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试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新时期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探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对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突出时代特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政治原则,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对人们提出的一项基本规范,也是判断社会主义公民行为是否道德的基本尺度。江泽民同志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中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爱国,必须把祖国引向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合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的道路,它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国在1840年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的祖国在“三座大山”的残酷压榨下,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广大人民饥寒交迫。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外来侵略者,维护民族独立尊严的爱国斗争高潮;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企图使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但是失败的教训告诉中国人民,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斗争的道路上,继续艰苦地探索着。

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思想,尔后并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鲜明地确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中国人民在选择社会主义作为爱国斗争任务的同时,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完成斗争任务的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克服了以往爱国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致力于推翻“三座大山”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1]今天的祖国,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更由于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左”的错误,在建国头三十年未能实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成功地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在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困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当今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经过百年流血牺牲,才最终寻到的历史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祖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科学概括。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它是社会主义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事业,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没有爱国主义精神,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3]并多次指出,中国是个穷国,为什么能够在世界的多极格局中占有一极的地位?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也再一次重申:“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就是建立在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实质,是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相信和依靠自己国家的力量,自己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而,它是以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思想基础的。民族自信心,就是一个民族的肯定的、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民族自尊心就是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上的深化。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4]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坚强不屈的自主、自强的风骨,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可宝贵的品格,它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支柱。在这个支柱的支撑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面对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复杂环境,才能坚决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压,不怕威胁,百折不挠地把中华民族振兴起来;在这种精神支柱的支撑下,才能使人们从内心信念上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国格,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奋不顾身。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5]“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6]

其次,爱国主义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这个科学理论,能够为爱国主义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它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终归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整体。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文明建设要同步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爱国,就必须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抓好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使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爱国主义所要求的:把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行动统一起来,把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统一起来,把爱国与富民统一起来,把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统一起来,得以实现和体现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完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

最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是引导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的有力支持。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而是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不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反对一切剥削制度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中,团结起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时代没有变,但时代的主题发生了转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由于时代主题的变换,国际竞争的重点,已从军事、政治领域转向科技、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还有,当前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中国必须抓住机遇,集中力量搞好本国的建设,把立足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竭尽全力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这既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义务和神圣的职责,也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的光荣义务和神圣的职责。中国是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整个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这面社会主义旗帜不倒,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坚持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世界上有一个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不仅是给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8]从而激发全世界人民向往、追求和奔向社会主义,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实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

3

为了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为完成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我们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第一、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它们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前面已经论述,不再赘述。集体主义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障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的统一,促进个人同社会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是实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社会伦理原则。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和行动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才能极大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建设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一个人如果没有集体主义思想,奉行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原则,就不能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不能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又是集体主义在处理个人同国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总之,在我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并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的。我们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特别是联系有些人存在的“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爱国不一定要爱社会主义”,“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已经不适应了,应用其他原则取而代之”等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到,在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只能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必须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统一起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第二、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我国改革开放,成绩令世界瞩目,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某些消积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腐蚀党员和干部队伍。从已经揭露出来的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看,如果不坚持打好反腐败这个硬仗,确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败的大问题。爱国,就必须积极投身反腐败斗争,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深入持久地、扎扎实实地抓出成效来。这是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腐败现象损坏了党的形象,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它实质上侵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人民群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一大障碍。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但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极为不满,这就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力,使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硬道理。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抓好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警惕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作为中心课题。使党树立起强大的威信,真正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需要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能否带头自律,能否教育和推动他人自律。群众的眼睛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下力气清除党内腐败分子,消除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纠正不正之风;带头做爱国主义的模范,并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教育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爱国主义氛围,校园爱国主义氛围和家庭爱国主义氛围,使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

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爱国主义实践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容结构的道德规范。从它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大致包括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力三个方面。我们要从情感教育入手,教育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祖国可爱和为什么可爱。从内心深处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然后引导他们把深厚的情感真正转化为内心信念,树立社会主义的自豪感、自尊心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但是情感和信念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它必须转化为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才能变成客观的现实。正如列宁所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9]正是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之所以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也决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成为检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客观尺度。因此,最后,我们还要教育人们把爱国主义的落脚点,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到各自的本职工作和岗位上。树立“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爱国主义荣辱观。只有把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信念引导和凝聚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贡献上来,才能完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2版,第520页。

[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3][6][7][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第331页;第378页;第225页。

[4]《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47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9页。

[9]《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

标签:;  ;  ;  ;  ;  ;  ;  ;  ;  

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