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建设与开发研究①
段辉巧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摘 要 :户外拓展运动在国外兴起,但自传入我国,就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形式和良好的效果,很多高校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让学生受用,并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和认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有多所院校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在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切实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加强。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高校 户外拓展训练课程 建设 开发研究
1 研究目的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课程,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可以培养一批综合性人才的毕业生。开展户外课程,不仅可以与时俱进,也可以在另一个层面锻炼大学生,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等,这是培养综合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并遵循个性发展特征来培养,户外拓展运动不仅给大学生提供展现的平台,更有利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中国数字期刊网、CNKI 数字图书馆资料,阅读户外拓展运动相关文献资料近百篇;同时查阅了国内外户外拓展运动资料,并通过网络下载国家教育部有关的文件、法规;重点阅读了国内有影响的体育类期刊、各体育学院学报以及有关体育理论、教育学、社会学、人文学等,为本文的研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笔者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香港交易所2010年度版证券与金融词汇表。[3]本词汇表的目的是为香港及广西金融企业提供一个金融中英文专业术语的参考工具。通过广西和香港金融词汇中英文术语的异同,对各自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该研究,选取了中国银行与东亚银行2009-2012年使用的中英文年度报告进行金融英语翻译的分析。对广西的金融公示语翻译分析运用了中国银行(BOC)2009-2012年A、H股年度报告,同时引用了香港东亚银行(BEA)中英文年度报告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广西和香港的金融术语的翻译,从如下四方面作比较。
2.2 专家访谈法
访问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教师和训练专家15名,探讨关于湖北高校开设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以及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及发展对策,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2.3 实证分析法
将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开展现状入手,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专任教师、学生了解相关信息,将所收集的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运动的课程设置、课程学时等数据进行统计归纳,为论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3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建设现状
3.1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开展现状调查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程是采取规范有效的模式开展,通过阅读和分析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户外拓展运动的相关文献论文资料,基本了解国内外户外拓展运动的起步发展中的不足和经验,并结合我国普通高校户外拓展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迫在眉睫,也是发展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势在必行的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密不可分,是为了迎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湖北传统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素质教育和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所在。
3.1.2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的开课情况
表1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课程设置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户外拓展运动课程教师情况一览表
为了更好地让企业战略变革与企业组织机构具有更好的匹配性、融合性,两者在变动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1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课程的理念与方法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课程的开展学时。其中部分学校有休闲体育专业,学时分为四个学期进行,共计288学时,公共普修学生为36学时;其他高校为每学期的学时,有的学校开展户外拓展运动分为两部分:体育公共课以及户外拓展运动班。体育公共主修定向运动和野外生存共计36学时,户外拓展运动班授课范围是定向越野和户外实践课,共计72学时;中南民族大学主要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展该课程,主要学习定向越野,每学期36学时;武昌理工学院新生入校必须接受24学时的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军训后进行考核,计入学分统计。
应用型本科高校除中国地质大学早在1998年已开设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外,其余引进户外拓展运动课程高校起步较晚,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涉及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如表1所示。
3.2.2 师资队伍开发
民办高校生源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淡薄,学习自律性较差,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互联网+教育”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将零碎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网络化,及时进行知识汇总,增加学习深度。长期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关户外拓展运动的课程课时分配,我国没有统一的模式参照,有学者研究显示80%的户外教师认为总课时可为36个,也有教师建议每周一节课,一节课2课时,100%高校教师认为每两课时一个项目是可行的。北京大学的户外课程设置模式36课时一学期,一周一次课2个课时,男女搭配上课,考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三个方式进行。课时的分配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目的来确定,体育专选的学生可以进来多安排课程,一周2次甚至3次课,在学校师资、环境适应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课时,教学就可以有所选择,也可以更为深入的教学和实践,将户外拓展运动和生存挑战课结合教学,学生可以选择向职业化发展,为步入社会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3.1.4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运动的场地、器材设备
(一)流行病学 寄生虫病感染是以水平传播为主要途径,其特点是呈慢性经过,并且呈重复感染,初次重度感染可引起急性死亡,大多数呈地方性流行、区域性传播;病原具有很长发育期,而且传播往往需中间宿主,或传播者参加,未隔离个体的治疗,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户外拓展运动的教学环境是开展好这门课程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通过特定环境设计的课程,才能在大自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户外拓展运动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但是由于拓展项目种类较多,需要的场地以及器材设备多种多样,在开展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安全因素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开展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器材、运营维护费用都相对较高,特别是高空项目,对于教学设施的安全性能和教师的专业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甚至还需要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与安全保护措施,所走访调查的院校中有部分学校有相对专用的户外运动场地,有户外运动场地的学校开设了相应的户外拓展课程,而有的学校以为收到场地上设施的限制,只是开设了相应的理论课程,没有开设室外课程,涉及不到场地的问题,但是也会让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有些遗憾,因为户外拓展课程的乐趣更多在与体验过程中获得。
