不仅体现在国家财政拨款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统一管理机构的设立。芬兰研究图书馆自动化部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权威性的专门管理机构,其成员由图书馆自动化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该机构全权管理网络建设项目,包括网络模式设计,软件和硬件的选择、购买、安装调试,制定网络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对各图书馆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重点负责LINNEA网络中央系统的管理。统一管理部门的设立,使统一管理的各项内容和措施如统一规划、统一软件、统一标准等有了贯彻落实的主体和可靠保障。统一管理,可以降低劳动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可以集中图书馆自动化专家,解决单个图书馆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和利益冲突,提高建网速度;可以统一拨款,使网络建设不增加图书馆的财政负担,容易被图书馆接受。芬兰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实践证明,统一管理具有许多优越性,是有效的管理模式。

2.3 良好的自动化合作基础

协调与标准化是图书馆网络化的基础。芬兰教育部较早地意识到协调合作与标准化对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于1972年成立了全国研究图书馆自动化领导小组,即后来的芬兰研究图书馆自动化部。该机构成立后,立即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图书馆自动化基础工作,包括:引进和推广图书馆自动化编目系统;制定芬兰机读目录格式FINMARC以及有关标准;修订编目规则;实现《芬兰国家书目》编目计算机化;建立综合性联机检索系统KDOK(它是一个数据库群,包含7个书目数据库)。此外,该机构还帮助一些地方图书馆建立了标准机读书目数据库。自动化部的设立及其在标准化、数据库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为促进图书馆自动化,特别是后来的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以招标方式统一选择和改进软件,严把技术关

软件是网络建设中关键的技术环节。网络能否顺利运行,满足图书馆业务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域图书馆系统软件的优劣。为了保证软件的技术水平和质量,LINNEA网络管理者采取了统一软件、招标选择、合作改进的做法,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和图书馆用户对国内外众多投标软件进行评估、论证,在广泛征求各图书馆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软件评估的标准,向软件公司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软件的具体建议。LINNEA网络软件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图书馆业务需要、软件性能和相应的硬件条件、价格、软件公司的实力和合作意愿等因素。VTLS软件之所以中标,主要是它能满足芬兰图书馆的需要,能具备以下条件:(1)软件功能集成化并能兼容原有的数据库,使用方便,能提供多语种界面,各子系统的切换非常灵活,有字段和数据结构标准,与FINMARC兼容,具有良好的网络能力和有效的标准文档,能与FUNET兼容;(2)所需硬件是国际著名品牌,有多种规格机型可供选择;(3)该软件在国际上已有使用先例,使用效果良好;(4)价格适当;(5)软件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并愿意根据芬方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改进软件,同时,在芬兰设立分公司,以保证软件的顺利安装和正常维护。他们的经验表明,统一软件、招标选择具有许多优越性:统一软件可以避免不同软件之间的不兼容和异构网的复杂性,减少成本投入;招标选择软件既符合优胜劣汰原则,保证中选软件是同类最优产品,又直接利用了已有软件成果,投入少,见效快;还能与中标软件开发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改进软件,不断满足图书馆业务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2.5 网库结合,资源共建共享

芬兰的信息网络与数据库建设相辅相成。数据库是网上信息资源,没有信息,网络便失去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信息网络又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LINNEA网络建设者在思想认识和行动措施上都较好地处理了网与库的关系,把数据库建设作为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合作途径提高建库速度,丰富网上信息资源。如: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建立书目回溯转换中心,帮助全国图书馆加快完成旧书目的回溯编目;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与芬兰图书馆服务公司以及两个法律图书馆合作建立国家书目数据库(FENNICA),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向Internet开放的国家书目数据库,芬兰图书馆服务公司也因此成为公共图书馆与国家书目之间的重要纽带——数据交换中心;网络中心与各局域图书馆系统通过利用国家书目数据库记录进行联机编目,合作建立全国图书馆联合书目数据库(LINDA);40个入网图书馆按学科领域分工编目,合作建立芬兰期刊论文索引数据库(ARTO);公共图书馆系统与研究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利用LINNEA网络环境建立全国地方公共图书馆联合书目数据库(MANDA),等等。除综合性书目数据库外,一些单位自建或按专业领域合作建立了专科、专题数据库。如全国音乐资料数据库、议会图书馆的政府出版物数据库、由赫尔辛基经济学院图书馆主持的多国经济学院图书馆参与合作的经济文献数据SCANP、SCIMP等,合作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联合建库既扩大了文献信息源的覆盖面,又提高了建库速度,因此,LINNEA网络的数据库和书目记录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约60万条记录。

3 结束语

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成功归功于它立足国情的建网模式。与芬兰相比,我国的国情要复杂得多,图书馆分布地域广,数量多,管理系统条块分割严重,文献加工量大,各系统和部门的图书馆自动化标准化基础参差不齐,建网资金紧张等等,这些不利因素无疑增加了我国网络建设协调、管理的难度。因此,我国的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在借鉴芬兰及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从国情出发,全面细致地分析、比较我国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与有利条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道路。

标签:;  ;  

芬兰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历程与特点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