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艳
13032119XXXXX16226
摘要:电气安装工程是住宅楼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人员做好有关国家标准图集的收集和图纸会审工作。水、电气施工员应分别编制好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工人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于一些关键的施工工艺,施工员应事先组织操作示范的观摩,然后再按工艺要求严格施工,从而保证电气工程安装质量及其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气工程;管理;质量控制;问题;安全工作;要点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后期工程使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施工和技术设计是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安装的施工和技术设计是非常重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有关国家标准图集的收集和图纸会审工作,并在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工人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于一些关键的施工工艺,施工员应事先组织操作示范的观摩,然后再按工艺要求严格施工,从而保证建筑电气安装质量及其正常安全运行。
1 电气工程中设备安装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随之各式公共消防安全设备和水电系统设备技术的发展步伐也飞速加快,层出不穷的智能化电气系统被全面推广。建筑设施中装置的一切家用电器、楼层电梯、安全消防系统都在电气工程的范围内,它是人们高品质生活中的必备品,故设备性能不断的增强、使用范围的扩大,表明了电气工程设备在建筑中的不可或缺地位。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后期工程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前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电气工程师在设计审图及图纸会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
3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扔失败,不能拿工程做“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
4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5 电气设备维修的遵循地规律
5.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5.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漏,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5.3先机械扣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角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5.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话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
5.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就解决了。
6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6.1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动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内容,正常运行的叁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
6.2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备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6.3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结语:
当今社会,电气设备技术进步飞快,分别朝着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设备管理也应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才能保证设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生产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主要资产之一,与质量,工艺,生产,安全,环保一样,构成了整个企业管理,缺一不可。电器设备管理不创新,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企业电器设备管理,可以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包传宝.浅议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0(6).
[2]林惠强,陈成锋.建筑工程中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
[3]王忠元,陈曲. 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技术的分析[J]. 智富时代. 2016(02)
[4]朱玉浩,傅业梅.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关于强电的施工与设计[J]. 住宅与房地产. 2015(28)
论文作者:王青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故障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