户外拓展课程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的器械与装备,不仅可以开展定向越野教学实践,也可开展攀岩、高空素质拓展等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有得天独厚的地里位置,学校依靠南望山而建,除了校园内的课程外,依托山体建设的户外拓展基地,不仅可以组织登山综合训练,还可以进行野外生存教学与训练;有的普修课程以定向越野为主,所以依托校园学生就可以进行实地实践;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百米定向及校园定向,并且还会给学生增加OCAD定性地图绘制系统的知识介绍;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定向越野,运动户外班进行定向教学,并组织学生野外生存教学,主要选取湖北省周边景区进行实践教学;部分学校进行定向越野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户外拓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校园定向的实践过程;也有学校为新生入校进行的学前教育第一课,主要选取武汉民族村素质户外拓展运动基地为授课地点,训练基地内器械种类多且齐全,主要项目有:攀岩、胜利墙、生死电网、高空断桥、空中软梯等,还有信任牵手、携手并进等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广泛的了解户外拓展运动项目种类,并从中不断收获快乐和进步。
3.1.5 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师资队伍情况
唐氏筛查是一项筛选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可能性的检查,结果不是最终诊断,而是风险系数,即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风险高,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羊水穿刺等。所以,在进一步检查的结果尚未出现前,不必过分紧张。
表2中可以看出,学校开设户外拓展运动课程比较好的11所高校中,45.5%的高校只有1到2名教师可以胜任户外拓展运动课程教学,36.4%的学校有2到3人可以胜任户外拓展运动课程教学,18.1%的学校有5人以上教师可以胜任户外拓展运动教学课程。据专家访谈提到,户外拓展运动课程以15人为团队教学最为适宜,而根据2014年颁发的文件显示,一般课堂设置人数为30人,那么一堂课就需要至少两名教师组织教学。而拥有5人以上教师的该校不到五分之一。专家还提到,一个成熟的户外拓展运动老师至少要经过三年的成长期,并且培训费用高,导致了师资欠缺成为阻碍课程开设的重要因素。
3.2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开发研究
3.2.1 开发场地器材
从式(3)可以看出,线路电阻和不平衡的负载分布都会影响各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变流器工作在相同的运行状态。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变流器都处于相同的运行状态,因此线路电阻不同或者负荷波动时都会影响电流的分配。
3.1.3 已开展课程高校的课程的学时数与考核评价方法
户外拓展教学即活动(体验)、归纳、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循序渐进。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教育模式(包括户外拓展运动)的核心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方很多管理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完成户外拓展运动的流程,最终实现学习内容的整合应用。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在户外拓展运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思维的扩散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户外拓展运动的任课教师,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其他的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运动教育起步晚,现场教学把控能力不足还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相关措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或者聘请行业专业户外教练,户外拓展教师入职前都必须接受一系列正规培训,结业合格后才可以参与教学工作。因此,专业户外拓展师资缺乏也是原因之一。要想课程的展开,既安全又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士提前做好转变,如果需要外出进行,就需要提前实地考察,在授课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或是学生不满意授课情况,将会很大程度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点也会影响户外拓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开展。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户外拓展运动课程尚存在宣传不到位、前期投入时间长、经费不足、师资相对匮乏、课程安全系数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通常来说,电子烟中含有 6毫克—24 毫克的尼古丁。由于监管问题,有的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了100毫克。有报道称,为了模仿传统卷烟吞云吐雾的效果,有的电子烟还添加了大量刺激呼吸道的丙二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影响因素较多,且发展情况参差不齐。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更新状况、政策支持力度、学生学习兴趣、场地与器械配备状况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通过调查可知,湖北省各高校目前发展显示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条件较好的高校较早的开设了户外拓展训练课程,部分高校具备强烈的开课意愿,但客观条件尚有欠缺。
(2)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尚存在宣传不到位、前期投入时间长、经费不足、师资相对匮乏、课程安全系数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现实状况,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源倾斜、多方筹措资金、多渠道完善师资力量、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以更好的促进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在省内高校中的开设。
4.2 建议
(1)根据目前户外拓展运动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现况,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和优质的师资力量,面向校外宣传,与户外拓展公司或俱乐部进行合作;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开展校内校外各院系之间的比赛互动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的方式,引进省外甚至国外的人才,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2)关于户外拓展项目开展过程中,器材和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选课需求等问题。各高校应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并采取校园内团队教学、校园定向等基础户外课程的方式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适当增加授课范围;学校还可以整合外界资源,利用自然环境和户外拓展机构的力量辅助教学。条件限制较多的高校可以参考户外课程较为完善的课程设置、课时设置及考核方法,从基础教育做起,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历丽玉,陈柔,林雅.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谌凯,杨玲.三峡大学公共体育课引入户外拓展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0(12):277-278.
[3] 王熙兰.高职高专学生户外拓展课程的设计与创新[J].教学实践研究,2011(8):223-2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2(b)-0159-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5.159
①课题来源:武汉商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研究(以《拓展训练》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7Y013)。
作者简介: 段辉巧(1980,12—),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